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我市旅游资源优势,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全市经济繁荣,特作出如下决定。

  一、明确发展目标,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我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1、抓紧修订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按照《阳江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和优化结构、树立品牌、体现特色、增创优势的思路,修订并实施《阳江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要充分发挥我市旅游资源的整体优势,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2、旅游业发展目标。远期目标是把阳江建成全国著名优秀旅游城市。近中期目标是,经过五年的努力,使我市旅游功能和旅游环境有明显改善,大旅游格局初步形成;以滨海度假、山水风光、历史文化为特色的旅游品牌形象不断完善;旅游产业关系基本理顺,产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旅游业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旅游业创优工作成果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海陵岛大角湾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在全国和国际上的知名度进一步提高。旅游收入的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平均增长速度,高于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8%;到2005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3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2亿元,旅游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4.16%,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2%.到2010年,把旅游业建设成为我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二、突出区域特色,逐步形成大旅游发展格局

  3、突出山海兼优特色,加快旅游资源开发和特色旅游项目建设。重点开发和建设以海陵岛为龙头的滨海度假游,以春湾——凌霄岩为主的峰林溶洞观光游,以市区公园、广场和步行购物街为主的城市景观游、商贸购物游,以合山温泉和月亮湾度假中心为主的温泉健身游,以阳东东湖、八甲仙湖、白水瀑布为主的自然生态游,以风筝放飞为主的民俗风情游,以名优水果、花卉基地和海水养殖基地为主的农业、渔业生态游等。逐步形成山海组合、四季皆宜、特色鲜明的旅游格局。

  三、加快基础设施和景区景点建设,优化旅游发展环境

  4、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旅游交通建设步伐,抓紧完成沿海高速公路扫尾工程,加速开(平)阳(江)和阳(江)茂(名)高速公路建设,改造通往各主要景区的骨干公路,改善旅游交通条件。通信、供水、供电等设施要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5、塑造旅游城市形象。把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与旅游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搞好旅游大环境的配套建设。围绕“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优化旅游发展环境,使旅游业淡季不淡,旺季更旺。认真实施“环境建设年”三年规划,从城市景观、园林绿化、环境卫生、公共交通、社会治安等方面,营造良好的旅游大环境。加快市区主干道网络和广场、公园的建设,为游客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场所。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城市环境,烘托城市的旅游氛围。城市的大型建筑和雕塑的设计建设要考虑旅游观光功能,构造旅游城市的兴奋点。

  6、着力做优海陵岛国家级旅游区的环境。在大角湾风景名胜区荣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的基础上,加快建设海陵岛大角山海洋公园、海洋生物展览馆、沙滩排球训练基地、高尔夫球场、蛋家渔村,完善闸坡海洋文化广场、旅游商品一条街的建设;引进实力强、信誉高的港澳台或国外投资者开发建设马尾岛高级海滨度假区。通过努力,逐步把海陵岛建设成为我国南方著名海滨旅游度假中心。

  7、改善山水园林景观。分期对凌霄岩、崆峒岩、玉溪三洞、春湾风景群、八甲仙湖、白水瀑布、阳东东湖等景区、景点进行改造和配套,提高档次,增加旅游吸引力。

  四、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大力开拓旅游市场

  8、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全方位开展旅游宣传和城市整体形象推介。加强整体形象策划营销,有计划有重点地对珠三角、香港、澳门等客源市场开展全方位多形式的宣传促销。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旅游信息系统,通过网上促销,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阳江旅游,开拓省内和国内主要城市市场。针对“五。一”节、国庆节、春节等长假日,加强协调和管理,引导假日旅游健康有序发展。开通海陵岛——凌霄岩——肇庆的山海组合旅游专线,促进客源共享。开发“阳江人游阳江”旅游项目,促进本地旅游消费。全市旅游宣传促销活动由市旅游主管部门统一组织,宣传、文化、经贸、外事、侨务等部门要结合各自工作特点,积极支持并参与旅游宣传促销和城市整体形象宣传。各景区景点和旅游企业要积极参与促销活动,担负起旅游市场开发主体的责任。

