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省信息办、经贸委、计委、科技厅、信息产业厅《关于加快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指导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三年十二月五日

关于加快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指导意见
省信息办 省经贸委 省计委 省科技厅 省信息产业厅
(二○○三年十月八日)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决策,推进“数字浙江”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现就加快我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重要意义。信息化是工业化的推动引擎和提升动力,工业化是信息化的物质支撑和主要载体。加快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战略,对于解决我省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结构不合理、素质不高、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对于进一步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国际化程度,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紧紧抓住我省工业化进程的特点,立足我省产业特色和生产力布局,通过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从根本上提高我省的经济增长质量和竞争力,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创新管理、整合资源和效益优先的原则,做到积极引导和务实推进相结合。一方面积极引导企业不断深化对信息化的认识,另一方面从企业实际出发,充分考虑企业的现实基础,切实有效地推进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进程。

  三、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工作目标。通过3-5年的努力,基本形成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运行机制和社会化服务体系,显著提高支撑信息化改造的装备能力、技术能力和服务能力,促进生产力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合理流动,使信息化对工业化产生显著的带动作用。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设计、制造、销售等环节的应用不断深化,“五个一批”重点骨干企业的设计制造效率提高30%,对市场的响应速度提高50%.重点行业的信息化应用面达到80%,在国内外市场的整体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主要工业园区和专业市场的信息服务功能不断强化,集聚和辐射作用更加突出。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的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电子商务交易额有实质性增长。

  四、积极提升产业和产品层次。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目标,针对不同行业的特点,加大信息化改造力度。大力开发具有行业应用特点的关键和共性技术,并加以推广应用。加强产业链的整合和联动,以龙头企业的信息化带动关联企业,逐步形成网络环境下的新型产业协作体系。构建专业性的产业信息服务平台,开展信息发布、价格指导、网上交易、自助网站建设等服务,提高对行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重点推进机械、电子、轻工、化工、医药、纺织(印染、丝绸、服装)等制造业的信息化改造,提高我省重点产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形成整体优势。机械行业:重点推广应用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计算机辅助制造)、CAPP(计算机辅助工艺计划)、CAT(计算机辅助测试)、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PDM(产品数据管理)、虚拟制造技术、数控技术等,提高生产的智能化、柔性化、自动化水平。

  电子、轻工行业:重点推广应用CAD*/CAM、CIMS、PDM、柔性制造系统(FMS)、模糊控制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等,提高产品的功能层次和智能化、数字化程度。

  化工、医药行业:重点推广先进控制技术(APC)和实施CIMS工程,实现集散控制(DCS)或现场总线控制(FCS);推广生产过程的优化控制技术和在线检测技术,提高生产的自动化水平,降低消耗,减少污染。

  纺织(印染、丝绸、服装)行业:重点推广CAD*/CAM、印花分色制版系统、织物组织系统、针织系统、染色配色系统、自动裁剪系统和试穿系统等,加强各种系统的集成开发,适应个性化定制的需要。

  五、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抓住企业的主要业务环节和发展要求,不断深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信息技术、信息产品和信息内容嵌入到传统产品中,提高产品的性能、质量和附加值;在产品设计、制造过程中广泛应用CAX(CAD、CAM、CAPP、CAT等)、PDM、DCS、CIMS等信息技术,提高设计、制造的效率和水平,促进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柔性化、敏捷化和精益化。将ERP(企业资源计划)、CPC(企业协同商务)、CRM(客户关系管理)、SCM(供应链管理)、HR(人力资源管理)等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模式相结合,改进企业管理,优化业务流程。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信息发布、产品交易和商业集成,延伸产品营销网络,拓展市场空间,提高市场应变能力。

  六、进一步抓好园区信息化。加强各类工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开发区)等工业集聚区的信息化建设,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为区内企业提供信息化共享平台,使园区成为我省产业发展的高地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整体规划园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力求兼顾园区总体规划和区内企业的个性化需求,集约利用网络资源。加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整合区域内信息资源,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改善信息化应用环境,构筑公共的电子商务和物流服务体系,强化园区集聚和辐射功能。

  七、加强组织协调,形成有效的推动机制。省级有关部门要在统筹协调、规范引导、完善环境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通力合作、集成优势,共同协调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重大问题,指导本地区、本部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作,加快形成政府宏观指导有力、市场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各部门密切配合的推动机制。

  八、加强政策引导,实施“百亿信息化”工程。鼓励企业加大对信息化改造的投入,提足并用好技术开发费和折旧资金。大力组织实施“百亿信息化”工程,并以企业信息化改造专项、制造业信息化工程、软件发展专项、电子信息推广应用项目等为抓手,组织实施一批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项目。

  九、开展试点示范工作,加强分类指导。在各地区、各行业和各类园区中选择一批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试点示范。“十五”期间,着力抓好100家信息化试点企业、30家信息化示范企业和20家信息化试点园区,通过试点取得经验,通过示范带动整体。同时,根据行业属性、业务类型、基础管理水平及信息化改造内容的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十、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做好人才培训工作。提高认识水平和实施能力。采用多种形式宣传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成功经验,定期介绍企业试点示范案例和信息化建设动态。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中介组织和信息服务商的作用,针对不同对象,开展不同层次的培训,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供人才保障。特别要加强对企业有关负责人的培训,切实提高他们对信息化改造的认识水平、决策水平和实施能力,提高对信息系统的运用能力。

  十一、优先发展信息产业,构筑有效的产业和技术支撑体系。大力建设环杭州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信息产业基地,形成有规模、有技术含量、有市场控制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产业支撑体系。重点发展软件、集成电路、网络与通信设备和信息服务业,把开发、生产、应用和服务相结合,满足各行各业对信息装备、信息技术和信息服务的需求,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供有力的支撑。

  十二、培育发展中介服务业,建立和完善配套服务体系。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类区域和行业技术创新中心、信息服务中心以及信息咨询、培训、评测和监理等中介服务机构,充分发挥中介组织在技术和管理咨询、人才培训、信息发布、技术推广应用等方面的作用。现阶段要特别强调管理咨询和信息化工程监理,对信息化改造规划、实施方案、设备和软件选型以及实施绩效等进行评估和质量控制。要建立重大信息化工程的招投标制度、监理制度以及相应的审核、评测、监理机制和手段,政府部门要按照相应的制度规范进行管理和监督,以保障信息化建设健康有序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