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2月4日

  为进一步加强流行性出血热的防治工作,提高监测水平,我部组织制定了“1996~2000全国流行性出血热防治工作规划”、“全国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及“流行性出血热疫苗免疫接种策略(试行)”,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实施计划,认真贯彻执行。

  为方便各地组织学习、培训专业人员,我部将“全国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统一印成小册子,请各省统一订购。具体订购事宜,委托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另行发文办理。

  附件:1.1996~2000年全国流行性出血热防治工作规划

  2.全国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

  3.流行性出血热疫苗免疫接种策略(试行)(略)

  1996~2000年全国流行性出血热防治规划

  中国病毒性出血热,主要有由鼠传的流行性出血热,由蚊传的登革出血热和由蜱传的新疆出血热。这类自然疫源性疾病,目前仍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安全,对我国经济建设和工农牧业生产,以及外贸和国际交往、旅游事业等均有严重影响。

  “八五”期间,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各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在病毒性出血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尤其对流行性出血热重点疫区,采取了灭鼠防鼠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使疫情比“七五”期间有明显下降。但由于流行性出血热在全国正处于流行高峰期,新疫区不断出现,疫情有回升趋势。为更好效地做好流行性出血热防治工作,控制流行,并加强登革出血热和新疆出血热防治工作,特制订本防治规划。

  一、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率和病死率控制指标

  (一)以全国为单位,发病率至2000年控制在4/10万以下,力争3/10万;病死率降低到1.5%。

  (二)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九五”年平均发病率比“八五”分别下降:高发病省(发病率在10/10万以上)下降30%,中发病省(发病率1.0~10/10万)下降20%,低发病省(发病率在1.0/10万以下)下降10%;至2000年姬鼠型和姬鼠型为主的高发病省、中发病省和低发病省的病死率,分别控制在1.3%、1.5%和5%;而家鼠型和家鼠型为主的发病省的病死率均控制在1%以下。

  (三)以县(市、旗)为单位,“九五”年平均发病率比“八五”分别下降:高发病县(发病率在30/10万以上)下降30%,中发病县(发病在5~30万/10万)下降20%,低发病县(发病率在5/10万以下)下降10%;至2000年高发病县、中发病县和低发病县的病死率,分别控制在1.3%、1.5%和5%;而家鼠型和家鼠型为主的发病县(市、旗)的病死率均控制在1%以下。

  二、疫区鼠密度控制指标

  (一)高发病县(市、旗)

  1.家鼠型疫区流行高峰前一个月内,居民区内的鼠密度,控制在1%以下。

  2.姬鼠型疫区流行高峰前一个月内,村周半径5000米内的鼠密度,控制在1%以下;居民区内的鼠密度,控制在3%以下。

  3.混合型疫区流行高峰前一个月内,家野鼠密度均控制在2%以下

  (二)中发病县:

  各型疫区的居民区内和村周半径500米内的鼠密度,在流行高峰前一个月内,均要求控制在3%以下。

  (三)低发病县:

  各型疫区的居民区内和村周半径500米内的鼠密度,在流行高峰前一个月内,均要求控制在5%以下。

  三、防治措施与要求

  (一)各级政府要依照《传染病防治法》加强对该病防治工作的领导,组织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动员群众,有计划,有步骤地落实以科学灭鼠防鼠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对高发病区和其它疫区高危人群大力推行出血热疫苗预防接种。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在做好宣传工作的基础上,动员和鼓励社会筹资用于当地的灭鼠防病工作。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把出血热防治工作纳入工作议事日程,负责做好出血热防治的组织、协调和领导工作,提高专业队伍素质,保证骨干技术人员的基本稳定。

  (二)贯彻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1.各级卫生防疫部门要主动与爱卫会密切配合,加强对灭鼠防病工作的科学指导,要重点抓好高发县、乡的灭鼠和疫区处理。农田灭鼠和大规模的群众灭鼠活动要与疫区灭鼠防病相结合。水利等大型野外工地要依照《传染病防治法》,做好疫源地侦察、落实灭鼠等防制措施,严防爆发。

  2.各级卫生防疫部门要依法加强出血热疫情报告,按照《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要求做好人间疫情和宿主动物监测。县级以上的医疗单位和防疫部门对临床诊断病人和上报疫情要尽量做到血清学核实。对重发病区的高危人群要组织好出血热疫苗的合理订购、分发和预防接种工作。

