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市政府各委办局: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玉林市“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玉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00四年八月二十日

  玉林市“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玉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00四年七月三十一日

  “十一五”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十一五”规划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为编制并实施好这一规划,根据国家发改委和自治区发改委的工作部署,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力争在广西率先加快发展、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创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二)基本原则

  第一,承前启后的原则。“十一五”规划要与“十五”计划和率先加快发展、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方案衔接。

  第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调节作用的原则。“十一五”规划要注重依靠市场、反映市场、引导市场,突出规划的引导性,促进经济综合实力增强和经济结构的优化。

  第三,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十一五”规划要切实突出经济、社会、环境、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第四,可操作性原则。编制“十一五”规划要从我市实际出发,在内容上要更贴近人民群众,突出公共服务、灾害防治、环境保护、土地整理、基础设施等领域。

  第五,统筹兼顾的原则。要全面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的精神,统筹协调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统筹协调城市与农村的发展,统筹协调地区间的发展,统筹协调人与自然的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十一五”规划主要预期目标既要体现出我市在全区率先加快发展、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有积极进取、加快发展的一面;又要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和认真分析市情以及各县(市)区、各部门、各行业的实际情况,体现计划目标稳妥和留有余地的另一面。

  (三)基本要求

  1、理顺规划体系,进一步明确功能。确立层次分明、功能清晰的规划体系,明确各规划的功能和侧重点。

  (1)强化总体规划的功能。总体规划,也就是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是总体性、纲领性的规划,在各类规划中处于“龙头”地位,是编制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制定各项经济政策和年度计划的依据。

  首先,总体规划要抓住关系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突出战略方针、战略任务、战略布局、战略措施和重大政策。总体规划编制要对全国、全区和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进行预测分析,对外部环境和发展大势有正确的认识和把握;对玉林市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机遇和挑战、资源和缺陷、使命和个性、有利和不利因素等“家底”有准确、明细的掌握。要改变政府提发展什么行业、如何发展等内容。

  其次,总体规划要突出空间布局和公共基础设施网络,强化空间指导与约束功能。要对我市市域空间和生产力布局等做出总体安排和合理分布。根据区位、土地资源等自然环境禀赋和发展需要,从战略的高度,对玉林城市、工业、农业、商贸业、旅游区、生态保护区、基础设施、休闲娱乐和公共服务设施等各种功能区在1.28万平方公里土地上进行划分,提出大的框架性空间布局概念,挖掘土地功能价值最大化,同时对远期利用做出展望和安排;并提出各类区域空间结构、土地使用和开发建设的基本原则。如城市和旅游区周边不能搞污染性大工业;城市和工业区之间要用绿化带分隔;工业园应集约利用土地;各功能区的绿地比例标准等。同时要加强支撑项目的空间布局,对体现经济社会发展的产业、重大基础设施、资源和要素平衡、社会事业等项目的建设,要按照市域空间战略布局的总体要求,进一步落实到具体空间。这是规划创新、体现规划“管用”或者提高规划引领性、指导性和约束力的一个很关键举措。总体规划是空间的整体布局,基础设施的大网络,宜粗不宜细,但要“全覆盖”。

  总体规划的编制应该给社会一个明确的信号,使各级政府、企业、投资者和人民心中有数,了解并认知玉林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战略,知道现在是什么、将来做什么和在什么地方可以干什么。

  (2)做深专项规划。专项规划是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子规划,是总体规划在特定领域的延伸和细化,是指导该领域发展,并决定该领域重大工程和安排政府投资的依据。政府编制专项规划的领域,主要是政府履行公共职责,以及需要政府扶持、调控和引导的领域,如水利、供电、供水、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土地、水等重要资源开发和保护,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人口、就业与社会保障、科技、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以及工业园区、商贸产业和一些涉及经济重大布局的产业等。

