(安监总煤矿[2006]266号) 各产煤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和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司法部直属煤矿管理局, 神华集团公司、中煤能源集团公司:   12月份以来,全国煤矿接连发生4起重大透水事故、死亡22人,还发生1起突水淹井事故,损失巨大。   12月1日19时55分,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景阳镇茶叶站煤矿发生透水事故,死亡4人。该矿为乡镇煤矿,设计生产能力9万吨/年,属在建基建矿井。事故直接原因是:掘进工作面在打钻施工过程中,揭穿老巷积水区,积水突然涌出,导致事故发生。   12月7日7时30分,辽宁省阜新市平安煤矿发生透水事故,死亡8人。该矿属民营企业,2005年核定生产能力5万吨/年。初步分析事故原因是:-160大巷联络上山在掘进时透老空积水,导致事故发生。   12月12日18时10分,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福盛煤矿发生透水事故,死亡6人。该矿属个体煤矿,设计生产能力6万吨/年,属新建矿井。初步分析事故直接原因是:开拓掘进过程中掘透废弃老窑积水,导致事故发生。   12月14日18时40分,山西省同煤集团公司云岗矿发生透水事故,死亡4人。该矿属国有重点煤矿,设计和核定生产能力均为480万吨/年,事故当班在该11号层311盘区有33人,属高瓦斯矿井。初步分析事故直接原因是:21111掘进巷掘到981米处与相邻关闭小矿采空区打通,造成大量积水涌入,导致事故发生。   12月16日5时15分,河北省金能集团井陉矿务局临城煤矿发生突水,造成全矿井淹没。该矿井下发生突水后,矿上即安排撤出井下所有作业人员共246人。该矿属国有重点煤矿,2005年核定生产能力32万吨/年,矿井正常涌水量330立方米/小时。根据突水特征和突水量分析,突水水源为奥陶系灰岩岩溶承压水。初步分析事故直接原因是:0915工作面小断层发育,底板破碎,在回采过程中,由于矿压和底板承压水的作用,使底板奥陶系灰岩发生突水,其最大突水量3600立方米/小时,导致淹井。   为认真吸取以上几起透水事故的教训,进一步加强煤矿水害防治工作,防范类似事故的发生,现提出如下要求:   一、高度重视老空(窑)水的探放工作。老空(窑)水是煤矿的主要水害,各煤矿企业一定要落实老空(窑)水探放的责任和措施。采掘工程施工前要分析查明老窑的空间位置、积水量和水压,确定探水警戒线,并准确绘制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坚持先探后掘,严格掌握钻孔的超前距离;探放水时,要撤出探放水点部位受水害威胁区域的所有人员;探放水孔必须打中老空水体,并要监视放水全过程,直到老空水放完为止。矿井有突水预兆时,应立即撤出井下所有人员。 二、查清相邻矿井的水文地质条件。各类煤矿都要加强水文地质基础工作,加强矿井水害预测预报工作,采用适合本矿井的物探、钻探、化探等先进的综合探测技术,查明矿井或采区水文地质条件;定期收集、调查核对本矿及相邻煤矿的废弃老窑情况,编制《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矿井充水性图》等基础图纸,为水害防治工作提供详实、可靠的技术依据。煤矿企业应配备齐全的探放水设备和专业队伍。   三、加强国有重点煤矿的防治水工作。要认真落实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加强煤矿水害防治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煤矿〔2006〕98号),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水害防治原则和\"防、堵、疏、排、截\"五项综合治理措施。要建立和落实以总工程师为首的防治水技术管理体系,定期研究解决重大水害隐患问题,制定和落实水害防治措施,积极开展水害防治技术攻关,确保人、财、物的投入,有效遏制重特大水害事故和恶性淹井事故。   四、加强底板承压水的防治工作。巷道过断层、裂隙(带)、陷落柱等构造地带时,必须探水前进。如果含水丰富,应超前预注浆封堵加固。井筒工程穿过强含水层时,必须进行预注浆封堵加固。受底板承压水威胁的采掘工作面,开采前必须采取疏水降压、底板加固注浆等安全措施,并进行技术论证,确保安全开采;技术上无法保证安全的,不得开采。   五、加大煤矿水害防治监管监察力度。各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将受老空水、岩溶水威胁的矿井和水体下采煤的矿井等列入监管、监察重点,对存在重大水患的要责令停产整顿,难以治理的要依法予以关闭。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坚决依法关闭非法开采、超层越界、违法生产和水害隐患严重而不具备安全生产基本条件的各类小煤矿,从源头上遏制水害事故多发的势头。   请地方各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及时将本通报转发到辖区内各煤矿企业。   二○○六年十二月二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