  3.各级医疗单位要不断提高诊疗水平,积极创造条件,开展特异性血清学诊断。努力做到三早一就(即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就近治疗),中西医结合,合理进行预防性治疗和抗病毒治疗,加强危重病人的抢救与护理,努力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4.各级卫生防疫站要健全和稳定专业队伍,加强基层技术人员培训工作。省、地级卫生防疫站要有2~5名出血热骨干技术人员,疫区县级卫生防疫站要有1~3名专职技术人员负责监测、防制和实验室检验工作;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负责组织对省级卫生防疫站和全国出血热监测点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各省级卫生防疫站负责对地、县级卫生防疫站出血热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根据需要l~2年培训一次。

  5.进一步加强出血热的有关防治科研工作。

  (1)继续对流行性出血热单价、双价灭活疫苗在疫区大量人群中免疫效果观察和免疫策略研究。

  (2)针对传染源、易感人群和传播途径,采取不同防制策略(灭鼠防鼠、疫苗接种和讲究卫生)进行成本效益及效果评价。

  (3)加快流行性出血热疫源地分型研究。

  (4)不同类型疫区,主要流行季节,不同感染场所的主要传播途径研究。

  (5)加强流行性出血热早期快速和分型实验诊断方法与试剂标准化研究。尽快研制出适用于县、乡级医院的简单、快速的血清学诊断方法。

  (6)加速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机理和特异性治疗研究。

  登革出血热:要组织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疫区分布范围的调查研究,抓好我国重点地区的监测防治工作。搞好早期预测,以便迅速及时地控制疫情扩大和蔓延。为此,应尽快研究解决蚊虫抗原检测和病人分型诊断方法问题。

  新疆出血热:加强对疫区人群防病知识的宣传,及时发现病人进行合理治疗。加速灭活疫苗和治疗血清的研制。进一步标化诊断试剂,对我国重点地区,继续进行疫源地普查,尽快查明本底,防止本病爆发流行。

  卫生部将根据中央财政专项经费补助情况,安排适当专款做为出血热防治工作补助,各省要有配套经费保证。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根据上述具体要求,制定实施计划。每年要认真组织对本计划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和审评检查,并将执行情况上报卫生部。

  全国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

  流行性出血热(以下简称出血热),国际上统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中的不同型病毒引起的一类自然疫源性传染病,该病毒通过多种宿主携带及多种途径传播。出血热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威胁和影响工农业生产、经济开发、外贸及旅游事业的发展。本病在我国分布广,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是国家重点防治的传染病之一。在我国流行的主要是姬鼠型和家鼠型出血热,疫区分姬鼠型、家鼠型和混合型三种类型。80年代以来,姬鼠型疫区多数转变为混合型疫区,但家鼠型疫区尚未发现此种转变。姬鼠型出血热的发病高峰在秋冬季,春夏间可有小峰,家鼠型出血热主要发生在春季及夏初。姬鼠型出血热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为黑线姬鼠;家鼠型出血热为褐家鼠和实验用大白鼠。汉坦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与宿主动物及其排泄物(尿、粪)和分泌物(唾液)接触,经破伤皮肤、气溶胶吸入或经消化道传播,亦可能经鼠类体外寄生的革螨或恙螨叮咬传播。人群对两型汉坦病毒有较普遍的易感性,在人口密集,带病毒鼠数量多的条件下(如大型水利工地、野外留宿或卫生条件差的居民区内人们与宿主动物密切接触)容易出现爆发和流行。姬鼠型和家鼠型出血热均可出现不同临床型病例,其中姬鼠型临床重型病例较多,病死率较高;家鼠型多为轻型,病死率较低。典型病例有发热、出血、循环障碍和肾功能衰竭,具有五期临床经过(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同时存在有大量轻型非典型病例。并可见多种非典型的特殊临床表现,如急腹症、急性胃肠炎、脑炎或脑膜炎、类重症肝炎、类白血病、类败血症等。上述非典型病例临床诊断困难,需要血清学检查确诊。本病发病急、进展快,早期诊断对及时抢救、合理治疗,阻止病情发展,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预防措施

