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株洲、湘潭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

  《长株潭产业一体化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省直各部门和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人民政府要结合本部门和本地区的实际,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推进长株潭产业一体化进程。

  二00二年六月二十五日

  长株潭产业一体化规划

  加快长株潭经济一体化是省委、省政府调整地区经济结构、加快优势地区发展、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促进全省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长株潭产业一体化是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内在要求。为了推动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特制定本规划。

  一、长株潭产业一体化的基础条件

  长株潭三市均为我省重要的工业城市,交通便捷,实力雄厚,是湖南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地缘关系,三市经济横向联系逐渐密切,特别是省委、省政府作出加快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战略决策以来,三市社会、经济各方面加快发展和加速融合,对三市产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为三市产业一体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全省。2000年长株潭三市GDP占全省的比重为32.5%,三市三次产业结构为:13.2:43.6:43.2,第二、三产业占三市GDP的86.8%,分别高出全省4个和4.1个百分点。农业在三次产业中所占的比重比全省平均低8.1个百分点。
  ----农业产业化基础较好。三市广大农村与中心城市联系紧密,直接受中心城市的影响和辐射,且自然条件优越,水量丰沛,日照充足,土地肥沃,自然资源比较丰富。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几年,三市的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主要农产品全面增产,传统农业正在逐步转变为现代农业,观光农业、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工业具有一定规模,布局相对集中。三市已形成工业门类较为齐全、具有一定经济技术基础和规模的工业体系。2000年三市共有规模工业企业1392户,总资产1112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207.65亿元,占全省的39.3%,2000年三市共有大中型工业企业190家,占全省总数597家的31.83%。
  ----第三产业具有较好基础,发展势头强劲。三市商业、运输、邮电通信、金融、教育、广播电视总量规模均占到全省同行业的35%以上。2000年三市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514亿元,占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的35.6%,占三市GDP的43.2%,比全省高3.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占三市从业人员总数的29%左右,比全省高8个百分点。
  ----高新技术产业活力凸现。2000年三市共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61亿元,占全省的72.2%;创利税59.7亿元,占全省的77.6%。2000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三市工业增加值比重由1999年的9.8%上升到12.6%。
  ----三市产业分工已现雏形。三市的工业,长沙以电子信息、机械、食品为主,株洲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有色冶金、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为主,湘潭则以黑色冶金。机电及机械制造、化纤纺织、化学原料及精细化工为主。第三产业,长沙主要是教育、文化、商业、金融、信息、市场中介,株洲主要是交通运输、商业,湘潭主要是教育、旅游。
  ----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三市重点实施了交通、电力、金融、信息、环保五个网络规划,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取得较大的进展,初步形成了长株潭产业一体化发展的硬环境。
  ----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引起了国内外广泛注意。世界银行认同我省通过经济一体化来提高长株潭地区的城市竞争力的发展思路,并将帮助三市进一步完善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十五计划也把该地区作为重点扶持的城市群之一。

  二、长株潭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原则

  随着长株潭三市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三市产业一体化发展主要是二、三产业的一体化发展。

  长株潭产业一体化的基本思路是:超越三市按行政区划独自规划、发展产业的旧格局,三市统一规划产业布局、统一产业政策、统一整合资源,突出特色,深化分工,优化结构,构建四大产业群体,形成三市合理分工,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发展新格局,不断提高区域竞争力。

  在推进长株潭产业一体化的过程中,应当遵循如下原则:

  ----优势融合原则。充分发挥长株潭各自在资源、人才、技术、企业等方面所拥有的比较优势,分工协作,推动有限的资源向具有一定优势或潜在优势的产业和企业配置,促进强强联合,增强聚合效应,实现优势融合和互补,推动三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势产业成长,壮大支柱产业和优势企业(集团),形成三市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产业一体化。
  ----集中发展原则。逐步调整产业空间布局,加快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流动,促进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的聚集和集中,深化各层次和各环节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以大型优势企业为龙头,聚合大量同行业、同类和相关中、小企业,形成大规模产业群。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相结合原则。在一体化的过程中,加快推动长株潭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规范的市场主体,增强产业内在活力,同时以促进三市市场经济的统一和融合为导向来完善政策法规。积极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部分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政府推动与市场导向相结合原则。切实发挥省、市政府在加强组织协调、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制定产业整合政策、引导产业发展方向、促进产业科技创新、推动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深化国企改革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遵循市场经济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三、发展目标