  专项规划必须符合总体规划确定的发展方向和原则,明确政府与市场的作用范围,针对性强,重点突出,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专项规划一般包括下列内容:①现状及问题;②发展方针和目标;③重点任务、主要建设项目及其布局;④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⑤其他需要纳入规划的事项。

  国家发改委明确提出,今后政府要从项目管理转向规划管理,从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大量减少单个项目的审批,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规划的研究编制、衔接审查以及实施过程的监督评估上。因此,“十一五”规划必须将专项规划做“实”、做“精”。做“实”,就是要编制切实有用的规划,发展目标要量化,任务要明确,重点要突出,布局要合理,保障措施要可行,要能够成为项目决策和政府安排投资的依据,改变专项规划过于追求指导性和方向性的现象。做“精”,就是要增强针对性,因地制宜地编制,改变过去层层编制、编制范围过广以及规划过多的状况。专项规划的规划期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确定。

  (3)做实县、区规划。县、区规划是全市总体规划在县区的落实和实施。县区规划应该是最贴近人民、最具操作性的规划,但目前也是十分薄弱的环节。我市各县(市)区经济发展阶段不同、资源环境各具特色,各地要按照实际,抓紧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编制出具有地方特色的规划。总体要求是:按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要求,突破行政区经济,简化规划体系,完善编制程序,探索编制将经济、城乡、基础设施、土地、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融为一体的可操作的总体规划。重点提出本县区的规划期内空间利用方向,生产力布局安排,经济发展思路和重点,城镇体系结构和布局等。县、区规划要从以人为本出发,更多地阐述与本地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成为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规划;其重点应该是规划好行政区内每一寸空间的用途,如工业区、居住区、农田保护区、生态区、预留发展区、行政区的交通网及其他公共设施等。

  根据我市规划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除了市级规划要加强衔接协调与融合并向空间延伸外,县、区规划更要加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之间的衔接协调与融合。条件成熟的县(市)区要大胆实践、勇于创新,探索编制辖区内的经济、城镇体系、基础设施、土地利用、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融为一体的规划。

  2、完善规划编制,进一步规范程序。民主化、规范化的规划编制程序是规划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是避免规划编制随意性的重要手段。规划编制程序是关于规划草案的提出、衔接、审定及发布等环节的一系列规定。“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必须在规划编制程序上加以规范完善,力争做到规划编制的过程成为统一思想和形成共识的过程。

  第一,推进规划的开放性。规划的编制一定要改变过去那种几个人关门搞(甚至是写)规划的状况,必须坚持规划编制过程的开放性,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

  要扩大专家队伍,扩大咨询面,增加审议内容,完善审议方式,形成经常性、制度化的规划咨询审议机制。除了要预先听取人大、政协有关专门委员会和社会各界、各阶层的意见外,规划草案初步形成后,要在主要媒体公布全文,公开征询社会公众意见。县区级总体规划,特别是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某些专项规划,应当直接听取群众意见。

  第二,搞好规划的衔接。要改变过去规划相互矛盾的现状,加强各级各类规划的衔接协调。

  对发展目标、政策目标与手段、重大基础设施布局、重要资源开发、区域发展方向和需要政府安排投资的领域等,各类规划都要与总体规划相衔接,上一级规划要指导下一级规划,下一级规划要与上一级规划相衔接,未经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衔接的规划不得发布实施。

  第三,完善、规范规划的审定和公布。市、县区总体规划要经过同级人大批准,批准后具有法律效力。专项规划须经同级政府批准。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公布的规划外,其他规划均须由规划审批单位通过公开媒体向社会公布,使广大人民和社会有知情权。

  3、探索各种方式,确保规划实施。规划实施是目前最薄弱的环节,也是改革的难点,大多数规划往往是“纸上画画,墙上挂挂”。解决规划重编制、轻实施的问题,必须创新规划实施机制。在“十一五”规划编制时,要探索按规划的不同性质,采取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合理运用财税、投资、价格等经济政策,强化资金配置,调控引导社会资源,有效配置公共资源,确保各类规划的有效实施。要发挥年度计划在规划实施中的重要作用,确保规划的落实。在制定和实施年度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计划、向国家和自治区申报项目时,要贯彻落实总体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