  90年代以来我国报告的出血热发病数每年约5~6万人,许多地区的发病率持续在一个较高水平,新疫区仍不断出现。全国病死率虽有明显降低,但在姬鼠型疫区,尤其是新疫区或低发病区仍然较高。在广大农村、城镇和林区部分疫点还时有爆发。由于汉坦病毒的多宿主性及传播途径的多样化,流行因素十分复杂,加之主要宿主鼠种分布广泛、数量大,难以有效控制;在预防上,仍需采取以灭鼠防鼠为主的综合性措施,对高发病区及其它疫区的高危人群应大力推行疫苗接种。发病地区的各级政府对出血热的防治应当给予足够重视,加强组织措施,农、林、水利、交通、城乡建设等有关部门应积极配合,充分发挥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和卫生职能部门的作用,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教育,认真抓好各项技术措施的落实,以减少发病,控制流行。

  一、灭鼠和防鼠

  1.指标:包括鼠密度和灭鼠率两项指标相结合。

  (1)鼠密度指标:

  ①预防性灭鼠:在爱卫会统一安排下,卫生防疫站参与技术指导。野外灭鼠后3个月内夹夜法鼠密度应低于5%;居民区鼠密度应低于3%。

  ②重点疫区和紧急疫情灭鼠:在政府领导下,由卫生防疫站组织实施,并负责质量控制。野外灭鼠后3个月内夹夜法鼠密度应低于3%;居民区鼠密度应低于1%。必要时应重复灭鼠。

  (2)效果考核的灭鼠率指标:灭鼠前、后用夹夜法(≥100夹次)调查鼠密度,灭鼠率应达到90%以上。同时要检测鼠带病毒率和抗体阳性率。要结合每年发病率分析,综合评价灭鼠防病效果。

  2.重点:姬鼠型和混合型疫区应着重抓好高发病地区(省级发病率>12/10万、县级>30/10万、乡镇>100/10万、村街道>500/10万)的居民区及其野外的灭鼠工作;发现病例的家鼠型疫区村、镇,都应在居民区进行灭鼠;港口码头、轮船、机场、飞机、车站、列车、仓库、食品厂、副食店、餐馆、厨房等场所,发现鼠类增多和有带病毒鼠时,应及时组织灭鼠。

  3.时机:姬鼠型及家鼠型疫区均应在本病流行高峰前一个月完成灭鼠工作,混合型疫区春季着重在居民区灭鼠,秋冬季着重在村镇及其周围野外灭鼠。

  4.次数:每年至少应在春季高峰前(2月)和冬季高峰前(9月)进行2次灭鼠。通过监测发现带病毒鼠指数高于0.1的地区,应随时组织重点灭鼠。

  5.范围:家鼠型疫区在居民区及其附近(半径150米)灭鼠;姬鼠型疫区及混合型疫区在居民区及其周围半径300~500米内灭鼠。对灶性分布的野外疫源地,也应组织重点灭鼠。

  6.方法:居民区和野外均以毒饵灭鼠为主。居民区内春季选用慢性抗凝血剂敌鼠钠等毒饵灭家鼠;秋冬季,尤其在北方寒冷地区野鼠大量向居民区内迁移,在居民区及其周围野外灭鼠时可选用磷化锌、甘氟、溴敌隆等毒饵灭鼠。为提高灭鼠效果,应常更换毒药、诱饵和剂型种类。为了减少禽畜中毒,节约粮食和毒饵,野外灭鼠尽量采取找洞投药的方法。

  7.注意个人防护:灭鼠时应尽量减少人与鼠类接触。灭家鼠后要随时收集鼠尸深埋或焚烧,同时堵鼠洞,防止游离下来的鼠体外寄生螨类叮咬而扩大传播。

  8.防鼠:新建和改建住宅时,必须遵照对新建房屋的防鼠要求,装备必要的防鼠设施,防止鼠类侵入。农作物成熟后应快收快储,堆放禾草应远离住宅,以减少人鼠接触机会。

  二、灭螨和防螨:根据各地具体条件,对高发病区的野外工地、工棚、宿舍或高发病村镇,应采用敌敌畏等有机磷杀虫剂进行杀虫灭螨。同时要保持居室干燥,通风和清洁。室内不堆放柴草,铲除住房周围杂草,以减少螨类孳生场所和叮咬机会。用禾草铺床铺炕时,应先将禾草用杀虫剂处理。

