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有关单位:

经研究,市政府原则同意《漳州市绿色食品工程“十五”发展规划》,现印发给你们,希认真贯彻执行。

漳州市人民政府
二○○一年九月十日

漳州市绿色食品工程“十五”发展规划

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绿色食品工程包括生产加工系统、质量保证系统、食品营销系统、服务系统和管理系统。发展绿色食品,是我国政府面向二十一世纪,实现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之一,也是进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解决入世后农业弱质问题的重要举措。

为了充分发挥绿色食品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增加农民收入、应对加入WTO挑战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我市发展绿色食品得天独厚的优势,根据《中国绿色食品中长期发展纲要》和《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有关精神,制订本规划。

一、我市具有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比较优势

我市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潜力巨大,优势明显,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生态优势。我市地处南亚热带,气候宜人,雨量充沛,工业污染少,大气、水质和土壤等生态环境质量良好,洁净度高,山清水秀,生态良好,是沿海经济开放地区不可多得的一块“绿洲”。

二是资源优势。我市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可以为开发绿色食品提供充足的原料。2000年全市水果总产量167.03万吨,水产品总产量125.46万吨,蔬菜201.8万吨,肉蛋奶产量27.42万吨,食用菌8.4万吨,茶叶1.2万吨。全市已建成水果、食用菌、蔬菜、花卉、水产品、饮料、香料、禽畜等八个具有南亚热带特色的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这些基地年产值达近百亿元,年出口创汇2.7亿美元。全市拥有农产品加工企业1440多家,其中成规模、上档次的龙型企业190多家,拥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16家,市级28家,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潜力大。

三是区位优势。我市面对台湾,毗临港澳,位于厦门、汕头两个经济特区之间,区位优势独特,正在发展成为闽南交通枢纽和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集散地。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对台优势,积极开展漳台农业合作与交流,已成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的首选地和最具活力的密集区。

四是科技优势。我市农业科技力量比较雄厚,拥有省热作所、甘蔗所、农学院分部、亚热带果品花卉技术开发中心、市农校和市农业科研所等农业科研院所,基本形成农科教相结合的科技服务网络和健全的农业技术研究推广体系。引进、推广了一批农业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积极推广无公害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建设了一批初具规模的水果、蔬菜和茶叶等绿色食品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

五是政策优势。我市绿色食品产业开发始终得到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与支持。1994年农业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直接委托我市成立绿色食品办公室,把我市列为发展绿色食品计划单列市,区域代号“37"。中国绿色食品协会刘连馥会长勉励漳州市“在21世纪树起中国绿色食品事业发展的一面旗帜”。市委、市政府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把绿色食品作为重点发展的产业,实行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并在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十?五”计划纲要中分别提出“要重点抓好高优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等漳州特色产品”,“要突出发展绿色食品产业”。

六是产业基础优势。经过“九五”期间的努力,我市绿色食品产业取得持续稳步发展。至2000年,我市累计已有水果、茶叶、蔬菜、饮料、食用菌及山野菜、罐头、粮食加工品、畜产品、海产品等10大类70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商标使用权,1个有机肥产品通过AA级绿色食品推荐肥料认定;绿色食品产地面积达到19.65万亩,年产值6 亿元。“绿标”产品总量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及发展绿色食品计划单列市中位居第10位,成为全省规模最大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超额完成“九五”计划目标。全市已初步形成12个绿色食品 原料基地。在市里已建成的8个具有南亚热带特色的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中,绿色食品产地面积占10%以上。为绿色食品的产业化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全市绿色食品工程“十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实施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主动适应新世纪消费潮流和把握加入WTO的新机遇,坚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原则,积极推进绿色食品产业化经营,加快绿色食品工程发展步伐,努力实现农业发展、企业增效、农民增收、消费者增安全感的目标,为推进我市的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作出新的贡献。

