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

  《晋城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晋城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为全面推进我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现制定全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推行事业单位全员聘用制度、岗位管理制度和内部分配制度改革为重点,以建立健全事业单位不同岗位人员分类管理体制和具体人事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加大综合配套改革力度,激发事业单位内部活力,增强事业单位自我发展能力,为推进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二)基本原则: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原则;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坚持按劳分配和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坚持走群众路线,保证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三)总体目标:用三年左右时间,在全市事业单位建立政事职责分开、单位自主用人、人员自主择业、政府依法管理、配套措施完善的人事管理服务体制和竞争激励机制;建立适合各类事业单位特点和符合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勤人员各自岗位要求的分类管理制度;建立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人才结构合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理的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要求是:按照统一部署,试点先行,以点带面,逐步推开,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积极稳妥,大胆创新的方针,2003年完成试点工作任务,2004年将推行范围扩大到全市事业单位总数的5帆左右,2005年基本完成全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任务。

  二、试点单位

  按照国家、省提出的教育、科研、卫生、文化、广电五大系统作为改革试点的要求,在选择试点单位中,坚持领导班子团结,坚持管理制度完善,坚 持在本地本系统有一定代表性,坚持群众基础好、参与改革积极性高的原则,全市共确定试点单位25个,分别是:

  市直:市第四中学、市附小、市人民医院、市防疫站、市电视台、市广播电台、市群众艺术馆

  城区:风鸣小学、城区中医院、电视台

  泽州:泽州一中、人民医院、广播局

  高平:妇幼院、高平三中、实验小学

  阳城:阳城卫校、西河中学、畜牧局

  沁水;妇幼院、沁水中学、城镇初中

  陵川:实验小学、礼义镇中学、古交卫生院

  三、试点工作主要内容

  (一)建立和完善以聘用制为基础的用人制度。

  1、建立和推行聘用合同管理制度。除委任的领导人员外,各试点单位及其职工,都要按照《山西省事业单位实行人员聘用制暂行办法》的要求,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聘用合同,确定单位与个人的人事关系,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通过聘用制,实现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由单纯的行政管理向法制化管理转变,由行政依附关系向平等人事主体转变,由国家用人向单位用人转变,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

  2、建立符合事业单位各类人员特点的聘用制度。在推行聘用制过程中,各试点单位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根据工作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岗位设置,做到按需设岗,按岗聘用。要明确不同岗位的职责、权利、任职条件和聘用期限,并制定科学合理的岗位管理制度。要规范聘用行为,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完善考试、考核、竞争上岗的办法,避免聘用工作的随意性。对领导班子成员,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和法定程序,区别情况分别实行聘任、选任、委任等多种任用形式,其中除市、县两级屏管干部和部分党、团专职领导人员仍实行委任或按各自章程选任外,其他人员均实行聘任制。聘任领导人员要实行任前公示制。要建立健全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聘期目标责任制,加强对聘期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任用、奖惩挂钩。

  ——对专业技术人员,实行专业技术职务岗位结构比例控制,进一步完善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置,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实现岗位聘任与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的统一。试点工作开始后,原聘专业技术职务必须在岗位聘用的基础上予以规范。要不断强化岗位聘用,通过平等竞争,择优聘任各级专业技术人员。对国家已经实行执业资格证书注册制度的岗位,要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对管理人员,要根据岗位职责和工作性质,区别情况可采取竞争上岗、双向选择等办法择优聘任。要积极探索、建立和规范体现职员管理水平、业务能力、工作业绩、资格经历、岗位需要的等级序列,不断完善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管理制度。

  ——对工勤人员,建立符合工勤人员特点的岗位等级规范。要完善职业技能培训、工人技术等级考核等制度,明确各工勤岗位的职责权限、工作内容和聘用条件、公平竞争、按岗聘用、规范工勤人员的“进、管、出”等环节的工作。

  3、规范和推行事业单位全员聘用合同制。事业单位推行聘用制,要在人员编制、计划、领导职数和专业技术职务限额比例内进行。尚未推行全员聘用制的单位一律推行聘用合同制,与职工签订聘用合同书。已试行全员;聘用制的单位,要按照《山西省事业单位实行人员聘用制暂行办法》的规定对其与原在职人员所签合同予以规范,可在原聘用合同的基础上续签或改签聘用合同。其中,聘用合同期限已满和签订为中长期的,应按省里统一的合同文本重新签订,对原期限未满的短期合同,可继续履行至期限满或按统一的合同文本改签。凡新进人员,一律按统一制定的合同文本与所在单位签订聘用合同。

  4、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用人方式。事业单位实行全员聘用制后,可根据事业发展的需要,实行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等多种用人方式。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多形式发挥专业才干,促进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合理流动,允许在职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并在不侵犯本单位知识产权、经济利益的前提下,兼职从事管理、技术咨询、技术服务、项目开发等活动。鼓励专业技术人员领(创。)办高新技术企业或转化科技成果。

  (二)建立和完善与聘用合同制相配套的各项管理制度。根据全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会议

  精神,将制定出台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办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竞争上岗办法: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公开招聘办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办法、事业单位未聘人员安置措施、事业单位聘用合同鉴证办法、人事争议处理办法等配套规章。

  (三)建立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分配制度改革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事业单位要大胆实践,积极探索适合各自特点的工资分配制度。