  三、食品卫生及其管理:要搞好食品卫生、食具消毒、食物保藏等工作。在本病疫区,特别是家鼠型疫区,除开展灭鼠工作外,要防止鼠类排泄物污染食品和餐具。剩饭菜必须加热或蒸煮后食用。在疫区严禁以鼠肉为食。粮食在住室保藏时,应储存在严密无缝的木箱或缸内,并加盖,防止鼠类侵入污染。

  四、加强消毒工作:在病家及医院对发热病人的血、尿和宿主动物的血液、唾液、排泄物及其污染器物,以及鼠尸等,均应及时进行消毒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五、加强个人卫生和个人防护:疫区居民及进入疫区活动或参加野外劳动的人员,应特别注意个人卫生,做好个人防护工作,包括:不直接用手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不坐卧草地或草堆,劳动时注意防止皮肤破伤,如有破伤,应及时用碘酒消毒处理。

  六、预防实验室感染:要严格执行《流行性出血热实验室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操作带有病毒且容易产生气溶胶的材料时应在负压安全超净工作台内进行;感染动物必须放在负压安全饲养柜内饲养。对实验动物应定期监测和加强管理。

  七、野外作业工地的预防措施:水利、农垦、林垦、矿产、国防、桥梁、铁路等野外作业工地,在人群进入前均应进行认真的流行病学侦察和疫源地监测。如属出血热疫区或疫源地,必须采取预防性措施:

  1.施工前对施工、宿营地区及其周围应做好灭鼠工作,将鼠密度控制在1%以下;同时应采取杀虫灭螨措施。

  2.野外施工时,尽可能不住工棚,利用可用的交通工具,尽量住在居民家里或较近的居民区内。必须搭工棚住宿时,应选择地势高、干燥和向阳的地方,工棚要搭成“介”字形,粮仓、厨房与工棚分开搭盖。不准睡地铺,要建高铺,铺面距地面不应低于1米,铺不靠墙,铺下禁放杂物和食品。工棚周围尽量挖防鼠沟、放鼠夹或毒饵,防止鼠类窜入棚内。在林区野营时应选择有针叶林地段活动和休息。

  3.搞好工地环境卫生、食品卫生、食具消毒和食物保藏工作。尤其是粮菜仓库要防止鼠类窜入;剩饭剩菜要放在防鼠容器内,防止鼠窃食和污染。应在远离食堂和宿舍的地方建厕所和挖垃圾坑,做好垃圾处理,保护好水源,制订卫生管理制度。

  八、搞好宣传和培训:对基层卫生人员应定期培训,掌握防治知识,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在疫区的医疗防疫部门应做好本病的防治宣传工作,使人人皆知流行性出血热的症状和预防办法,重视灭鼠防鼠,抓好“三早一就”(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就近治疗)措施,以减少发病和死亡。

  九、预防接种:在各级卫生防疫部门统一组织下,按卫生部《预防用生物制品生产供应管理办法》归口管理,在出血热高发病区和其它疫区高危人群中接种出血热疫苗。对高发病区的青壮年(家鼠型疫区不分年龄)及其它疫区与鼠类及野外疫源地接触机会多的人群要接种出血热疫苗。疫苗接种应在流行高峰季节开始前一个月内完成,初次免疫一年后应加强接种一次。接种时要严格按照疫苗使用说明书进行,有禁忌症者严禁接种,过期疫苗不能使用。疫苗供应应由各级卫生防疫站统一渠道订购和分发。

  十、监测

  出血热的疫情监测是卫生防疫部门及时掌握鼠间带病毒状况与人间疫情动态的一项常规工作,应列入单位目标责任管理。各地卫生行政、防疫部门应将监测经费预算列入年度计划,按时拨给。监测为手段,防制是目的,监测与防制要紧密结合。各高发病县、市应坚持有计划地开展人间疫情监测和主要宿主动物(密度、种类构成、鼠感染情况)监测。

  1.人间疫情监测:主要由各级卫生防疫站承担。要及时掌握确实的疫情,分析疫情动态和发展趋势,为制订防制策略和及时采取防制措施提供依据。疫情登记要详细,及时进行个案调查和采取血标本检测抗体,以核实疫情。每年在年底前进行疫情漏报、误报调查一次,发现漏报和误报及时补报和更正。