  二、“十一五”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十一五”总体规划要创新规划形式,突出总体规划的空间内涵和公共设施网络,形成图文并茂的规划,规划大体包括规划文本、规划图表、规划说明三大部分。

  (一)规划文本。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发展战略与发展目标;

  2、经济结构优化的方向与任务;

  3、城市、工业区、旅游区、农田保护区、商贸区、生态保护区等空间布局框架(功能区划分及功能定位);

  4、城镇体系及城市的总体布局与功能定位;

  5、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

  6、公共事业和公共服务等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7、生态环境建设与资源保护的重点任务;

  8、政府组织实施的重大工程;

  9、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10、其他需要统筹规划的事项。

  (二)规划图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空间布局图;

  2、“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表;

  3、“十一五”重大建设项目表。

  (三)规划说明。

  主要是对规划背景、规划理念、规划思想、主要目标、空间布局、重大战略、重大项目进行详细说明。

  总体规划要体现前瞻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和灵活性的统一,期限展望到2020年,但重到2010年。

  三、组织保证和工作方法

  (一)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成立玉林市“十一五”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市长金湘军担任,副组长由市委副书记张小华、副市长周广能担任,成员包括市发改委、经委、财政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环保局、建设局、规划局、市政管理局、商务局、水利局、旅游局、人事局、教育局、科技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统计局、信息办、卫生局、工商局、文化局、体育局、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土资源局、农业局、畜牧水产局、林业局、交通局、妇联等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办公室主任由晏平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由梁坚(市发改委副主任)、李绍勇(市发改委副主任)、吕文德(市发改委副主任)担任,工作人员由市发改委、经委、建设局、规划局、国土资源局等部门的有关科室人员组成。

  各县(市)区成立相应的“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组织领导机构,开展本辖区的规划编制工作。市直有关部门也要成立由专职人员组成规划编制工作机构。

  (二)成立“十一五”规划咨询组。

  为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提高规划的民主性、科学性和社会性,聘请有关专家,组成玉林市“十一五”规划咨询组。

  (三)以我为主,借助外力。 规划编制以我市为主,同时请国家、自治区有关部门及专家参与、提供咨询、指导。搞好“十一五”总体规划,首先要深入研究重大课题研究。而开展重大课题研究,考虑经费问题,实行以我为主,借助外力。重大课题研究采取以下三种方式进行:

  1、委托或社会招标。对空间布局等一些重大战略问题委托自治区发改委、沿海发达地区咨询机构进行研究;

  2、组织市直有关部门研究;

  3、整合市、县区计划部门力量组织开展研究。

  (四)明确责任。 市发改委为编制“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牵头单位,市各有关部门和各县(市)区密切配合,负责相应的课题研究及专项规划。

  四、时间安排

  “十一五”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从今年8月份开始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组织开展重大问题研究,提出“十一五”规划纲要思路(2004年8月—2004年10月)

  1、确定研究课题及承担单位(2004年9月—2004年10月)

  2、开展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课题的研究(2004年10月—2004年11月)

  3、形成“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上报自治区发改委、市委和市政府。(2004年11月—2004年12月)

  第二阶段:编写“十一五”规划纲要基本框架和行业及专项规划草案。(2005年1—8月)

  1、编写各个行业和专项规划(2005年1—5月)

  2、编写各县(市)区“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2005年3—8月)

  3、组织规划讨论、咨询、衔接和修改,形成“十一五”总体规划框架(2005年6月—12月)

  第三阶段:考察学习。(2004年8—9月,2005年4—5月)组织写作小组成员赴浙江、广东、青岛、大连和区内有关市考察当地“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经验。

