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煤矿安全监察局及北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煤矿安全监察办事处,有关省、自治区负责煤矿安全监察的部门:

  为了解国有煤矿安全保障程度,搞好国有煤矿安全生产,国家局决定开展国有煤矿安全生产状况调查与预测研究工作。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全国国有煤矿的生产能力及安全保障能力,包括生产能力、主要防灾系统、安全投入、安全欠账以及安全技改的情况等。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由各单位分别负责辖区内国有煤矿的调查工作,编制调查工作计划,按《国有煤矿安全生产状况调查与预测研究提纲》(见附件1)编写报告,并组织辖区内煤矿企业按调查表(见附件2~6)格式填报基础资料,于2004年5月下旬将调查报告、调查基础资料及各煤矿安全程度评估报告(电子版)报送国家局。

  二、国家局将组织调查组于5月10日~20日分片召开座谈会,并赴典型矿区调研。

  三、请各单位于4月25日以前将调查工作计划及联络员名单以传真或电子邮件方式报送国家局。

  联系人:王世杰 杨国栋

  联系电话:010-64463484,64463488

  传真电话:010-64463501

  电子信箱:fzzx5@vip.sina.com

  附件:1.国有煤矿安全生产状况调查与预测研究提纲

  2.国有重点煤矿生产能力和产量调查表

  3.国有地方煤矿生产能力和产量调查表

  4.国有煤矿矿井主要防灾系统状况调查表

  5.国有煤矿安全投入和安全欠账情况调查表

  6.国有煤矿2004~2007年必须进行的安全技术改造项目调查表

  二○○四年四月十九日

  附件1:

国有煤矿安全生产状况调查与预测研究提纲

  一、调查对象

  调查的范围为国有煤矿,包括国有重点煤矿和国有地方煤矿。煤矿类别包括生产矿、在建矿、试生产矿、无能力矿(关闭、破产后注销能力但仍在生产的矿)、大矿管理的小矿(租赁、收购、兼并、控股或纳入大矿统一管理的小矿)。

  二、调查内容

  国有煤矿生产能力及安全保障能力。生产能力方面主要包括矿井生产能力及产量变化情况,最新核定能力、核定的标准,原煤产量构成,实际生产能力和产量的关系;安全保障能力方面主要包括灾害防治现状、安全投入、技术改造及主要对策。具体是:

  1.矿井生产能力

  (1)包括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997年核定生产能力、最新核定生产能力、2003年的实际年产量,制约产量提高的关键环节和原因。要说明2004年、2005年、2007年和2010年规划产量变化情况,以及生产结构变化情况。

  (2)辖区内国有重点煤矿、国有地方煤矿(均包含生产矿、在建矿、试生产矿、无能力矿及大矿管理的小矿)的数量、设计生产能力、1997年核定能力、最新核定能力、2003年原煤产量及外购煤量、2004年~2010年计划产量或规划产量。

  2.矿井防灾系统状况

  (1)矿井通风系统。包括矿井通风能力、总回风瓦斯浓度、需要风量、实际风量、矿井最大通风压力。

  (2)瓦斯抽放系统。包括矿井瓦斯抽放能力、实际瓦斯抽放量、矿井瓦斯抽放率、制约瓦斯抽放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各种抽放方式抽放瓦斯量比例(预抽、边采边抽、邻近层抽放)。

  (3)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包括始用日期、需要监测点数量、实际监测点数量、是否联网、监测参数种类、使用情况。

  (4)防排水系统。包括需要排水能力、实际排水能力、排水级数。

  (5)防灭火系统。包括需要防灭火管路长度、实际防灭火管路长度、发火率、井下火灾数量、束管监测系统、注氮系统、主要防灭火措施及其有效性。

  (6)煤与瓦斯突出防治系统。包括2003年突出次数、最大突出强度、平均突出强度、防治突出的区域性措施情况。

  (7)机电运输系统。包括井下需要供电容量、实际供电容量、双(回)路供电情况、2003年非正常停电事故;矿井提升方式、提升能力、大巷运输方式。

  (8)防尘系统。包括煤尘爆炸指数、转载点喷雾合格比例、隔爆设施应设置数、隔爆设施实际设置数。

  3.近三年安全投入情况

  安全技措投入提取标准;2000~2003年安全技措资金应提取量、实际提取量,其它资金来源(国补、省补),具体投向(安全工程、安全设备、其它),安全科研投入及投向,安全欠账及存在的部位(安全工程、安全设备、其它)。

  4.今后五年应进行安全技术改造情况

  包括项目名称、内容及需解决的问题、进度安排、资金来源。

  5.政策建议

  根据对煤矿安全现状的调查,对影响国有煤矿安全保障能力相关因素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措施、方法和建议。

  三、调查方式

  采用重点调查和普查相结合、深入研究和全面了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普遍调查。通过各矿填写调查表,了解全国国有煤矿安全状况,制定安全保障能力指标和标准。

  2.重点调查。调查组到重点矿区现场调查,对典型矿区进行剖析。

  3.分片座谈,总结情况。

  4.充分利用2003年煤矿安全程度评估结果,为分析安全状况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