  (1)新发、偶发和散发地区:对每个病例均须及时进行个案调查,根据各地条件选适当血清学方法检测血清抗体,以核实疫情。争取用适当血清学方法进行分型检测,以明确病人感染及当地流行的病毒型别,为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2)高发病地区:每年应抽样50~100个临床诊断病例进行血清学核实。

  (3)有条件的地区,可在流行高峰期对临床诊断病例和可疑的发热病人,抽样检测血清抗体,了解误诊和漏报情况。还应进行人群隐性感染血清学调查及分型检测,此项工作每隔3~5年应复查一次。

  (4)疫情统计分析:每年要画出一张以县为单位结合地理景观的疫情分布地图。要按月统计发病数和病死数,并计算出当年的发病率、死亡率和病死率,明确发病高峰季节,掌握流行因素。监测点应按时作好疫情月报。

  2.主要宿主动物监测:疫区县级卫生防疫站,应与植保部门合作掌握当地居民区和野外鼠种构成,春秋两季的鼠密度、带病毒率及抗体阳性率,并在预计可能出现爆发疫情的地区进行主要宿主动物密度、种类构成和感染情况的动态监测,以便及时发现隐患。在带病毒鼠聚集场所或病例较为集中的居民点,应在其半径300~500米范围内进行灭鼠和疫区处理。

  (1)监测地区:在完成定点监测的情况下,提倡多做不定点调查。不定点调查地区应选择可能发生疫情的地区和重要城镇、港口码头、交通枢纽、粮仓及饮食行业分布多的地区。高度散发地区,可采取多点调查,以利发现灶性疫源地。

  (2)监测时间:在家鼠型和姬鼠型出血热发病高峰前一个月内进行。室内和野外监测要在同一地区同时进行。不定点的调查可在全年任何时间进行。

  (3)监测对象和数量:1个监测点每次室内和野外应各捕鼠100只以上;室内和野外鼠密度调查每次不应少于100(室内)和300(野外)铗次。对捕到的鼠类应在分类后检测其肺抗原及血清抗体。实验用大白鼠、小白鼠和家兔感染情况也要定期(至少半年一次)抽血检查抗体。

  (4)方法:应用免疫荧光等方法检测小型哺乳动物特异性抗原和抗体,计算其带病毒和抗体阳性率。

  (5)监测结果上报:监测结果应及时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为其制订防制对策和及时采取有针对性措施提供参考。并应同时报告有关业务指导单位。

  诊断和治疗

  临床上本病是一种症状复杂,而又具有特殊经过的急性传染病,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存在着许多特殊点和需要注意的事项。为促进患者顺利康复,降低病死率,应充分利用各地总结出来的临床诊治经验。

  诊断要点

  一、临床诊断标准

  1.流行病学资料:患者发病在流行季节、流行地区,或病前2月内曾到过疫区,有与鼠类接触史、食过鼠类污染或啃咬的食物。

  2.临床特征

  (1)突然起病,发热,体温急剧上升,多在39℃以上,一般3~7天降退。热退后,其他症状反而加重。

  (2)全身中毒症状:头痛、腰痛、眼眶痛(“三痛”),全身酸痛,肾区有叩击痛。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

  (3)毛细血管损伤征象:面、颈、上胸部皮肤充血潮红(“三红”),眼结合膜充血水肿,眼睑、面部浮肿,呈酒醉貌。软腭粘膜呈网状充血及点状出血。腋下皮肤有线形或簇状排列的细小出血点。束臂试验多呈阳性。

  (4)肾脏损伤表现:有腰痛及肾区扣痛,出现少尿、血尿、尿中膜状物或多尿及尿毒症表现。

  (5)五期病程经过:典型病例具有一五期临床经过。重症病例病期可有重叠,轻型病例或经合理治疗者可出现越期现象(即越过低血压期、少尿期或多尿期)。但多数患者具有发热期、多尿期及恢复期。

  3.实验室检查

  (1)血象: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第3~4病日后多明显增高,有时呈类白血病样表现。杆状核白细胞和异型淋巴细胞增多。血小板多数明显下降。

  (2)尿常规:尿中出现蛋白,且迅速增多;出现红细胞、白细胞、管型,有时见膜状物。

  (3)血生化检查: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上升,血浆蛋白下降。

  (4)血清学检查:早期患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或双份血清(发病4天以内和间隔一周以上)特异性IgG抗体4倍以上增高,可以确诊为现症或近期感染。5病日后单份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滴度高达1:320以上时,结合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史亦可诊断。

  (5)病原学检查:从血清、白细胞或尿沉渣细胞查到汉坦病毒抗原或病毒RNA.