(二)预期目标

以安全优质为核心,以原料基地建设为基础,以龙头企业开发为载体,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争取经过五年或更多一点时间把漳州建成在全省乃至全国“绿标”品种最多、基地最大、产量最高、检测系统最完善的绿色食品主要集散地。至2005年,全市绿色食品总数达到130个, 其中实际用标数达到90个,“AA"级绿色食品5个,绿色食品原料产地总面积达35万亩,绿色食品总产值达11亿元,获准推荐使用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产品5~8个。 力争实现“三个翻一番”,即:获得绿标产品累计140个,原料产地面积40万亩,绿色食品产值12亿元。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产品年新增税利10%以上。(“十五”期间绿色食品开发年度实施计划见附表。)

(三)绿色食品产业布局规划

根据资源、生态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参照全市区域经济布局,绿色食品产业布局规划是:九龙江上游生态经济区主要发展AA级、A级绿色食品农产品,发展具有山区特色的茶叶、畜牧产品、笋制品和野生珍品、保健南药产品;九龙江平原经济区主要发展绿色食品水果、蔬菜、食用菌等原料基地及其加工制品;九龙江港口经济区、东山湾海洋经济区主要发展绿色食品水产品精细加工、包装产品,发展绿色食品专用生产资料的开发和推广产品,建设绿色食品(无公害果蔬)批发市场。

发展绿色食品要从生产基地抓起,基地必须具备一定的规模,并由企业领办。各县(市、区)必须以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为载体,抓好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试点。“十五”期间全市主要建设六大绿色食品原料基地,总面积达40万亩以上。

1、绿色食品水果基地。至2005年,全市绿色食品水果基地由现有的6.65万亩增至20万亩,主要发展香(美)蕉、芦柑、柚子(官溪蜜柚、坪山柚)、青梅、枇杷、荔枝、龙眼、菠萝、杂果等名优特水果。

⑴、在南靖县山城镇、靖城镇,芗城区天宝镇,平和县坂仔镇、安厚镇,长泰县陈巷镇,云霄县火田镇,漳浦县赤湖镇建立7万亩绿色食品香蕉基地;

⑵、在华安县高安镇、平和县国强乡建立1万亩绿色食品美蕉基地;

⑶、在漳浦县湖西乡、万安农场、大南坂农场和东山县部分沙壤土乡镇建立5000亩绿色食品龙眼基地;

⑷、在云霄县云陵镇建立1000亩绿色食品早熟枇杷基地;

⑸、在平和县、华安县建立2万亩绿色食品 官溪蜜柚、坪山柚基地;

⑹、在长泰县岩溪镇青年果场、 五四果场,平和县文峰镇,南靖县金山镇,华安县高安镇、漳浦县长桥镇建立1.5万亩绿色食品芦柑基地;

⑺、在漳浦县旧镇镇,云霄县火田镇,龙海市九湖镇,长泰县枋洋镇,平和县大溪镇、南胜镇,诏安县官陂镇,芗城区天宝镇,华安县丰山镇建立3万亩绿色食品荔枝基地;

⑻、在诏安县红星乡建立2.5万亩绿色食品青梅基地;

⑼、在云霄县下河乡建立1000亩绿色食品杨桃生产基地;

⑽、在龙海市东园镇、长泰县古农农场建立5000亩绿色食品金苹枣基地;

⑾、在平和县山格镇、漳浦县长桥镇建立5000亩绿色食品台湾芭乐生产基地;

⑿、在龙海市浮宫镇、漳浦县霞美镇建立2000亩绿色食品杨梅基地;

⒀、在龙海市程溪镇建立1000亩绿色食品晚熟菠萝基地;

⒁、在漳浦县绥安镇、赤湖镇、赤土乡,华安县新圩镇,诏安县深桥镇建立1万亩绿色食品双华李等杂果基地。

2、绿色食品蔬菜基地。至2005年,全市绿色食品蔬菜基地由现有的1.5 万亩增至13万亩,主要发展绿色食品蔬菜、反季节蔬菜、新优特蔬菜以及食用菌、芦笋、麻笋等。

⑴、在漳州市农科所、芗城区天宝埔里大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立 2000亩绿色食品新优特蔬菜基地;

