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水土保持工作,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根据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水土保持工作坚持依靠群众,自力更生,防治并重,治管结合,因地制宜,全面规划,综合治理,除害兴利的方针。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领导,组织水利、林业、农业、交通、工矿、环境保护等部门共同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的水利工作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的水土保持工作,并设立专门的工作机构或配备专职人员。乡、镇人民政府的水利管理站或水利员兼管水土保持工作。

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设立水土保持站。

第四条 水土保持工作机构的任务是:

(一)贯彻执行有关水土保持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二)进行水土保持查勘,编制水土保持规划,报请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三)督促检查有关部门的水土保持工作;

(四)组织开展有关水土保持的科学研究、技术推广、人才培训和宣传教育工作;

(五)管理水土保持经费、物资和工程设施。

第五条 国家对水土流失的治理给予必要的扶助。

省人民政府应按国家规定的比例,每年从小型农田水利补助费中拨出水土保持专项经费。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视地方财力,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水土保持经费。

第六条 水利、农业、林业、畜牧、环境保护等部门的科研单位,应加强水土保持方面的科学研究,为防治水土流失提供科学依据。

第七条 保持水土资源,人人有责。对危害水土保持的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监督和检举。

第二章 水土流失的防治

第八条 防治水土流失应坚持“谁使用、谁治理、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按照土地经营管理权限,确定专人负责或实行分户、联户承包。

第九条 广泛开展封山育林、植树种草工作,改善地面植被。

第十条 造林整地、采伐林木、垦荒、开矿、筑路、兴修水利电力工程和从事有碍水土保持的副业生产,必须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并接受水土保持工作部门的检查监督。

第十一条 禁止在二十五度以上的陡坡地垦荒。在风化的花岗岩、红砂岩、紫色砂页岩地区,垦荒坡度不得超过二十度。

二十五度以上的坡耕地,由县级人民政府制定计划,逐步退耕还林、还草。

二十五度以下的坡耕地,应修筑水平梯田、梯土或采取其他保持水土的耕作措施。

第十二条 禁止在下列地区垦荒、挖沙、采石、取土和铲草皮:

(一)崩岗、陡壁、沟壑及其周围五十米以内的区域;

(二)容易产生山崩、滑坡、塌方和泥石流的区域;

(三)水库的保护区和渠道、堤坝两侧保护范围以内的区域。

第十三条 禁止在下列地区全垦造林、全垦抚育:

(一)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的花岗岩、红砂岩和紫色砂页岩坡地;

(二)水库库区座靠山坡分水岭以内的区域;

(三)江河、渠道、铁路、公路两侧座靠的山坡。

第十四条 下列地区的林木只许进行抚育更新性质的择伐:

(一)崩岗护坡林、渠道护渠林、沟壑防冲林、水源林、水土流失严重地带和石山裸露地的林木;

(二)江河两岸座靠山坡分水岭以内的林木;

(三)水库库区座靠山坡分水岭以内的林木。

第十五条 禁止损坏、侵占水土保持设施和试验场地。

第十六条 垦复油桐、油茶、茶园、果园等经济林地,应根据坡度大小采取相应措施,严格防止水土流失。

第十七条 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应采取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耕作措施相结合的办法,以小流域为单元,分期分批集中治理,连续治理。

第十八条 在非定耕地的荒山荒沟修筑梯田、谷坊等水土保持工程新增加的耕地,免征农业税五年。

第十九条 治理水流失竣工验收的地方,应建立制度,加强管理,养护工程设施,保持良好植被,巩固治理成果。

第三章 奖励与惩罚

第二十条 对水土保持工作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或个人,由各级人民政府给予精神鼓励或物质奖励。

第二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条、第十一条第一款、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规定的,由乡、镇人民政府或县级以上水土保持工作部门给予批评教育,限期治理。情节严重的,对责任单位处以二百元至二千元的罚款,对责任人处以二十元至二百元的罚款,或责令赔偿直接经济损失。

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水土保持工作部门责令修复、退还、赔偿损失,情节严重的可并处罚款。

第二十二条 当事人对处罚决定不服的,可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十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的部门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经复议裁决仍然不服的,可在接到裁决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申请复议、不起诉又不履行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四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我省过去有关水土保持的规定,凡与本条例相抵触的,以本条例为准。

第二十四条 本条例自1987年1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