  二、早期诊断:指发病后4天内作出诊断。早期诊断,尽早按出血热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在疫区流行季节,遇到下列情况时,应首先想到本病的可能性,并根据本病与其它发热性疾病的不同点作鉴别。

  1.急性发热,全身无力,伴有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2.发热伴有头痛、眼眶痛、腰痛、肾区叩击痛或全身痛。

  3.发热伴面、颈、上胸部充血潮红,咽部、眼结膜充血、水肿。

  4.发热伴有咽部、软腭、球结膜出血点及腋下细小出血点,束臂试验阳性。

  5.发热,实验室检查见血小板减少,杆状核白细胞和异型淋巴细胞增多。

  6.发热,尿蛋白阳性,且迅速增加。

  7.发热伴血清ALT增高,用其他原因不能解释。对以上患者应及时取血,检测特异性抗原、病毒RNA、特异性IgM阳性或双份血清IgG抗体够4倍增高,即可确诊。

  三、临床分型:确诊为出血热的病例,根据其病情轻重可划分为轻、中、重及危重四型。随病程的发展,临床型可发生转化。

  1.轻型:(1)体温在39℃以下,全身中毒症状轻;(2)血压及脉压差均在正常范围;(3)皮肤、粘膜有细小出血点,其他部位无明显出血现象;(4)肾脏损害轻,尿蛋白“+一”;有少尿倾向,无少尿期,但有多尿期表现。

  2.中型:(1)体温在30~40℃,全身中毒症状明显,眼结膜水肿明显;(2)病程中收缩压曾小于12kPa,或脉压差小于3.47kPa;(3)皮肤粘膜或其他部位有出血现象;(4)肾脏损害明显,尿蛋白达“+++”以上,有明显少尿期。

  3.重型:(1)体温≥40℃,全身中毒症状及渗出现象严重;(2)病程中收缩压低于9.3kPa,或脉压差小于2.7kPa,并呈休克过程者;(3)出血现象严重,如皮肤瘀斑,腔道出血等;(4)肾脏损害严重,尿蛋白达“++++”或出现膜状物,少尿不超过5天或无尿2天以内,或有病期重叠。以上1、2、3型,各具备其2项或2项以上表现者,方可诊断。

  4.危重型:在重型的基础上,出现以下任何一种严重症候群者;(1)难治性休克;(2)出血现象严重,有重要脏器明显出血;(3)肾脏损害极为严重,少尿超过5天,或尿闭2天以上;或尿素氮超过42.84mmol/L(120(mg/dl)以上;(4)心力衰竭,肺水肿;(5)呼吸窘迫综合征;(6)中枢神经系统合并症,如脑水肿、脑出血、脑疝形成者;(7)严重继发感染;(8)低血压与少尿期重叠出现;(9)其他严重合并症。

  四、家鼠型出血热的诊断,应注意以下特征:

  1.流行特征:流行高峰在每年春夏间(3~6月份),发病率的高低与当地褐家鼠密度和带病毒率高低密切相关,感染场所主要在居民区内。老年及儿童患者占一定比例。可见一家多发。

  2.临床特征:一般病情较轻,“三大主症”(发热、发血、肾脏损害)可不全,具有五期经过者少。早期接受治疗者预后多良好,病死率1%左右。热程较长(约6~10天),病情与热度不完全平行,以不规则热居多。肝脏损害普遍且突出(出血热病毒性肝炎),多有肝脏肿大及ALT升高,少数有黄疸。

  治疗方法

  目前仍然要采用综合性治疗。首先应抓好“三早一就”(即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和就近治疗)、针对各期的病理生理改变,采取预防性治疗及防治合并症的治疗措施,特别应早期抓好抗病毒治疗及液体疗法。对重症患者要及时抓紧抗休克、预防出血及肾功能衰竭的治疗。

  一、发热期的治疗:治疗原则为抗病毒,抗渗出,抗出血。预防低血压休克及肾功能衰竭。

  1.尽早卧床休息,给予高热量,多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对因呕吐不能进食者,应静脉补充平衡盐和葡萄糖液。