⑵、在芗城区浦南镇、石亭镇和芝山镇建立2000亩菜篮子工程绿色食品蔬菜基地;

⑶、在龙海东园,长泰雪美洋,漳浦杜浔、深土,云霄东厦,诏安桥东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立4万亩绿色食品蔬菜基地;

⑷、在平和县山格镇、龙文区朝阳镇和华安县马坑乡建立6000亩绿色食品反季节蔬菜基地;

⑸、在漳浦县、东山县建立3万亩绿色食品芦笋基地;

⑹、在南靖县、华安县、龙海市和平和县建立5万亩绿色食品麻笋基地;

⑺、在南靖县靖城镇、华安县仙都镇建立 1000万袋绿色食品袖珍菇、鲍鱼菇、杏鲍菇、榆黄蘑等食用菌新优品种生产基地。

3、绿色食品畜禽养殖基地。至2005年,全市分别在漳浦县长桥镇、 龙海市榜山镇、长泰县兴泰工业区建立绿色食品瘦肉型纯种猪生产基地;在漳浦县前亭镇、长泰县兴泰工业区新龙华基地建立绿色食品奶牛基地,在漳浦县马坪镇建立绿色食品黄牛基地,在平和县坂仔镇、华安县马坑乡建立绿色食品肉羊基地,在云霄县火田镇(白花洋)、诏安县四都镇建立绿色食品灰鹅基地,在龙海市角美镇建立绿色食品樱桃谷鸭基地。

4、绿色食品水产品生产基地。至2005年,在东山、漳浦、龙海、云霄等县(市、区),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在全市建立10 万吨绿色食品速冻水产品基地。

5、绿色食品茶叶基地。至2005年,全市绿色食品茶叶基地由现有的0.8万亩增至3万亩,主要发展白芽奇兰茶、八仙茶、肉桂、黄金桂、铁观音、黄旦等名优品种。

⑴、在平和县崎岭乡、九峰镇建立1万亩绿色食品白芽奇兰茶基地;

⑵、在诏安县白洋乡、西潭乡建立1万亩绿色食品八仙茶基地;

⑶、在华安县仙都镇、长泰县岩溪镇(良岗山)、南靖县书洋镇建立绿色食品肉桂、黄金桂、铁观音、黄旦、“天岭云雾茶”等乌龙茶基地1万亩。

6、绿色食品野生珍品和保健南药基地。至2005年, 全市绿色食品野生珍品基地建设面积达4万亩,主要开发绿色食品苦菜、华安玉笋、酸竹笋、藤茶、苦瓜茶、板栗等产品和巴戟天、七叶胆等保健南药产品。

7、绿色食品专用生产资料的开发和推广。大力发展有机肥料、生物农药、优质饲料、添加剂等绿色食品专用生产资料,在推广已通过绿色食品推荐肥料认证的“三环”有机肥的同时,鼓励漳州环球有机肥有限公司、漳州利农生物高科技有限公司、漳浦三本肥料工业有限公司、漳州绿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超大肥料有限公司等一批质量好、信誉高、实力强的有机肥生产企业开发绿色食品专用肥料,引导龙海海新集团开发绿色食品水产饲料和畜禽饲料,并通过农业科技所站,抓好示范推广,在全市绿色食品原料产地和绿色食品畜禽生产企业推广使用,逐步形成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保障系统。

(四)绿色食品产业化经营规划

调整优化绿色食品产品结构,使其从以初级农产品为主转变为以精深加工品为主,通过加工增值,延伸产业链,拓展农产品入市的时间和空间,是“十五”期间绿色食品发展的主要任务。要把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放在突出位置,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打造一批产业主导性突出、带动能力强、经济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以国家级和省、市级龙头企业为载体,实行龙头带动,系列开发,发展“订单农业”,逐步完善和推进绿色食品产业化经营。