  近期主要目标(2002-2006年)

  在长株潭地区营造出在国际国内有一定影响的农产品加工品牌,建立集约化程度较高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三市经济年增长速度超过全省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其中二、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争取达到12%、12.5%以上,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13.2:43.6:43.2调整到9:45:46,形成"三、二、一"的产业结构。

  长株潭高新技术产业年均增速达到26%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三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99年的11.53%提高到35%左右;传统工业进一步得到调整和改造,到2006年技术进步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0个百分点以上;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到2006年三市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150亿元左右,从业人数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35%以上。

  产业一体化初见成效,三市产业分工基本合理,优势产业的市场份额增大,电子信息技术与设备、交通与电机设备制造、食品与制药、文化与教育四大产业群初步显现。

  远景目标(2002-2010年)

  三市经济增长速度保持超过全省平均2个百分点以上,在全省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进一步增大。到2010年左右,成为集约型农业发展区域;成为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形成知识经济高地;传统工业得到全面有效的改造,工业装备要全面达到本世纪初世界先进水平,部分要达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交通、流通、信息、旅游及科教文化等第三产业兴旺发达,成为我国中西部重要的服务中心;电子信息技术与设备、交通与电机设备制造、食品与制药、文化与教育四大产业群基本形成,拥有一批具有较强国际、国内竞争力的特色产品。

  四、发展重点

  (一)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

  电子信息技术和设备产业群。技术上重点攻克通用高性能微处理器(CPU)、嵌入式微处理器、分布式与并行处理计算机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设计与封装以及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等,争取"十五"期间实现重大突破。产业化重点,一是基础元器件产业,支持发展完全平面彩管及高分辨率彩显项目、平板显示器件及大规模集成电路封装生产线、片式或电解电容生产线。二是计算机终端及嵌入式数字产品产业,支持发展显示终端与IP终端、专用打印机、IC卡设计及应用系统、数码相机等产品。三是计算机软件产业,重点支持长沙软件园、长沙硅谷留美博士创业园、国防科技大学、创智、国讯集团等开发软件产品和形成生产基地。四是教育电子产业,支持发展未来教育视听系统。远程教育、校园网系统、网上教育信息服务等。五是移动通信业,支持码分多址公用通信移动系统等移动通信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六是金融电子产业,支持发展金融货币智能识别系统等新产品。七是新型传感器产业,重点支持发展压力传感器、膜电位倾角传感器、化学传感器等新型传感器产品。

  新材料技术及产业。一是重点支持纳米光电材料及其器件,纳米晶体材料分子设计与制造技术,被铁硼永磁材料纳米粉末及合金器件,高产率纳米合成与纯化技术,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纳米技术产品,并拓展纳米技术在微电子、能源、医疗、化工、交通运输、农业、建材等领域的应用,形成纳米磁性材料、薄膜材料及合金材料、复合材料及超细粉末生产设备等新产业。二是新型能源材料,重点支持发展以泡沫镍、贮氢合金粉、锂离子电池、动力型镍氢电池为主体的新型能源材料及相关产业。三是超高压合成技术及装备,发展超硬材料产业,重点攻克合成金刚石用高压设备大型化的系统工程。四是精细化工新材料。攻克新型农药和精细化工合成技术,重点支持发展紫外光固化树脂涂料、还原系统染料和有机颜料为主体的精细化工新材料的研制开发与产业化。五是特种陶瓷材料。重点发展工程陶瓷、陶瓷刀具等产品。六是减震弹性复合材料。重点支持发展轨道交通用减震纳米复合弹性材料。