  第四阶段:2006年初,形成“十一五”总体规划草案,经市委、市政府审定后,报请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由市长签署命令公布。

  五、“十一五”规划重点研究课题

  (一)“十一五”时期玉林市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分析

  深刻分析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及其变化趋势,是编制好“十一五”规划的前提和基础。

  1、玉林市发展现实基础。(1)在研究分析“十五”前三年经济运行情况基础上,预测“十五”经济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分析“十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及经验;(2)摸清目前我市优势产业及产品发展情况(生产能力、种养规模、产量、品牌、利税等);(3)研究分析我市发展的比较优势及不利因素;(4)研究分析判断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正所处的阶段及其基本特点。

  2、“十一五”时期的宏观背景。(1)研究国际国内宏观环境的变动对玉林经济影响,尤其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包括产业政策、投资政策的调整对我市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的影响;(2)研究分析周边区域特别是广州市、南宁市、北海市、防城港市、梧州市、湛江市以及西南地区发展动态及对我市影响;(3)研究泛珠三角洲合作及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后国内国际产业大转移带来的各种有利和不利因素的影响及对策。

  牵头单位:市发改委 配合单位:市统计局、经委、商务局、农业局等

  (二)“十一五”规划的预期目标体系的设置及主要预期目标的测算

  总体规划必须有一些预期性、导向性的指标。规划指标并非越多越好,但规划没有指标万万不行。特别是人口、就业、GDP、财政收入等指标是编制专项规划、城市规划的重要依据。为此,要结合我市规划体制改革的实际,多方案、多角度预测提出一些预期性、导向性、有约束力、能检查可评估的指标。

  1、及早预测人口和就业两大规划编制必需的基本目标。人口和就业的走向是合理确定空间布局、空间结构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分析预测“十一五”及到2020年我市总人口、城镇人口、农村人口的规模、结构,以及新增劳动力、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新增就业岗位的数量及结构,正确判断人口、劳动力向哪里转移、流动、聚集及其可能性。

  2、从供给(一、二、三产业)和需求(投资、消费、出口)以及支撑条件(如水、电、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分方案(高中低)研究分析预测“十一五”期间GDP增长的可能性。3、按照率先加快发展、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新的科学发展观要求,研究提出引导各方面发展的指标体系。既要有经济指标,又要有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

  牵头单位:市发改委

  配合单位:市统计局、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建设局、规划局等

  (三)“十一五”时期的玉林市经济发展战略问题

  2002年2月市委市政府提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企业化”的发展战略,2003年下半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振兴工业、服务工业大会战,全面提升玉林工业发展水平”。“十一五”如何更好、更有效地实施,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

  1、“十一五”时期玉林市经济发展战略,包括战略的文字内容概括、观点论证等;

  2、“十一五”玉林市发展重点及主要任务,包括“十一五”玉林市重点开发建设的区域和轴线。

  牵头单位:市发改委

  配合单位:市建设局、规划局、农业局、经委、商务局等

  (四)“十一五”固定资产投资和重大项目推进研究

  投资是实现规划目标的重要保障,重大项目是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十一五”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固定资产投资和重大项目的顺利进行。研究内容包括:

  1、重点研究“十一五”我市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和产业导向、基础设施布局和重大项目的前期研究;

  2、深入分析固定资产投资和重大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根源(土地征用拆迁难,国有资产盘活问题,投资主体即承贷主体或合作主体、开发主体问题,软环境问题,制度性问题)和对策;

  3、研究提出“十一五”一批关系全局、意义深远、带动作用强、政府组织实施的重大项目。牵头单位:市发改委

  配合单位:各县(市)区政府(管委),市交通局、水利局、财政局、国土资源局、经委、商务局、农业局、玉林供电局、人民银行玉林市中心支行等。

  (五)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发展问题研究内容包括:

  1、工业园区布局(在哪里布置工业区,工业区建设用地规模、工业区产业培育方向);