  9、宣传促销与招商引资结合。利用海陵岛大角湾风景名胜区AAAA级国家旅游区的品牌效应,借助粤港澳旅游金三角的辐射,加强与省内主要城市和港澳地区旅游部门、旅行社的合作,开拓客源市场。同时,充分利用旅游胜地的吸引力,举办国内外有影响的大型体育比赛、文化活动、展销会等活动,如阳江国际沙滩排球赛、阳江国际热气球邀请赛、阳江国际风筝节、阳江龙舟节和阳江旅游文化节等。通过这些活动,扩大国际经济文化交往,提高阳江的知名度,扩大招商引资。

  五、拓宽旅游商品领域,搞活旅游购物

  10、积极组织、引导、推动旅游商品的开发,大力建设旅游商品的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重点开发生产体现阳江特色的,具有纪念性、艺术性、珍藏性、便携性的五金刀具工艺品、旅游文化用品、旅游日用品、土特产品等旅游商品和纪念品。支持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参与旅游商品和纪念品的开发经营。商业、外贸等部门要积极推销我市的旅游商品。市区和各县(市、区)要建成一批各具特色的阳江餐饮文化一条街、旅游购物步行街,全市各大商场和主要景区设立旅游购物专柜。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旅游购物市场的管理,使游客购物放心。

  六、多方筹集资金,加大对旅游业的扶持力度

  11、实行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把旅游业纳入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制定产业扶持政策,加大对旅游业的支持力度和资金投入。将旅游局由事业单位恢复为行政管理机构,旅游工作经费和宣传促销经费要纳入财政预算。金融机构应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商品生产采取倾斜性信贷政策,重点旅游项目予以优先安排,并积极争取成为国际信用卡成员,以方便外国游客消费结算。同时,在旅游点适当设立外币兑换点。纳入政府重点建设的重大旅游项目,财政给予适当贷款贴息,项目用地给予优惠。

  12、建立旅游发展专项经费。从旅游行业新增地方税收中提取10%,作为旅游发展专项经费。主要用于重点旅游项目前期费用、重点项目贴息、旅游基础设施、宣传促销、旅游公共信息网络等。经费使用由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用款计划,报市旅游工作委员会审批,并接受财政监督。

  13、多渠道筹集资金。努力营造最佳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资金投资我市旅游业。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行业全方位放开,各种经济成分投资不受限制。坚持统一规划和“谁投资、谁开发、谁受益、谁保护”的原则,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投资开发旅游景区景点,建设旅游接待设施,开办旅游商品生产企业。

  14、积极引进外资开发旅游资源,兴办旅游企业。对外商投资兴办的旅游企业,按照《阳江市鼓励外商投资规定》(阳发[1999]24号),在用地、税收、收费等方面给予优惠;对在市工业开发区兴办的旅游商品生产企业,按照《阳江市工业开发区鼓励投资开发建设的暂行规定》(阳府[2000]37号)给予优惠。外商租赁景点开发旅游资源,租赁期限与投资总额挂钩。选择组客能力强、资质信用好、经营管理水平高的国(境)外合资对象,与我市较好的旅行社合作,成立合资旅行社,进一步增强国际旅游市场的开拓能力。

  15、对经业务主管部门批准的有资质的旅游企业购置的旅游专用车辆,有关部门优先办理营运许可证。对新增海上旅游企业,有关部门优先办理营运许可证、审批客运航线。

  七、依法加强管理,全面提高旅游服务水平

  16、深化旅游企业改革。抓好旅行社改革,按照“产权明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原则,在搞好旅行社与其主管部门“脱钩”的基础上,通过股份合作、合资、联合、兼并、拍卖等方式进行资产重组,推动经营机制的转换,促进资本的合理流动和增值。积极组建跨地区、跨行业的旅游经营合作网络,加强区域联合,实现市场互补,提高竞争实力。