  2.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及血浆渗透压平衡:发热早期,成人补液量一般约为每日1500ml对有呕吐、腹泻者应酌情增加;补液可经口服,不足部分静脉补充。发热后期,多有血液浓缩,应静脉补液,采取以平衡盐液为主的晶胶结合的液体疗法。同时注意热量摄取(可用高渗葡萄糖液)并给予大剂量(5克)维生素C和维生素B.部分病人发热后期中毒症状严重,有恶心、呕吐;应按照病情调整酸碱平稳。对外渗现象明显者可适量静脉补充低分子右旋糖酐、血浆或人血白蛋白。

  3.抗病毒治疗:5日内应用效果好。病毒唑成人一般每天lg分二次静脉滴注,疗程5~7天。在病程早期,有条件者可试用干扰素及免疫血清。

  4.发热后期,每日尿量少于1000ml或每小时平均尿量少于40ml时为少尿倾向,应及时采取预防性治疗。在补足血容量的基础上,可酌情应用利尿剂及肾血管扩张药。

  5.对高热、中毒症状严重者,可选用氢化可地松(成人每次100~200mg)或地塞米松(每次5~10mg),稀释后缓慢静脉滴注。

  6.有DIC倾向者可应用丹参、异搏停等活血化瘀药。

  二、低血压期治疗:以积极补充血容量为主,并针对微循环功能障碍、酸中毒、心功能不全等进行相应的治疗。力争血压尽快回升,并维持稳定。补充血容量应早期、快速、适量。

  1.补充血容量

  (1)液体成分:以综合性液体(如平衡盐液、低分子右旋糖酐溶液等)为主。渗出严重者,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24小时用量不得超过1000ml.有条件者,重症病人应用血浆或人血白蛋白等胶体溶液。

  (2)早期扩容:脉压差小于3.4kPa(26mmHg),收缩压低于13kPa(100mmHg),或较其本人基础血压低2.7kPa(20mmHg),应即补液扩容。

  (3)快速扩容:低血压时静脉快速滴注,100滴/分钟左右。休克时首次300ml液体可在30分钟内静脉推注,随即静脉快速滴入(130~150滴/分)。以后根据血压回升情况及血液浓缩改善程度调整补液速度及补液量。快速补液应注意液体温度(适当加温)、输液反应及心肺情况。对老年及心肺功能不良者,补液速度应适当减慢。

  (4)适量扩容:根据达到下述五项指标后可适量补液:收缩压达12~13kPa(90~100mmHg);脉压差大于3.4kPa;心率100次/分左右;微循环障碍缓解;红细胞、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接近正常。

  调整酸碱平衡:有酸中毒时,可选用5%碳酸氢钠溶液,或3.64%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HAM)。

  2.强心剂的应用:当血容量基本补足,而心率仍在140次/分以上者,可选用西地兰或毒毛旋花子甙K.

  3.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经快速补液及强心、纠酸等处理后,血压回升仍不满意者,可酌情选用血管活性药物,如阿拉明、多巴胺等。有些病例可选用山莨菪碱(654-2)等。

  4.皮质激素的应用:一般早期用氢化可的松200~300mg,或地塞米松10~20mg,每日1~2次,疗程不超过3天。

  5.抗出血疗法:针对凝血功能的变化,可选用潘生丁、鱼精蛋白或肝素治疗。基层对凝血无化验指标,对高凝、纤溶不易掌握,采取抗凝治疗应慎重。

  6.中药应用: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可用生脉散、四逆汤或参附汤静脉注射液等静脉滴注。

  三、少尿期治疗:尿量在500~1000m1/日为少尿倾向,在500ml/日以下为少尿,50m1/日以下为闭尿。为便于早期治疗,当每小时尿量少于30ml为少尿,此时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本期的治疗原则为稳定机体内环境,促进肾功能恢复,防止合并症发生。

  1.稳定体内环境

  (1)水及电解质平衡:在机能性少尿阶段,每日可补充电解质溶液500~1000m1,同时应用利尿剂,使尿量保持在50m1/小时以上。进入器质性少尿阶段,应限制液体量,即入量=出量+500ml液体,以高渗葡萄糖液为主。但应防止高血溶量出现而加重病情。除非确有低钾,一般应限制钾盐输入。

  (2)每日糖量应不低于200g,热量不低于5KJ,蛋白摄入量为0.5g/kg.