  2、产业集群的重点培育方向、空间布局和推进措施;

  3、改造传统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及组织结构等问题。

  牵头单位:市经委

  配合单位:各县(市)区政府(管委),市发改委、建设局、规划局等

  (六)关于加快城市化建设问题

  1、城镇化水平及城市发展规模。2010年城市及城镇人口,城镇化水平,其中主城区常住人口达到多少,2010年主城区建设用地面积达到多少;

  2、玉林市城市性质、主体功能及总体布局;

  3、玉林市城镇体系中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重点城镇及一般城镇的界定、划分;

  4、研究提出玉林市城区“十一五”时期乃至更长一段时期的城市道路、桥梁、通信、供水、排水、排污、广场、绿化、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及拟建项目;5、玉林城区、北流城区、福绵城区到2010年、2020年的人口规模、用地规模及主体功能界定。

  牵头单位:市建设局、规划局

  配合单位:有关各县(市)区政府(管委),市发改委、国土资源局等

  (七)农业发展布局与农业产业化、企业化经营研究研究内容包括:

  1、分析社会经济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以及宏观政策对“十一五”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我市农业发展存在问题,分析农产品市场前景,提出“十一五”农业发展目标、任务;

  2、研究分析提出优势农产品发展区域布局;

  3、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出农副产品深加工的重点,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提高农产品竞争的新路子;

  4、土地流转、耕地适当集中与规模经营、加快农业现代化问题。

  牵头单位:市农业局

  配合单位:各县(市)区政府(管委)、市发改委、水产畜牧局、水果局等

  (八)发展壮大旅游业问题研究

  1、旅游业发展的空间总体布局及项目建设;

  2、发展壮大旅游业的具体对策措施。

  牵头单位:市旅游局

  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建设局、规划局

  (九)物流市场规划研究

  围绕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提高我市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研究如何合理布置仓储区、物流园区、大型批发市场和购物中心,提出加快现代物流业的对策。

  牵头单位:市发改委

  配合单位:市交通局、建设局、规划局、经委、商务局、农业局等

  (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及配套衔接规划研究

  1、把握“十一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我市工业、商贸业、农业、旅游和大宗产品发展对运输能力增长的需求,测算各种运输能力,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完善我市高速公路、等级公路、县乡公路、铁路的布局;

  2、排出“十一五”拟建项目。

  牵头单位:市交通局

  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建设局、规划局、公路局,玉林火车站等

  (十一)关于缓解电力瓶颈制约问题研究

  目前我市缺电现象比较突出,如何增加我市供电和电网输送能力,降低电价,缓解电力供需矛盾等问题需要深入研究。要搞清“十五”时期我市供电电源情况、电网建设情况(包括变电站的分布)、用电负荷情况,根据“十一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我市工业、农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预测“十一五”我市电力需求量与供应量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十一五”电网建设项目及布局。

  牵头单位:玉林供电局

  配合单位:市发改委、经委、建设局、规划局等

  (十二)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与供水工程规划研究

  围绕我市工业、农业和城市化推进,重点测量到2010年、2020年市区、县(市)区用水需求量,提出“十一五”水源建设、水厂扩建、供水网络建设方案,提出水源保护区布局方案。

  牵头单位:市水利局

  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建设局、规划局、国土资源局等

  (十三)土地资源开发与供给研究

  1、围绕工业发展和城市化推进对土地资源需求,按投资密度、产出密度等不同方式、标准预测“十一五”建设用地规模,提出工业园区、城市发展、农田保护区、旅游区等不同区域的空间结构和土地使用的基本原则,保证土地供给,为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

  2、分析城市土地利用的结构、空间分布状况等内容,研究提出合理利用土地、提升土地资源价值机制和办法。

  牵头单位:市国土资源局

  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建设局、规划局等

  (十四)玉林市现代商贸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商贸经济是我市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在分析我市当前商贸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十一五”时期如何进一步发展商贸流通业,繁荣我市商贸经济,以及相关的对策措施。

