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区人民政府,六安开发区、叶集试验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直属机构:

  《全市地表水和大气环境容量核定工作方案》已经2004年4月20日市政府第58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四年五月十四日

  全市地表水和大气环境容量核定工作方案

  为确定适合市域经济发展的环境空间,使有限的环境容量资源得到有效合理开发利用,摆脱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困扰我市经济快速发展的被动局面,为“十一五”环境保护计划及相关计划的制定提供科学、可靠的工作基础和技术支持。根据省下达的任务和要求,特制定以下工作方案:

  一、工作内容

  1、对市区、县城及叶集建成区大气环境质量、气象同步连续监测,对全市地表水水文、水质同步监测;

  2、对全市所有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机动车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监测和GPS定位,有关数据调查;

  3、建立全市GIS地理环境信息系统,建立环境质量预测模型;

  4、收集大量相关的数据并进行分析处理,提出全市大气、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

  二、技术流程环境容量测算的技术流程包括污染因子的确定、污染源数据收集、环境质量现状数据收集、气象数据收集和分析、模型选取、环境容量测算、最后报批等主要环节。

  三、有关工作要求

  1、核定范围:市区、各县城、叶集建成区范围和地表水三级以上支流;

  2、核定因子:大气:TSP、SO2、NO2 ; 水:COD、NH3-N、水库增加总磷、总氮;

  3、基准年:环境容量核定的基准年为2002年;

  4、核定模型:市区大气采用多源模式进行,其他县区采用A-P值法,有条件的也可以采用其它核定模型。 河流、湖泊、水库采用零维、一维水质模型或其它水质预测模型;

  5、工作大纲内容包括:工作目标、工作分工、技术路线、调查内容、调查方法、容量计算;

  6、容量核定报告内容包括:总论、区域环境现状分析、 环境容量核定基础工作、大气、水环境容量核定方法、核定结果、以行政区划图为基础的点源分布图、污染物削减方案、结论。

  四、有关部门分工

  市成立地表水及大气环境容量核定领导组,负责对全市此项工作的领导,成员单位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具体组织开展环境容量核定工作,并按时间进度要求提供相应的资料。

  1、发展计划委:全市“十一五”重大建设项目计划的提出及审核;

  2、经贸委:“十一五”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产业调整计划;

  3、建委:城市规划、城市基础设施计划,并提供市区万分之一电子地图;

  4、农委:化肥、农药使用情况、农作物种植情况;

  5、水利局:提供全市水资源资料,审核水域功能;

  6、气象局:提供2001-2003年逐日气象资料、市区气象分析;

  7、淠史杭总局:淠史杭工程水资源情况分析;

  8、水文局:提供市域四级以上河流水文资料;

  9、林业局:全市林业资源调研分析;

  10、科技局:环境容量研究课题组织与审查;

  11、环保局:负责全市污染源调查分析、环境质量监测、入河排污口监测、农村污染源监测、机动车尾气监测、研究模型的调试、运行,各种资料的整理分析,技术报告的编写及对县区核定工作培训,技术指导。

  五、 时间、步骤

  1、市区大气环境容量核定

  2004年2月:制定工作方案;

  2004年3月 :编制环境容量测算工作实施方案、基础资料收集、现场监测;

  2004年4月: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调查;

  2004年5月:建立全市环境状况GIS系统,污染源参数的GPS定位;

  2004年6月:基础资料调查、收集、综合评价、分析;

  2004年7月:环境容量核定模型的选购、安装、调试,对模型输入参数进行预处理,为大气环境容量计算做好准备;

  2004年8月-9月:编制六安市大气、水环境容量核定技术报告;

  2004年10月:环境容量核定技术报告征求各县区人民政府和市直有关部门意见,履行报批手续。

  2、县区环境容量核定

  2004年4月:环境容量核定工作动员、布置,技术培训;

  2004年5月:编制技术方案和实施方案,水环境质量监测;

  2004年6月:污染源调查及GPS定位、基础资料收集、分析;

  2004年7月-9月:环境容量核定模型选购、安装、调试;

  2004年10月-11月:编制水环境容量核定技术报告;征求县直有关部门意见,县区人民政府组织审查,履行报批手续;

  2004年12月:县城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2005年1月-2月:模型计算、编制大气环境容量核定技术报告,编制水环境容量核定技术报告;征求县直有关部门意见,县区人民政府组织审查,履行报批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