  (3)维持酸碱平衡:根据酸血症情况,给予酌情纠酸。

  (4)维持血压及血浆渗透压(280~320mm/L)的稳定。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时,可用人血白蛋白或血浆等。

  2.促进利尿

  (1)高效利尿剂:速尿、利尿酸钠、丁尿胺等。

  (2)血管扩张药:可用节胺唑啉、心得安、巯甲丙脯酸等。

  3.导泻疗法:可用甘露醇、硫酸镁、中药大黄、芒硝等。

  4.透析方法

  (1)透析指征:①少尿超过5天或尿闭2天以上,经利尿等治疗无效;②尿量增加缓慢,尿毒症表现日趋严重,血尿素氮大于28.56~35.7mmol/L(80~100mg/dl);③高血容量综合征经保守治疗无效,伴肺水肿,或脑水肿、肠道大出血者,可与药物治疗同时进行;④合并高血钾—(76.5mmol/L),心电图出现高血钾图形,用一般方法不能缓解者;⑤凡进入少尿期后,病情进展迅速,早期出现严重意识障碍,持续性呕吐;⑥大出血,尿素氮上升速度快,每日超过9mmol/L(高分解代谢型),可不拘于尿天数及血液生化指标,尽早透析。

  (2)透析方法: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

  四、多尿期治疗:每日尿量增至500~2000ml,为少尿向多尿移行阶段,超过2000ml,为进入多尿期,尿量超过3000ml为多尿。多尿早期按少尿期原则处理。多尿数日后按本期的治疗原则:调节水、电解质平衡,加强支持疗法。

  1.补充适量液体:补液量原则上无需限制,但又不宜输入过多。一般多尿开始后,补液量可为尿量的三分之二(欠量补液),以免延长多尿期。要维持出入量及电解质平衡。补液以口服为主,食欲不佳者,可静脉补液。

  2.支持疗法:患者应食用营养丰富,易消化,含钾量较高的饮食。对严重贫血及低蛋白血症者,可酌情输入新鲜血液,血浆或人血白蛋白。

  3.尿量超过3000ml日时应补钾,以口服为主,必要时可缓慢静脉滴入。同时注意钠、钙等电解质补充。

  4.对每日尿量超过5000ml尿素氮接近正常者,可试用安妥明或双氢克尿塞、垂体后叶素、消炎痛等。

  5.中药的应用:可选用金匮肾气汤或六味地黄汤。

  五、恢复期的治疗

  1.继续注意休息,逐渐增加活动量。

  2.加强营养,给高糖、高蛋白、多维生素饮食。

  3.出院后可根据病情恢复情况,休息1~3个月,重型病例可适当延长。

  4.中药应用:可选用十全大补汤、六味地黄丸等。

  六、大出血治疗:应针对出血原因进行治疗,输鲜血是治疗出血的主要措施;输血量根据病人出血情况,一般一次输鲜血300~400ml.如消化道出血,可用立止血静滴或凝血酶稀释后口服,亦可用白药,及试用去甲肾上腺素稀释后口服。如有继发性纤溶亢进者,可用6-氨基己酸或羧基节胺。如有血肝素样物质增高者,可考虑用鱼精蛋白。血中尿素氮显著增高者,要配合透析疗法,以降低血中尿素氮含量。

  七、加强护理工作:各期护理要点为:

  1.发热期

  (1)密切观察体温变化,作好高热患者护理。体温过高时,应及时采取物理降温,并与医生联系。

  (2)及时查尿,观察尿蛋白变化。

  (3)定期测量血压,发热后期每天测量2~4次,以便尽早发现低血压倾向。

  2.低血压期

  (1)严密观察血压变化情况,在血压不稳定时每15~30分钟测量一次,并作好记录。

  (2)注意补液速度,早期应快速补液,用血管活性药物时,应根据血压情况,调整药物滴入速度,防止血压骤升骤降。注意输液反应。

  (3)注意尿量,及时发现少尿倾向。

  (4)让患者绝对卧床,严禁搬动,以防血压波动。

  3.少尿期

  (1)准确记录出入量,入量=出量+500ml.

  (2)做好病人的清洁护理,定时帮助病人翻身,严防继发感染。

  (3)密切观察病人出血情况。

  4.多尿期加强营养。注意水和电解质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