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人民政府(区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

  《东莞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业经东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四年五月十四日

东莞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200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一年,也是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目标的关键之年。我们要以建设现代制造业名城、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总目标总任务统揽全局,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按照“稳定政策、适度调整,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把握全局、解决矛盾,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思路,全面做好各项工作,努力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一、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优先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建设技术创新体系。运用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积极培育光电、生物、环保等新兴产业,加快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实施名牌带动战略,推进产品开发和创新。加大科研开发投入,发展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推进传统产业向高附加值方向转移。培育壮大现代流通业、产业支援服务业和旅游业,推进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营销和流通方式。抓住内地与香港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契机,引进和发展金融、法律、会计等产业支援服务业和中介服务业。加快构筑“三位一体”大市区,积极推动中心镇发展。加快建设松山湖科技产业园、虎门港和东部工业园,促进资源整合优化。继续抓好欠发达镇村的债务化解工作,帮助欠发达镇村改善基础设施、发展“三高”农业等,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区域平衡发展。

  二、促进内外源经济协调发展,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创新招商引资方式,采取多种形式扩大招商引资,大力招引世界500强企业、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和国内外大企业研发机构,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继续巩固和完善“绿卡”制度、外商投资企业协调制度和联系大企业服务制度,改革加工贸易监管模式,提高通关效率,优化通关环境。有效利用香港发达的服务业,扩大两地在信息服务、商贸会展、物流仓储、旅游等方面的合作,提升莞港澳经济合作层次。落实好国家出口退税政策,足额安排预算退税资金,支持企业扩大出口。有效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和贸易保护。支持有条件的生产性企业积极“走出去”,建立产品分销中心或办事处,投资资源开发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开拓国际市场。支持企业到香港、海外上市融资,发展跨国经营。大力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积极参与大珠三角、泛珠三角等区域经济协作,拓宽资源整合和市场开发的空间。进一步落实省有关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完善我市“48条”配套实施细则,促进民营经济上规模、上水平。扩大民营经济市场准入,引导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支持民营企业建立技术创新体系,鼓励民营企业与外资融合,发展配套服务。全面改进和扩大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鼓励和引导民营资本进入高新技术领域,发展传统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和服务业,着力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民营骨干制造企业,做大做强民营经济。

  三、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保持投资适度增长。以高速公路、港口码头、供水供电、环保工程和社会事业等方面为重点,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莞龙、莞长等6条主干道的改造工程和新城市中心区路网改造工程,完善人行过街设施,搞好路网系统的连接,加快建设松山湖快速干线、龙林高速公路、东部快速路、环城路工程,全面开工西部快速路、常虎高速公路,完善快速交通网络。建设第五水厂二期、第四水厂二期、第六水厂一期工程,配套铺设供水管网。投产500千伏莞城输变电工程等一批电网建设项目。建设液化天然气项目。加强城市功能配套。建设市委党校、东莞高级中学、莞城一中、三中4个新校区和市人民医院新院、东莞体育运动学校等一批城市功能配套项目,抓好新城市行政文化中心区和中央生活区两大成熟社区建设,加强社区路网、市政设施、绿化美化建设。全面启动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分批开工建设石马河沿线、南畲朗等37项镇区污水处理工程。规划建设一批垃圾焚烧发电厂和垃圾处理厂,建设市危险废物处理场和医疗废物集中焚烧处理中心。着手五大山整治,打造“生态绿城”。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以财政性建设资金带动和吸引外资、民间资金等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革投资管理体制和项目审批方式,对一般非财政性资金投资项目,实行登记备案。加强和改善投资的宏观调控,发挥规划和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加强行业信息引导,严格市场准入,加强用地管理,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四、加强农村工作,重视粮食安全。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以花卉苗木等具有区域优势和地方特色的优质专用和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和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农产品专业市场,建立区域化农产品基地和出口基地,搞活农产品市场流通,切实提高农业效益。稳步推进农村城市化,在全市具备条件的村全面铺开“村改居”工作,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和统建上楼,引导农民在市区及镇中心区购住商品房。积极探索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经营管理的有效方式。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全面实行粮食工作责任制考评制度,实行水稻生产统筹奖罚制度和种粮直接补贴政策。在耕地面积较大的镇建立3万亩粮食生产基地。加快对主要粮库进行改造、扩建,筹建麻涌、莞城两个5万吨市直属粮食储备库。进一步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理顺粮食管理体制,健全粮食安全预警系统,完善粮食应急机制。加强粮食流通市场监管,促进行业自律,增强粮食市场调控能力。

  五、推进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完成一般竞争性领域的公有制企业转制工作,完善市、镇两级公有资产监管运营体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扩大市场对内对外开放。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强化对社会发展和人文、环境、资源等方面的引导。认真落实“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的要求,扩大企业投资管理自主权。加强投资监管,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培育规范的投资中介服务组织,建立新型投融资管理体制。加快市政公用事业产业化、市场化步伐。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继续清理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完善管理监督制度。发展电子政务,推行网上审批、并联审批和窗口式办文,推进和完善市、镇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建设。调整理顺部门审批职能,强化行政审批后续监管和对审批权力的监督制约,不断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快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六、积极引导消费,规范市场秩序。强化税收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在收入再分配中的作用,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大对困难群众的扶持力度,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提高市民整体消费能力,扩大农村消费。增加体育和文化设施建设投入,进一步改善住房、汽车等消费环境。大力促进汽车、住房、电信、教育等消费需求,积极培育体育、保健、文化等新的消费热点。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完善价格听证制度和收费公示制度,增强对价格异动的平抑能力。健全产品质量监管机制,加强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管理,严厉打击各种无证经营、制假售假、囤积居奇、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城市“一卡通”系统,发展信用服务,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七、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把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再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全面落实进一步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投放力度,建设市就业服务大厅和各镇区就业服务中心,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积极扶持社区服务业,发展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培育新的就业岗位。强化技能培训,鼓励城镇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参加适用性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完善职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等社会保险制度,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重点推进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完善农(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理顺农(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关系。全面实施全市统筹的农(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鼓励开展补充保险,发展多层次社会保险,不断完善三条保障线制度。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大力倡导社会成员间的互帮互助,建立健全救助网络。继续实施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十项民心工程建设,认真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及时化解矛盾,保持社会稳定。

  八、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实现人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国民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积极推进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体制创新,推进联合办学和学校布局调整,完善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投入机制,建立农村基础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东莞理工学院为依托,建设好松山湖大学城。加快建设以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和科技中介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实施“信息化、绿色化、标准化”工程,提高制造业综合竞争力。建立完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的工程技术研发机构,积极发展民营科技企业和民营科研机构,建立行业技术研发网络,支持发展一批生产力促进中心、孵化器、技术推广站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营造科技创新大环境。继续实施人才强市战略,高度重视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为现代制造业名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依托。抓好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服务网络建设,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综合整治水资源环境,加强机动车尾气监控治理。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继续实施城市管理强化工程,加强社区建设,抓好交通、市政、建筑专项整治。加强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依法保护和合理开发国土资源。切实落实预防非典的工作方案,做好对禽流感的防治工作,加强疫情防控。做好对重大突发事件的监控和预防工作,加快建立和完善反应灵敏、高效统一的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理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和卫生信息网络体系。加快城乡医疗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深入开展“三现代”教育,完善文化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引导和扩大文化消费。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引导市民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经济和文化相融合。

  附件:2004年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