  生物工程技术及产业。一是超级杂交水稻育种和湘研辣椒杂种优势利用。支持培育超级杂交水稻新组合,实现杂交辣椒三系配套,培育一批目标性状好、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新品种,并研究相应的高效制种技术。二是转基因育种技术,加快产业化,形成以转基因水稻、棉花、油菜、猪、鱼为主的转基因动植物新产业。三是基因表达技术,发展基因工程药物产业。四是生物工程药品,重点支持在攻克人源基因新载体和基因工程药物、治疗肝癌靶向基因药物、基因工程抗肿瘤药及利用牲猪乳腺生产药物等高技术的基础上,加快形成产业。

  (二)冶金、机械、化工、医药、食品、建材。纺织等为主的传统制造业。

  交通、机电设备产业群。一是加快发展以电力机车、城市轻轨车、公路运输客车、越野车、摩托车及汽车关键零部件生产,开发高速重型集装箱牵引车。二是高压输变电成套设备。三是大型潜水泵、大型挖泥船泵、城市垃圾焚烧、城市路面清等环保设备,四是机电一体化通用装备。

  食品和制药工业产业群。食品工业要大力推广食品精深加工技术,提升农副产品加工深度,突出发展肉类加工、乳制品、粮油加工、酒类制造、营养保健食品和绿色食品,特别是要推动三市在近期联合发展乳制品和肉制品加工业。医药工业,大力发展原料药、中药。化学药物重点抓好市场前景好、能替代进口的原料药。中药要加速现代化,重点建好天然植物提取基地和名牌产品的扩产改造,争取扩大出口。

  冶金工业。重点支持优势骨干企业的技术改造,大力推广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和环保等高新技术,以计算机集成技术提升管理和生产技术水平,加强产品精深加工,提高产品档次,发展科技含量高的优势产品。有色冶金要大力发展锌、铅。锑、稀土、钨、铝和硬质合金及其深加工产品,加快发展特种材料高新技术产品。黑色冶金要扩大高档次板带材、无缝管、硬线、高速线材和棒材、锰系列深加工和特种合金产品的生产。

  机械工业。一是以数控磨床、铣床和线切割机床为主体的高档数控机床产业。支持开发CBN数控高速曲轴系列磨床、数控铣齿、磨齿、研齿机和自旋式电火花线切割机、数控激光加工、数控工具刃磨、特种材料数控加工等专用数控机床并实现产业化。二是现代工程机械。重点支持发展以工程起重机械、混凝土输送设备、道路工程机械、桩工机械等现代工程机械产业。三是支持发展壮大空调产业。四是攻克磁悬浮控制技术,建好磁浮列车实验线,参与国家高速铁路机车发展进程。五是航机陆用产业。重点支持长输管线航汽轮机增压机组,小型汽油发动机系列产品等产业。

  化学工业。加快株洲综合化工基地和湘潭精细化工基地的建设,重点发展化学建材、高档颜料。染料及中间体、氯深加工产品。鼓励发展高档内外墙涂料、高档家具漆、高档汽车漆。支持化肥由单质肥改产复合肥,发展多品种的微量元素肥料。支持发展新农药及中间体和试剂。创建三市生物化工工程基地和日用化工基地,开拓新兴化工产业。

  建材工业。发展新型建筑、防火隔热、胶凝。复合等技术含量与附加值高的产品。水泥工业要提高干法回转窑水泥比重。玻璃工业要重点发展玻璃深加工产品,提高浮法玻璃比重。新型墙体材料重点发展粉煤灰烧结制品项目和石膏板、轻质墙体材料项目。化学建材工业要建立以塑钢门窗、铝塑复合管、发泡管、整体浴室等产品为主体的化学建材基地。陶瓷工业要通过扩建高档卫生洁具和高档五金配件生产线,建成建筑卫生陶瓷生产基地。