以漳州市农科所、龙海现代农业东园发展有限公司、龙海格林食品有限公司、漳州绿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云霄东州食品冷冻有限公司、漳浦联侨食品冷冻有限公司、超大集团诏安分公司、华安汉宝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等为主,开发绿色食品蔬菜系列产品;

以龙海紫山集团为主,开发绿色食品芦笋系列产品;以南靖嘉田木耳开发公司、漳州亚细雅食用菌有限公司、漳浦同富食品开发有限公司等为主,开发绿色食品食用菌系列产品;

以南靖新龙食品有限公司、高龙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平和罐头厂等为主,开发绿色食品麻笋系列产品;

以东山新福水产加工有限公司、东兴水产加工有限公司、东山海魁集团公司、龙海嘉升水产冷冻公司等为主,开发绿色食品水产系列产品;

以龙文东方食品有限公司、诏安沈尝兴食品有限公司、诏安天立食品有限公司等为主,开发绿色食品果品蜜饯系列产品;

以长泰新龙华乳业有限公司、漳浦百信实业有限公司等为主,开发绿色食品牛奶系列产品;

以漳浦大茂食品有限公司、南靖龙之味食品有限公司、长泰金园食品有限公司等为主开发绿色食品酱瓜、酱菜、酱油系列产品;

以漳州神味食品有限公司、长泰县黄氏酒厂等为主,开发绿色食品饮料和果酒系列产品;

以云霄郭浦、丽西罐头厂,平和南海冷冻食品有限公司和华安丰山罐头厂等为主,开发绿色食品水果罐头系列产品。

(五)质量保证与营销服务规划

1、加强绿色食品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增强企业依法使用“绿标”的意识,强化对绿色食品质量的监督,形成“企业自检、市场抽检、中心年检”的多层次质量检验制度。争取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批准,新委托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产品质量监测中心(南昌)、福建省分析测试中心承担我市绿色食品的质量检测任务,为申报企业提供方便;配套加强省亚热带果品花卉技术有限公司、市农业局农产品质量检测手段,承担我市乃至全省绿色食品的检验监测任务,争取接受农业部委托,升级为乙级以上检测监测单位。配合工商、质量监督部门对上市的绿色食品质量进行抽检,坚决实行“安全”标准“一票否决制”,确保绿色食品的质量和信誉。

2、加强绿色食品生产技术管理人员的培训。在提供资料、师资,帮助企业开展培训的基础上,每年组织2~3批绿色食品技术、管理人员参加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或市绿办的培训班。选派一批相关人员到国外学习考察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作法、经验,加快与国际消费潮流接轨步伐。

3、积极培育和发展绿色食品市场。设立漳州绿色食品展示馆,通过文字图片、实物样品等方式,向社会各界展示漳州绿色食品的开发成果。建设漳州绿色食品(无公害果蔬)批发市场,立足漳州,面向全省,辐射全国,拓展国际市场,通过优惠的政策、优质的服务、便捷的交通吸引全国各地客商到市场开设批发店、直销点、配送中心,推动漳州绿色食品产品的流通。在建设产区市场方面,要进一步巩固完善芗城天宝、平和坂仔等两个香蕉市场和诏安红星青梅市场,辐射带动建设一批绿色食品果品市场;以多元化、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为建设目标,充分发挥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福建锦溪集团的龙头带动作用,以小溪 官溪蜜柚市场和山格蔬菜市场为试点,探索组建融生产、储运、销售为一体的绿色食品加工营销集团,形成一头连市场、一头连农户(或生产基地、加工企业)的绿色食品“龙”型产业链;在市区探索建立一批绿色食品产品直销店、展示厅和配送中心,并向县(市、区)城区中心延伸,初步形成比较健全完善的产区营销网络。在销区市场建设方面,探索在北京、上海、厦门、沈阳等地设立漳州绿色食品水果、蔬菜等特色产品配送店、展示厅,鼓励龙头企业在大商场和超市设立绿色食品专柜,力争在全国各主要城市建立漳州绿色食品产品营销网络体系。开辟漳州绿色食品网站,在国际互联网上发布漳州绿色食品产品供求信息,积极推进网上营销。

