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

  为了进一步加大中药材产业开发力度,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市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晋城市2004-2007年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拿出实施意见,认真贯彻落实。

  晋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00四年四月二十二日

  晋城市2004-2007年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为了加快我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宽裕型小康市建设进程,特制定2004——2007年全市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一、中药材生产现状

  中药材生产是我市传统的生产项目,据普查全市药材资源有102个科属,360余个品种。其中野生连翘、山桃、山杏、九节菖蒲、五味子在产量和质量上居全国之首,家种药材党参、柴胡、山茱萸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1999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把中药材生产作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战略措施来抓,以市场为导向,从引技术、引人才、引优良品种和科学示范入手,通过“抓基地、上规模;抓品牌、上档次;抓服务、上效益”,使中药材生产由点到面稳步发展,种植面积由2万亩发展到2003年底的15万亩,产量达到了1600万公斤,产值达到了1.3亿元。特别是陵川县先后被国家科技部、国家药监局确定为党参、柴胡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和GAP认证试点县,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超过了8万亩,农民人均药材收入304元,在全省享有盛誉。与此同时,以陵川县同仁堂党参有限公司、晋城市华草药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加工销售企业应运而生,产加销一体化中药材生产格局正在形成。

  但是,由于基地规模小,科技含量低,加工企业生产能力小,转化能力弱,信息不畅,服务不到位,组织形式和利益机制不够完善和规范,野生药材资源保护不力等因素,造成了我市中药材生产点多面广效益低,影响着农民种植药材的积极性和收入的提高,制约着该产业的做大做强。中药材生产只有依托地道药材优势,规范化种植,品牌化开发,产业化经营,才能步。入快速发展轨道。

  二、指导思想及发展目标

  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中心,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发展规范化道地药材为突破口,以品牌化经营、产业化发展为手段,走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之路,全面提升我市中药材生产的现代化水平。

  发展目标是:到2007年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药材总产值突破3亿元,全市药农人均药材收入800元,中药材加工转化达到40%,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5万人。

  三、建设重点

  1、重点抓好10个道地中药材示范基地建设,带动全市中药材生产的规模化发展。重点建设陵川县六泉乡、古郊乡、潞城镇、平城镇、崇文镇的党参示范基地;陵川县附城镇、西河底镇、潞城镇、礼义镇、杨村乡的柴胡示范基地;沁水县胡底、龙港、郑庄,陵川县六泉、崇文、潞城,泽州县柳树口、大箕、山河、南岭、李寨黄芩示范基地;沁水县龙港、樊村河、十里、郑庄,陵川六泉、古郊、夺火、马圪垱,泽州县南部山区连翘示范基地;阳城县东冶镇、芹池镇甘草示范基地;阳城县凤城镇、町店镇、芹池乡金银花示范基地;高平市北诗镇、南城办牡丹、芍药示范基地;泽州县柳树口镇、晋庙铺镇、山河镇板兰根示范基地;阳城县演礼、西河、芹池知母示范基地;阳城县蟒河山茱萸示范基地。要在这十大基地研究野生药材变家种,家种药材变野生等措施,合理采挖野生药材资源,做到开发、利用、保护有机结合,实现药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加强中药材种子、苗木繁育基地建设,同时要依靠科学技术,推广中药材规范化种植,解决药材资源品种退化、品质下降等问题,使这些基地上规模、上质量、上档次,为全市中药材生产的规范化种植起到典型示范作用。

  2、积极扶持和培育中药材加工销售龙头企业,推进全市中药材生产的产业化经营。中药材产业的出路在于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而产业化的关键在于龙头企业。当前,我市中药材加工销售企业普遍存在规模不大、数量不多、水平不高的情况,起不到龙头企业的带到作用。因此,要把龙头企业建设作为中药材产业开发的重中之重来抓,加大对晋城市华草药业有限公司、山西恒泰制药有限公司、陵川同仁堂党参有限公司、陵川益源植物提炼厂、崇安堂药业有限公司、阳城县华萸保健食品有限公司、中晋药业有限公司、高平市兽药厂8个中药材加工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帮助它们尽快通过国家GMP认证,不断扩大规模,提升档次,增加科技含量,培育拳头产品,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引导这些企业和同仁堂、三九集团等国内知名医药企业联合,通过兼并、资产重组等形式,走规模化、集团化发展的道路。同时,要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我市中药材基地发展需要,积极创造条件,新建 一批中药材加工龙头企业。力争在3-5年内使全市中药材加工企业产值达到2亿元以上。要组织种、加、销企业成立松散型集团,走一体化经营之路,实现资源共享。培养壮大药材公司、基层供销社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带动中药材种植基地做大做强,推进全市中药材生产的产业化发展。

  3、认真做好5个道地中药材骨干品种的GAP认证、商标注册工作,实施中药材生产的品牌化扩张。2004年,要在确保顺利通过党参、柴胡GAP基地认证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经验,做好道地药材GAP认证的前期准备工作,力争在4年内,使我市的党参、柴胡、连翘、山茱萸、黄芩5个道地药材骨干品种通过国家GAP认证。要强化市场竞争观念,树立品牌意识,做好道地药材骨干品种的商标注册工作,通过实施品牌战略,逐步提高中药材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全市中药材生产的品牌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

  四、主要措施

  l、提高认识,强化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把中药材产业开发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农村经济支柱产业来抓,拓宽思路,打破常规,常抓不懈,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和质量第一意识,真正把中药材产业抓出成效。要把有知识、懂技术、事业心强的人员充实到中药材开发机构中,理顺职能,扎扎实实做好中药材开发这篇大文章。

  2、制定优惠政策,扶持中药材产业。各级政府要加大对中药材的支持力度,从农发资金中切出一块,用于扶持中药材基地建设、GAP认证、技术培训推广和中介组织建设;用于扶持中药材加工销售龙头企业建设;通过财政补息的办法,增强其融资能力,引导民间资本和信贷资金投入中药材产业开发;要把中药材产业开发同退耕还林、灌木林业建设、木本药材林建设、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生态农业发展等工作有机结合,为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空间。

  3、建立中药材协会,完善中药材服务网络,创新药材生产组织形式。要尽早成立市中药材协会,各县成立分会,吸收县、乡、村中药材技术人员、种植大户、农民经纪人、药材加工企业为会员,乡村成立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定期组织会员研究、分析、预测中药材市场行情,加强和全国十大药材市场和中药生产厂家沟通联络,尽快健全中药材服务网络,加强对中药材开发的宏观指导,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和必要的新品种引进、示范、推广等服务。

  4、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中药材产业上档升级。要切实加强同知名中药企业及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联合,引进人才、技术、品种和先进的管理方式;要切实加强中药材技术队伍建设,在职业技术学院和职业中学开设中药材种植加工专业,培养中药材专业人才;积极鼓励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进行技术承包或以技术入股,开展有偿服务和按效益提成,逐步推行规范化种植技术;要切实加强对广大药农的技术培训,力争用4年左右的时间,使80%的药农掌握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靠科技推动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5、搞好中药材营销体系建设,强化流通服务功能。要在陵川建设全市中药材集散地,并利用各地现有的农产品交易市场,作为道地药材的销售窗口,广泛吸纳省内外客商参与中药材流通。同时,要大力培养和发展中药材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拓宽和搞活中药材销售渠道,提高药农的组织化程度,减少中药材交易成本,扩大我市道地中药材的市场份额,推动全市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