  纺织工业。加大投资力度,引进先进工艺技术和生产装备,提高性能,开发功能性和绿色环保产品,支持优势企业的改扩工程。推广服装CAD设计技术,增强品牌设计能力,围绕市场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和附加值。发展高档面料、化纤纺织原料、服装加工和产业用、装饰用纺织品。大力实施集团战略和名牌战略,支持组建以名牌产品和骨干企业为核心的棉纺织印染、纺织品、化纤、服装等企业集团,鼓励长株潭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联合组建纺织行业集团,把更多品牌推向全国和国际市场。

  (三)商业、交通运输、通信、金融、旅游、房地产、科技、教育、文化、信息服务等为主的第三产业。

  教育与文化产业群。加大教育体制改革力度,继续调整学校布局,加强教育领域的联合,建好岳麓山大学城,鼓励多种形式的社会办学,推动学校后勤服务社会化,加速教育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发挥影视传媒、新闻出版等领域已形成的品牌优势,联合发展影视业和新闻出版业。鼓励组建和壮大跨越三市地域界限的电广、出版、报业、文化等企业集团,提高长株潭媒体企业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鼓励长株潭联合组织和承办重大节会、展览、比赛项目,加快发展会展业。鼓励联合发展体育,广泛发展群众性体育健身娱乐业,进一步发展职业体育产业。建立多元化文化投入机制,大力发展都市社区文化产业。在三市建立高密度的文化产业中心区域,发展大文化旅游产业。

  商业。以建成全国区域性、现代化商贸中心为目标,加快建立以大商场、大市场、大网络为重点的长株潭现代高效市场流通体系,大力发展会展经济。要限制三市各自盲目、重复新建市场的行为,创造条件按产业一体化的要求整合现有市场,优化市场布局。重点市场要进一步完善设施,优化管理,提升功能,扩大规模,增强辐射,争取形成1至2个成交额过百亿元的大市场。规划在株洲建设现代化的大型配送基地和物流中心。加快规划建设三市市区商业中心区和特色商业街。鼓励发展新型商业业态,大力提升改造传统商业。

  金融保险业。在金融网络一体化的基础上,创造条件合并长株潭三市商业银行,整合现有地方商业银行体系,成为三市的产业一体化为重要服务对象的地方商业银行。同时,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三市金融组织体系、市场体系、监管体系,加快电子化和网络化,推进三市金融一体化进程。大力发展证券业,支持地方证券公司成为全国性的证券公司。进一步开拓保险市场,开辟适应社会需要的新型险种,发展保险中介市场和再保险市场。积极争取外资和外地金融、投资、保险机构来三市设立分支机构和开展业务。

  旅游业。按照大旅游、大网络、高起点、有特色的要求,加强长株潭旅游业的区域协作与联合。加快旅游产品的合理整合,合力打造长株潭旅游精品,创立旅游名牌。加强旅游市场的联合促销,强化长株潭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整体形象宣传,采用新方式,开拓新渠道,不断增强长株潭旅游业在国内外旅游市场的吸引力。要突出区域地方特色,进一步强化长沙文化、商务、会展、旅游中心功能,加快传统旅游区的品位提升,提高旅游产品配套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着力培育壮大一批人文旅游品牌,抓好一批新兴旅游区的开发配套。积极开发大众化旅游休闲项目,大力发展假日旅游。依托长株潭高校、科研院所发展科技、教育旅游,依托一批大型企业和特色产业发展工业旅游,依托体育、文化、影视基础设施和精品栏目发展体育、文化、影视旅游。依托三市城郊区建设一批观光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和度假休闲基地,促进旅游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效融合。高质量建设湘江生态经济带,使之成为国内外知名的集高科技产业、旅游观光、休闲雅居于一体的新兴名胜。