(六)对策和措施

1、制定扶持发展优惠政策,实施政府推动、市场运作。

针对近年来农产品价格低迷,市场需求不旺,企业效益下降,加上申报绿标的各项收费较高,申报企业负担较大的现状,各级政府要把发展绿色食品作为当前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纳入议事日程,制定绿色食品发展规划和鼓励绿色食品开发的优惠政策,扶持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

(1)、参照外省市制定优惠政策发展绿色食品的经验,对申报绿色食品的企业,在各种收费上由市、县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给予鼓励,市政府给予每个获得绿标的产品的奖励金主要用于环境评价费和绿标申报费,县(市、区)政府给予的奖励金主要用于产品检测费和部分标志使用费。

(2)、根据国家八部委《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的意见》有关要求,对于目前规模不是很大,但有较强科技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能有力地促进和带动相关新产业形成的绿色食品生产企业,优先纳入各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在项目贷款、财政贴息、税费减免和股票上市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

(3)、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工业化进程的若干意见》,让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在建设用地、科技兴企、扩大投入等方面得到优惠。

2、建立相关部门目标责任制。

市绿色食品办公室作为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直接委托的机构,其主要职能是具体承担全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和相关法规政策的制定,绿色食品标志的认证和管理。绿色食品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按行业分工,各负其责,共谋发展。市农经委系统各局主要按照规划布局承担绿色食品产品申报的宣传发动、技术推广、协调指导工作,其中,绿色食品蔬菜和无公害蔬菜由市农经委、农业局负责;绿色食品水果、畜禽、茶叶由市农业局负责;绿色食品笋制品和野生食品珍品由市林业局负责;绿色食品水产品由市水产局负责;绿色食品农产品加工品由市乡镇企业局负责。市计委、市财政局负责在项目安排和资金扶持上对绿色食品企业给予倾斜;市财委负责在实施“菜篮子”工程中朝绿色食品产业方向倾斜;市工商局、质监局、卫生局、环保局、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负责绿色食品质量标准的审定和市场监督管理。各成员单位要把发展绿色食品的任务纳入年度工作目标,实行量化考核。市绿办要及时通报成员单位落实目标责任制情况。

3、强化宣传引导,增加资金投入。

开展多层次、多方位的绿色食品宣传,扩大绿色食品社会影响。既要向社会各界广泛宣传绿色食品开发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调动发展绿色食品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绿色食品产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又要积极对外宣传,重点宣传我市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优势和开发成果,树立绿色食品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的整体形象,在全省乃至全国打响漳州绿色食品的品牌,提高我市绿色食品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通过灵活多样的宣传方式,如广播、电视、报纸以及因特网等现代化媒介,营造绿色食品市场氛围,向广大群众宣传绿色食品与一般食品的区别,让群众接受和喜欢绿色食品,推动绿色食品的开发和消费。

要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广泛筹集绿色食品开发资金。一方面,把绿色食品工程与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龙头企业、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农科教、山海协作及“菜篮子”工程等相结合,纳入项目盘子,争取财政扶持;另一方面,用好用足各级赋予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和吸引外商特别是台商前来投资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发展无公害、低农残食品,申报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携手拓展国内外市场;再一方面,拓宽融资渠道,引导已形成产业化规模经营,实力较强的企业通过改制融资上市,利用资本市场,筹集社会资金。