  17、加强旅游行业管理。抓紧制订《阳江市旅游行业管理规定》,使旅游行业管理有章可循。对旅游开发项目、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车船、定点企业要按照“总量控制、优化结构、适度超前”的原则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快市区宾馆饭店的建设,扶持各县(市、区)改造建设档次适宜、规模适当的旅游饭店,力争到2003年,全市各县(市、区)旅游景区都拥有星级饭店。制定景区景点、购物点、餐饮、医疗咨询等各类定点企业的质量标准。加强对定点企业的业务年检,依法规范其经营服务行为,健全旅游者投诉机制,完善处理程序,提高投诉处理效率。逐步将全市从事旅游经营的车船纳入统一、规范化的管理轨道。根据国家物价政策以及不同旅游线路、不同季节等特点,制订景区、景点、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娱乐场所等项目规定价格和指导价格,促使各项旅游价格根据市场需求实现有序波动,并加强监督检查,严禁乱提价、乱收费和恶性削价竞争。加强旅游安全保障,特别要做好旅游高峰期重点旅游景区的社会治安、交通疏导、卫生防疫和紧急救援工作。

  18、加大旅游市场综合治理力度。严格执行各项旅游管理法规和制度,加强依法管理监督,严格规范市场秩序,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加强车站、港口及主要景区周边环境的整治,确保旅客进出阳江安全、快捷、便利。采取有力措施,保证游客的人身财产安全。按照“统一规范、行业自律、行政执法、整体联动”的原则,旅游、公安、工商、技监、物价、文化、税务、城建、规划、交通、园林、环保等部门要通力合作,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综合治理,促进和保障旅游业健康有序发展。

  19、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旅游队伍素质。恢复阳江市旅游行业培训中心,抓好旅游职中等旅游教育培训基地建设,推行成人学历教育;严格实行旅游企业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的资格认证、持证上岗制度;有针对性地对旅游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特殊岗位技能骨干进行分级、分批培训,力争用2至3年时间,使旅行社中高级管理人员85%以上取得旅行社经理资格证书,旅游从业人员95%以上受过各种专业培训。做好导游员资格审查工作,积极选送优秀旅游人才到高等院校或出国(境)进修,为旅游业的发展不断输送高素质人才。

  20、加快旅游与高新科技结合的进程。将现代信息技术导入旅游经营与管理,推进旅游经营管理的自动化、科学化和信息化。通过电脑联网,将全市旅行社、宾馆饭店、定点企业、游船、风景点纳入统一的信息化管理,提高旅游行业管理的工作成效。用高科技手段对现有的景区景点和旅游产品进行深加工、精包装,提高旅游品位。车站、码头、景点、旅游饭店等游客集中的地方设立多媒体触摸电脑,为游客提供内容广泛的中英文旅游信息咨询服务和旅游宣传手册。

  八、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21、正确处理旅游开发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旅游发展与城市规划建设的关系,旅游产业与全市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22、遵循统一规划、有序开发、合理利用、科学保护的原则,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克服旅游开发建设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对建成的旅游项目,要切实加强其自身的环境建设和周围的环境保护。要保护好暂不具备开发条件的旅游资源。对文物古迹等人文资源,要划分保护范围,实行分级保护。切实加强旅游生态环境建设,使漠阳江流域和八甲大山成为准自然保护区,把海陵岛建成国家级风景旅游可持续发展示范区;抓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争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九、开展行业创优活动,推动旅游业上新台阶

  23、按照“建设文明城,树立新形象”的要求,深入开展争创“十佳”景点、旅行社、饭店、导游员活动,在全行业唱响“让心灵与阳江山水同美”的口号,不断强化旅游从业人员敬业爱岗、乐于奉献的服务意识,努力实现“三优一满意”(优质服务、优良秩序、优美环境、游客满意)。深入开展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增创我市旅游产业发展新优势。把发展旅游业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旅游这个窗口弘扬民族文化,促进经济文化交流,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十、加强领导,确保旅游业顺利发展

  24、加强组织领导和产业规划管理。市旅游工作委员会对全市旅游产业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协调。市旅游主管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职能,强化行业管理,搞好各项服务。

  25、各县(市、区)政府要健全旅游工作管理机构,切实解决编制、经费。根据全市旅游总体规划的要求,各县(市、区)要制定出本地区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及近期实施计划,并明确旅游产业规划的执行、监督责任单位。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根据本决定的精神,层层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和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努力开创我市旅游业发展的新局面。

  2001年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