  房地产及社区服务业。加快形成三市协调统一的土地转让及房地产开发管理政策,统一规划布局长株潭的房地产开发。大力开发经济适用房、学生公寓、旧城改造和小城镇住宅,积极发展以居民住宅为重点的房地产业和装修装饰业。加快推进房地产开发设计、质量管理、物业管理的标准化和现代化。完善房地产市场配套政策,全面放开搞活住房二、三级市场,加强和规范房地产中介服务,培育一批房地产销售、抵押、托管、置换企业和专业物业管理公司。

  信息服务业。积极发展电子信息特别是网络服务业,加快建设长株潭信息网络平台,加速促进三市电信、电视和计算机三网的融合,实现三市信息服务业的资源共享和联合开发。联合推动政务、金融、外贸、广播电视、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公用事业等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各种类型电子信息技术服务中心,为信息化和一体化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和服务。着力推进信息资源的联合开发,强化公共信息资源共享。提高信息资源开发质量,促进信息产品的精品化、专业化。

  (四)农业。在规划范围内保留适宜的农业区域,以平衡、保持区内的生态平衡。同时大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重点建设各类农业园区,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进一步调整种植结构,发展多样化生产,特别是发展附加值高的经济作物;根据自然条件大力发展各种规模特别是大规模的养殖业;大力发展林业,扩大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五、分工模式及空间布局

  产业分工模式。今后,长株潭产业要努力向一体化方向发展,重点培育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赶超中等发达国家技术水平和规模化的产业群体,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拳头产品系列。各市产业分工方向主要是:长沙作为长株潭最具潜力的产业增长中心,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为重点,特别是要发展壮大以电子信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金融、科技、教育、文化、信息、旅游业,着重构筑现代科教中心、商贸中心、文化中心及信息中心;株洲作为有基础优势的工业中心,要依托自身的交通中心地位,增创工业新优势,重点改造提升交通设备制造、有色冶金业、化工原料业、建材业,培育发展新材料、医药保健制品、先进制造技术和环保节能降耗等高新技术产业;湘潭要加速黑色冶金、精细化工、机械、建材、纺织及原料等传统工业的优化升级,努力培育光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教育、文化、旅游等第三产业,力争建成新型的加工工业中心和新兴的科教基地。

  空间布局调整的总体要求。本规划的空间范围为长株潭三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城市规划区。在一体化进程中,要把产业发展重点的选择、空间布局的调整和长株潭城市发展趋势有机结合起来。高新技术产业在布局上要以现有空间分布为基础,沿湘江西岸形成以长沙高新区、岳麓山大学城、湘潭大学科技园、株洲高新区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带。三市要将现有分布在三市城市中心区和三市沿江地区生产型企业逐步外迁至三市总体规划布局的新工业区,远景规划在该地区的东部沿南北向发展轴线采取串珠型布局新的工业区,形成一条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带。长株潭第三产业的布局重点,要放在三市城区的各功能区,并突出各自特色、扩大辐射半径、增强带动功能、避免重复建设;长沙市主要是金融、证券、保险、市场中介、咨询、旅游、文化、教育等新型第三产业。株洲主要是运输、流通、仓储等产业。湘潭主要是旅游、教育、商业。餐饮等产业。

  六、长株潭产业一体化的政策导向

  (一)统一认识,改善管理,形成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合力。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大区域、大产业的全局意识,把长株潭产业一体化规划的实施和完善,纳入本地区本部门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省直有关部门在制定行业发展规划和政策、安排专项资金时,要充分体现对长株潭产业一体化的支持。三市政府都要立足于三市作为一个整体,在经济和发展计划、城市规划、土地利用、产业政策方面体现和服从三市经济一体化、产业一体化的要求。省长株潭经济一体化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产业一体化协调工作,建立三市产业一体化联席会议制度,互通信息,及时解决一体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工业园、区的设立,要经省长株潭经济一体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会签。