4、依靠科技进步,加强产品质量管理。

利用我市比较健全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积极引进和推广符合绿色食品操作规程要求的先进栽培技术,重点引进和推广高效优质、抗逆性强的新品种和先进的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推广使用有机肥和生物农药。鼓励开发绿色食品专用肥料、饲料、添加剂等生产资料。在产品加工环节上,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工艺改造传统的农副产品加工业,提高科技含量。在产品包装上,要不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切实改变“优质产品、初级包装、大路价格”的现状,提高档次,优质优价。在质量管理环节上,采取分散现场培训和选送集中培训相结合,建立一支技术精、作风正、责任心强的绿色食品标志认证员队伍,实行“从土地到餐桌”的全过程管理,稳定提高绿色食品质量。

5、培育绿色食品市场体系,拓展产品销路。

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瞄准国内外市场,提高外向度,发挥对台优势,加强对台对外合作,引导企业积极开发适销对路的绿色食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同时,积极培育市场经营和管理的主体,培养壮大一批营销型的龙头企业,鼓励企业加强营销网络建设,引导企业参加贸洽会、交易会、展销会和博览会等,在大中城市建立绿色食品配送中心、直销点、专营店、专柜等营销网点,促进绿色食品市场的发育。

三、 2001我市绿色食品工作要点:

(一)抓好餐桌污染治理试点工作

1、针对当前市场上学生奶品种多,质量参差不齐的状况,通过开发绿色食品长泰龙华纯鲜奶、百信纯牛奶等产品,向市场推介我市安全优质的绿色食品牛奶,保证我市学生饮用奶的安全卫生。

2、在市农科所、龙海市现代农业东园发展有限公司和漳州绿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云霄)建立3个绿色食品蔬菜和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推广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采用无公害栽培技术,解决农药、重金属残留等蔬菜卫生污染问题。

3、建立“绿色食品展示厅”和“漳州市绿色食品(无公害果蔬)配送中心”,增加绿色食品产品上市品种,采取委托代销、配送直销等方式,将绿色食品产品和无公害果蔬产品直接配送到宾馆、酒店乃至消费者家中,推动绿色消费。

(二)抓好绿色食品产业化经营试点工作

选择引导南靖嘉田木耳开发公司、平和崎岭白芽奇兰有限公司、平和县果树良种场、龙海格林食品有限公司、龙海东园现代农业有限公司、龙文东方食品有限公司等一批产品质量信誉高、市场销路好、生产规模大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生产企业,通过发展订单农业、实行保护价收购、加工产品利润二次分配等形式,形成“龙头+基地+市场”模式,与农民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的共同体,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化试点建设。

(三)抓好绿色食品行业协会筹建工作

积极筹建“漳州市绿色食品协会”,协调社会各界力量和有识之士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在政府与社会以及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架设联系的桥梁,形成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合力。同时,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国际认证工作,创造条件以“漳州市绿色食品办公室”名义率先申请加入“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加强与国际有机农业组织和国际相关企业的联系,向国际社会宣传推介我市绿色食品,拓展我市绿色食品产品和高优农产品的国际市场,扩大漳州农业的国内外知名度。

(四)抓好证明商标申报管理工作

继续做好我市大宗农产品“漳州芦柑”、“漳州香蕉”证明商标的申报管理工作。以市政府名义召开“漳州芦柑”证明商标管理新闻发布会,对生产企业和农户进行证明商标认证管理知识的培训,并对今年申报“漳州芦柑”证明商标的企业在政策上给予扶持鼓励,即免收部分申报规费,免费提供“漳州芦柑”外包装箱菲林片,推动“漳州芦柑”证明商标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做好“漳州香蕉”质量标准和管理规则的制订,加快“漳州香蕉”证明商标申报进程,争取在年底前上报国家商标局。

(五)抓好绿色食品工程规划再落实工作

在今年适当时候召开一次全市绿色食品工作会议,由各县(市、区)领导、市绿色食品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各县(市、区)绿办主任及部分绿色食品生产企业代表参加,落实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启动实施我市绿色食品“十五”发展规划,推动全市“十五”绿色食品工作开好局、起好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