  牵头单位:市商务局

  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建设局、规划局等

  (十五)人才、劳动力资源开发、培养和引进研究

  1、根据全市经济发展趋势和要求,特别是工业化发展对熟练工人的需求,提出分层次、分阶段开发、培养、引进劳动力和人才的阶段性计划,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熟练劳动力;

  牵头单位:市人事局

  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局。

  2、研究如何整合教育资源,建设玉林本科院校、职业技术学院(技校)。

  牵头单位:市教育局

  配合单位:市发改委、玉林师院等

  (十六)信息化基础设施研究

  1、分析玉林市信息发展现状,研究提出2010年信息化发展目标、任务及措施;

  2、玉林市广电局、玉林邮政局、电信玉林分公司、中国移动玉林分公司、中国联通玉林分公司、中国网通玉林分公司、中国铁通玉林分公司分别分析提出目前各公司的发展现状,研究提出“十一五”各公司拟建项目及布局意向。

  牵头单位:市信息中心

  配合单位:市邮政局及电信、移动、联通、网通、铁通等

  (十七)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研究

  面对泛珠江三角洲、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加快建设和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我市“十一五”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有6个问题需要重点研究:

  1、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加快建设,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举办以及南博会玉林分会在玉林召开对玉林的影响及其对策;

  2、如何开展大招商、招大商、大上项目、上大项目,加快玉林市经济发展;

  3、国内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走势、国际资本流动趋势、泛珠江三角洲合作动向及其对我市的影响和对策;

  4、如何进一步加强与泛珠三角各省、市、区合作、开发建设问题;

  5、如何改善环境,降低投资成本、商务成本,提高竞争力问题;

  牵头单位:市发改委

  配合单位:市商务局、招商局等

  6、玉林市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思路及对策研究。

  牵头单位:市招商局

  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商务局等

  (十八)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统筹协调人与自然的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事关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内容包括:

  1、研究做好水、大气等资源保护的原则及对策措施;

  2、研究提出全市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区布局;

  3、排出“十一五”拟建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大项目;

  4、研究提出禁止或控制开发的区域、资源和经济社会活动;

  牵头单位:市环保局

  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国土资源局、建设局、规划局、水利局等

  5、定量分析全市林业发展现状,提出发展林业、加强生态建设的目标、步骤及途径。

  责任单位:市林业局

  (十九)公共事业和公共服务等社会发展问题研究

  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协调经济与社会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研究内容包括:分析我市社会事业发展的现状特征,提出“十一五”时期社会事业发展方向、目标、措施,排出“十一五”时期社会事业拟建的重大项目。该课题可分教育、公共卫生建设、科技、文化、广播电视、体育、社会保障等多个子课题,分别由市教育局、卫生局、科技局、文化局、广播电视局、体育局、劳动与社会保障局负责。

  (二十)推动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研究

  民营经济是我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份,推动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对于我市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内容包括:分析我市民营经济现状特征(行业特征、规模特征、发展模式、产品特征、竞争态势等)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小、散、乱、竞争无序化,成本竞争等),重点研究政府如何为民营企业加快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竞争环境。

  牵头单位:市工商局

  配合单位:市发改委、经委、商务局等

  (二十一)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打造服务型政府问题研究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减少行政审批,改革干部人事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深化政务公开,进一步改善服务,是加快玉林发展的重要课题。

  牵头单位:市政务中心

  配合单位:市人事局等

  以上课题,由各牵头单位组织有关配合单位进行调研,于2004年10月底前将研究初稿送市发改委综合科。各配合单位要积极配合牵头单位开展工作。

  附:1、玉林市“十一五”规划重点研究课题计划表(一)(二)(略)

  2、玉林市“十一五”专题规划目录(一)(二)(略)

  3、玉林市“十一五”(2006—2010)续建主要建设项目规划表(一)(二)(三)(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