  (二)加快基础产业和设施的联网建设,为长株潭产业一体化构筑开放、畅通、高效的基础设施硬环境。在推进长株潭产业一体化的进程中,要加快推动和完成长株潭基础设施硬环境的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要立足于为长株潭特大网状城市群的形成和产业一体化的发展服务,对内推进三市一体化进程,三市共用、共享,引导城市和产业有序发展,对外发挥三市的经济核心作用,增强经济辐射力和吸引力,带动区域发展。已编制的长株潭交通、电力、金融、信息、环保5个网络专题规划,"十五"时期要继续实施,尽快形成三市交通同环、金融同城、电力同网、信息同享、环境同治,早日构筑长株潭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平台。

  (三)统一政策,避免恶性竞争,形成良好的产业一体化发展软环境。一是制定区域统一的产业政策。各市的产业政策都要服从区域产业政策,接受区域产业政策的指导。二是统一所有与产业发展相关的地方性法规、管理制度和各种收费。三是进一步协调改革三市户籍制度,建立开放、畅通的人员流动机制。四是清理和撤销三市间交通关卡,降低物资和人员流动成本。五是构筑三市统一的产权交易市场、技术市场和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加快三市间产业布局的优化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六是建立三市统一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对一体化过程中需要退出的产业和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要尽快制定各项相关政策,妥善安排富余人员。

  (四)加大政府宏观调控和扶持力度,努力发展四大产业群。由省计委、省经贸委、省教育厅牵头,会同财政、建设、国土资源和其他相关部门及三市有关部门制定培育、扶持三市四大产业群的具体办法(省计委负责电子信息技术与设备产业群。省经贸委负责交通与电机设备制造产业群和食品与制药产业群、省计委和省教育厅负责文化与教育产业群)。三市各级政府要努力清除产业群发展的障碍,沟通信息和传播研究成果,为企业提供管理和技术服务,构筑企业的技术平台,促进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应用,建立良好的制度和税收环境,通过不断加大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扶持力度,营造一个支持四大产业群发展的氛围。

  (五)加大改革改组力度,建立一支推动长株潭产业一体化的企业生力军。加快产业一体化与优化资本配置,加快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改组,支持和鼓励企业跨区联合、兼并与重组,实现低成本扩张,提高长株潭地区重点产业的生产集中度,推动企业向集团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一是要重点扶持一批优势企业做强做大,推动其高速度、高水平、高层次发展。二是要全面改善长株潭地区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信息、融资。技术培训、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服务,积极扶持重点发展产业中的就业型中小企业,鼓励中小企业向同行业的大型企业周围集中。三是设备落后、技术陈旧、产品市场前景不明的企业要积极转产,进人四大产业群及重点发展的行业。

  (六)改进招商引资工作,吸引更多的国内外资金。一是加强三市对外招商协调,所有大型招商引资活动,三市都以一个整体联合组团参加。二是突出招商重点。对产业一体化要发展的产业群、重点产业、重要工业园区给予重点推介。三是对属于产业一体化的产业群、重点产业、重要工业园区的国内外投资商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四是要利用资本市场加速国有资产流动和重组;突出加快非国有经济的发展。

  (七)积极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在全面对外开放中加快产业一体化。一是把引进先进产业技术与加强国际科技合作结合起来。积极开展政府间科技合作和国际科技协作攻关,进一步拓宽国际民间合作渠道,吸引国外科研机构、跨国公司来长株潭地区设立研究开发机构。二是有机延伸长株潭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市场空间,尽快把三市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纳入国际市场体系,支持一批重点出口企业和产品,选择一批创新能力强、产品附加值高、出口前景好的高新技术企业建立出口基地,力争长沙、株洲两个高新区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基地。

  (八)加大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力度,走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认真制定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将防治污染作为产业和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限期淘汰能耗高、耗材多、耗水大的落后技术和产品。实施污染排放总量控制,加强对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的环境整治,工业污染从终端控制向全过程控制、从分散治理向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从浓度控制向浓度与总量控制转变。对超标排放的企业要停产治理,对污染严重、效益不好的企业坚决关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