  1、建立和完善重贡献、重实绩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实行按岗位、按任务、按业绩定酬的分配办法,将职工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以及科技成果转化中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直接挂钩。

  2、积极探索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改革。事业单位在不增加财政支出、不减少财政收入的前提下,要积极进行信息、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改革试点。、科技人员拥有的专利、非职务发明和专业技术成果,只要不属于国有资产(包括无形资产),其价值可量化后按据有者的意愿转为个人的投资或拥有的股份,按投资或股份多少获取收益,并在单位或项目收益中;提取一定的比例,用于奖励有关人员。管理要素参与分配,要根据管理者的责任轻重、风险大小和业绩优劣确定报酬。

  3、建立和完善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政策。对于能力、水平、贡献十分突出的技术和管理骨干,可以确定较高的内部分配标准。允许和鼓励事业单位高薪聘用高层次优秀人才。健全奖励制度,提高奖励标准,对取得高新技术成果并在应用、开发中做出突出贡献者实行重奖。对从事基础教学、科研以及在苦、险、累等关键和特殊岗位的专业人才,在分配上应适当予以倾斜。

  4、扩大内部分配自主。根据事业单位的性质、特点和发展需要,结合经费来源状况,确定具体工资管理和分配方式。鼓励事业单位建立灵活的工资管理制度和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如工资总额包干制度、工效挂钩制度、年薪制、协议工资制、期权(股权)分红制等,并可探索工资中活的部分的重新分配、档案工资与实际工资相分离、实行地区津贴与岗位津贴的办法等具体措施。

  四、改革的方法、步骤

  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要在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统一部署,统筹规划,以推行全员聘用制和分配制度改革为重点,搞好聘用制的人轨运行。试点工作主要分四个阶段。

  (一)宣传发动和岗位设置阶段。

  从2003年8月至9月15日,试点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和各县(市、区)人事部门要组织安排职工学习领会有关政策和文件,提高职工对这项工作的认识和参与改革的主动性、积极性,新闻媒体要做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政策宣传。召开全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会议,布置开展试点工作。在此期间,各试点单位要完成内部设岗工作。根据自身实际,结合行业管理要求,进行科学设岗,明确各岗位职责、权限、任职条件和待遇;也可以由其主管部门组织专门力量,成立有关组织,通过对试点单位的工作性质、任务总量和人员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后,进行合理的岗位划分和设置。设岗意见要在本单位予以公布,并经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由试点单位填制《晋城市事业单位基本情况及岗位设置一览表》经其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同级政府人事部门备案。

  (二)拟定、核准实施方案阶段。

  从2003年9月16日至10月15日,各试点单位拟定具体实施方案,实施方案须经单位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上级主管部门同意,报同级政府人事部门核准后实施。实施方案应包括如下内容:一是指导思想和原则;二是方法步骤,包括实施的程序、重点,要体现公开、公平、竞争和民主、集中相结合的精神,特别要注重平稳过渡、顺利入轨;三是提出安置未聘人员的办法,聘后管理的措施等具体内容;四是组织领导和民主决策的内容,包括组织领导机构和聘用工作组织情况等。

  (三)签订聘用合同阶段。

  2003年10月16日至11月底,试点单位与职工签订聘用合同。试点单位按照《山西省事业单位实行人员聘用制暂行办法》第十条规定的聘用基本程序组织实施,主要包括公布岗位、申请应聘、资格审查、择优提名、讨论决定、签订合同、审核鉴证等,对某些岗位可以进行公开演讲、民主测评、组织考试、技能考核等竞争性手段进行竞聘上岗。聘用合同由单位法定代表人或其委托人与本人签订。中层管理人员、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可采取竞聘上岗的办法择优聘任;一般职员、中级以下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人员采取双向选择的办法按岗聘用。合同鉴证采取自愿的办法,由同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办理。

  (四)总结验收阶段。

  2003年底前,市工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领导组将组织对试点单位进行考核验收,并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

  五、组织领导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直接关系到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关系到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各级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积极部署,稳妥实施。各级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加强协调配合,共同做好工作。成立“晋城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领导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全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组织、指导、协调和督促检查等工作,办公室设在市人事局。领导组办公室组成人员要建立工作责任制,加强与各县(市、区)、各单位的工作联系和督促。各县市区、各部门要按照统一部署,成立领导机构和工作组织,加强对本地、本系统改革工作特别是改革试点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矛盾,化解纠纷,维护稳定,确保改革试点工作顺利进行和平稳推进。

  六、工作纪律和要求

  (一)各地、各部门在试点工作中,要认真做好未聘人员安置工作,确保全市工作大局稳定,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二)要加强组织纪律,强化对试点单位领导人员的监督和法律观念,不得借改革之机搞“小团体”,排斥异己,打击报复。

  (三)严格执行政策,试点单位在改革过程中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市有关政策规定,大的政策规定和调整必须报上级主管部门和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领导组批准后执行。

  (四)试点单位对正式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含博士生导师)、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出站人员、管理和专业技术骨干及其他工作急需的高层次优秀人才在签订聘合同时,如本人提出订立期限较长(含至本人法定退休年限)的合同,单位应当允许。

  (五)未列入2003年试点的系统、部门和单位,要积极做好事业人事制度改革的各项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