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

  基础教育实施分级办学、分级管理,是我国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我市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迫切要求。建市四十多年来,我市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教育事业有了长足发展。但是,与快速发展的教育形势相比,我市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突出表现在区级政府教育管理机构不健全,市级教育主管部门承担了政府主办的中等及中等以下(除技校以外)的各类学校、幼儿园的直接管理和企业所办学校的业务指导职能。这种一竿子到底的办学格局,不仅限制了区政府办学积极性,而且弱化了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宏观管理。因此,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经市长办公会研究决定,将市直22所小学、幼儿园(不含铁小、聋哑学校),分别整建制一次性移交给铜官山区和市开发区管理。按照市长办公会会议精神,现就市直小学、幼儿园管理体制变更若干问题通知如下:

  一、实施原则

  (一)贯彻“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原则。市、区两级政府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必须按《义务教育法》的要求切实认真履行各自职责,促进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财权、事权结合的原则。坚持财权、人权、事权相统一,并充分考虑区政府和开发区实际,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

  (三)平稳过渡的原则。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从大局出发,跳出部门利益的圈子,密切配合,搞好衔接。

  二、管辖范围和职责的变更

  (一)管辖范围:管理体制变更后,根据有关法规,结合我市市情,市级教育管理机构主要负责全市教育宏观管理和市政府主办的高等院校、中等和初级中等学校以及特殊教育学校的直接管理职能;区政府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主要负责本辖区区政府主办的小学、幼儿园的管理。以后新增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幼儿园分别按行政区划接管。

  (二)管理职责:参照《安徽省城市中小学分级管理职责暂行规定》执行。

  三、人、财、物的划转

  市直22所下划学校,按照行政区划,其中13所小学,5所幼儿园移交铜官山区管理,4所小学交由开发区管委会接管(具体校园名单附后)。

  (一)机构、编制和人员划转

  1、铜官山区成立教育行政管理机构,领导职数由区编委按程序报批。

  2、根据工作职责和需要,铜官山区教育局核定行政编12名,其中10名从市教委机关连人带编划入,另2名编制由区政府调剂解决。

  3、22所学校、幼儿园按1999年12月31日前在册在编的教职工(含离退休)数整建制一次性划入区政府。超编教职工,由市人事编制部门与区政府协商处理。

  (二)教育经费的划拨

  1、教育事业费划拨

  下划到铜官山区小学13所,划拨经费基数中,人员经费以1999年年初预算数加上贯彻中央1999年12号文件规定的增资性因素(按全年)为基数测算;公务费按实有人数人均400元测算;工会职教经费、医疗经费、失业保险费分别按工资总额的3.5%、10%和2%测算。考虑到铜官山区财力状况,在2000年至2002年三年内分别按划转的事业费基数7%、5%和3%比例给予专项补助,逐年递减。划转给开发区管委会的4所小学,依据从铜陵县和郊区实际划转基数,并考虑到开发区区划调整及增资因素,市财政划转基数为75万,其不足部分由开发区自行解决。小学划转各区后,其各项新增支出因素由区里承担。

  鉴于5所幼儿园将逐步过渡为完全自收自支单位,因此,经费不作基数划转。市财政从2000年到2002年给予专项补助,逐年递减,2000年仍维持市财政的预算下达数215.20万元,2001年为162.10万元,2002年为115.80万元。

  2、教育费附加分配

  教育费附加按切块原则实施分配。考虑到教育附加主要用于九年义务教育教学条件的改善,兼顾高中、职教、特教和继续教育等方面需要,教育费附加按照市财政年初预算安排到位数的20%切块到区。切块到区的教育费附加按当年学生数比例分配到铜官山区和开发区。教育附加费使用,年初由市教委和区教育机构分别提出使用计划,商同级财政部门同意后,报同级政府批准执行。

  下划前市教委在教育费附加中安排的基建工程计划内缺口资金由市教委负责解决。

  (三)学校资产转移

  1、小学、幼儿园所有土地(含规划的已征、未征土地)与所有财产属国家财产。移交前,由市教委和学校进行财务清算,资产清查,并登记造册,经市政府有关部门审核,按照国有资产转移程序办理划转手续。

  2、划转学校的债权债务,在财政部门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监督指导下,由市教委会同学校进行全面清理,编制清单,报市有关部门审核,按债权债务交接程序办理,并妥善处理各项遗留问题。

  3、现有教职工的住宅原居户继续享有居住权、房产权。

  四、组织实施

  (一)成立铜陵市市直小学、幼儿园划转移交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副秘书长金燕同志任组长,成员单位由市教委、财政局、人事局、编办、国资局、土地局、体改委,铜官山区政府和开发区管委会等部门和单位组成,负责各项交接事宜。

  (二)为确保交接工作平稳过渡,市有关部门要相互支持,通力协作,加强划转学校、幼儿园教职工和机关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认真解决好体制转换过程中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共同抓好这项工作。

  (三)铜官山区要在8月20日前尽快建立教育管理机构,在市人事编制部门、市教委的配合下,落实管理人员。为保证机构的启动和运转,市财政和市教委共同划拨8万元开办经费,并负责尽早落实到位。

  (四)8月20日始,交接单位在移交领导小组统一安排和有关部门监督指导下,相继开始办理各项移交手续。移交工作必须在2000年8月底以前全面完成。

  二000年八月十八日

  附:划转学校名单

  一、划转到铜官山区小学(13所)幼儿园(5所)

  实验小学    横港小学

  人民小学    江滨小学

  杨家山小学   师范附属小学

  淮河路小学   长江路小学

  官塘小学    人民幼儿园

  金口岭小学   杨家山幼儿园

  爱国小学    师范附属幼儿园

  建设小学    长江新村幼儿园

  望江亭小学   五松新村幼儿园

  二、划转到开发区管委会的小学(4所)

  谢垅小学    近城小学

  近市小学    工农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