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区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制定的《天水市加强质量兴市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天水市加强质量兴市工作实施方案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2004年10月26日)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质量振兴纲要》和省政府“质量兴市”实施意见精神,进一步提高全市的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的总体水平,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我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现结合我市质量现状,就加强全市质量兴市工作,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近年来,我市质量工作不断得到加强,产(商)品质量总体水平稳步提高,部分产(商)品质量接近或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全市有19个产品荣获甘肃省名牌称号。但整体上与国际先进水平比,与东部发达地区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企业规模小、产品档次低,品种少,市场占有率不高,高科技产品少,产品换代缓慢;全社会质量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一些个体私营企业对质量工作重视不够,质量保证机制不健全,有的甚至流于形式;名牌产品数量少,优势不明显,受市场冲击大;部分产(商)品监督检验合格率低,假冒伪劣产品未得到完全遏制,农资产品和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等生活必需品等质量问题仍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此,我市“质量兴市”工作的总体目标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重点,动员全社会力量,把“质量兴市”工作融入“农业稳市、工业强市、科教兴市、旅游富市”战略之中,通过开展“质量兴市”活动,力争用3-5年的时间,使全市质量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工作任务

  (一)加强产品质量监督检查。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和超过国家和甘肃省的平均水平,全市产品质量抽查合格率逐年上升,农资产品和涉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食品等生活必需品抽查合格率要达到90%以上。

  进一步加强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全面推行法定的建设管理程序,落实工程项目法人制和质量责任终身制,杜绝重特大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竣工工程必须保证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完善,严格执行竣工验收备案制,大中型工程项目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 100%,其它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95%以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二)切实做好标准化工作。深入开展消灭无标生产工作,实施长效动态管理,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必须按照标准组织生产和检验,产品标准覆盖率保持在98%以上。在我市工业企业中具有一定实力和鲜明特色的机械制造、电子电器、轻工建材和烟草、医药、食品等行业的重点企业80%以上的重点产品按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

  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加快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3-5年内,制定农业地方标准30项,建立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10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

  区4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l-2个。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建立健全无公害农产品标准体系,完成农产品及深加工产品地方标准10项,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和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处于全省先进水平。

  积极推行服务业标准化工作,并与国际服务质量体系和贯例接轨,利用3-5年的时间,初步实现服务质量规范化,制定服务行业地方标准5项。推进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认可工作,逐步提高交通、商贸、旅游、医疗卫生、金融、保险、房地产、信息咨询等行业的服务质量和标准化水平。

  (三)大力推行标准体系认证和质量体系等级评价工作。进一步搞好计量合格确认。全市规模以上重点企业争取通过质量、安全、环境等体系认证,提高我市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及产品知名度,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到2006年,  区域内一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质量水平力争外以国内先进水平,积极引导实力较强、产品质量较好、有发展前途的中小企业加快IS09000质量体系认证,积极开展质量体系等级评价工作。引导中小企业建立健全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质量管理,规范生产,同时,引导规模以上企业按IS010012国际标准完善计量检测体系,加快中小型企业通过计量保证能力确认和计量合格确认的步伐,力争3-5年内新增通过计量保证能力确认的企业3-5家,新增计量合格确认企业10-20家。

  (四)积极实施名牌战略,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围绕天水地方经济特色,以天水长城开关厂、天水电气传动研究所、天水二一三机床电器厂、天水星火机床厂和天水华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为龙头,建设中国西部电子电器研发和制造基地,打造一批区域品牌,使“天水制造”具有全国乃至国际影响的知名。品牌。争取在3-5年内,努力实现中国名牌产品零的突破,新增甘肃名牌产品10-20个,创出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中国名牌和甘肃名牌,带动天水经济快速发展。引导企业充分利用名牌优势,细化分工,扩大协作,延长名牌产品的产业链。以名牌为纽带,进行企业及产品重组,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扩大名牌产品的生产规模和能力。加大系列产品的开发投入力度,培育新的名牌产品,促进资源向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聚集,提高名牌产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加强名牌战略的宏观指导。各级政府要运用市场机制和行政手段,切实做好企业实施名牌战略的指导、协调和服务工作,做好创名牌产品企业的扶持、培育和申报工作,制定和完善扶优扶强奖励政策。对创名牌产品贡献突出的企业和个人要给予重奖。

  (五)、认真做好实施生产许可证企业管理工作,加大对无证生产的查处力度。凡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计量器具制造许可证、食品生产许可证)及“3C”认证的产品,所有企业必须做到有证生产。要做好生产许可证的宣传工作,引导企业积极申报取证,通过取证工作,建立健全企业管理制度,完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和产品质量保证体系,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进一步加强无证企业的查处力度,关、停、并、转一批不具备生产能力的企业,从源头上提高产品质量,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和利用。

  (六)进一步建立健全打假工作责任制,依法整治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各县区政府要组织协调各行政执法部门,严厉打击制假售假等扰乱经济秩序的行为。继续以农资、建材、食品等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为重点,将整治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不断引向深入。要建立和完善举报打假奖励制度,对有功人员进行奖励。

  二、工作进度

  各县区要根据全市的总体目标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今后3年内,全市7个县区都要开展质量兴市活动。

  (一)、2004年,北道区作为天水市质量兴市活动的试点单位;启动实施北道区“质量兴区”活动,制定北道区“质量兴区”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的内容、目标和各部门的职责分工。

  (二)、2005年,秦城、甘谷、武山启动实施质量兴市活动。 2006年,秦安、张川、清水启动实施质量兴市活动。

  (三)、2006年,天水市质量兴市领导小组根据全省的验收安排对各县区的质量兴市工作进行考核验收。

  三、工作要求

  (一)、充分认识质量兴市工作的重要意义,把实施质量兴市工作作为提升城市形象和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高度重视质量兴市这项长期而艰巨的基础性工作,把“质量是天水的生命线”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指针,纳入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大局,积极推进质量兴市工作,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水平,用质量塑造城市新形象,用质量增创竞争新优势,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加强对质量兴市工作的组织领导。市上成立以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质量兴市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指导全市的质量兴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各县区也要按照市上的统一部署成立相应机构开展工作。

  (三)、建立质量兴市的长效机制。质量兴市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周期长、需要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系统工程。各职能部门要在质量兴市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协调下,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积极探索实践搞好质量兴市工作的长效机制。要建立质量责任考评和奖励制度,制定和完善质量责任考评和考核细则,把质量责任落实到各有关部门,并分解到位、落实到岗、具体到人。把质量职责列入领导干部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年终进行考核。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奖励,对存在问题的单位和个人要通报批评,追究责任。以保证质量兴市工作的顺利进行。要加大对质量兴市工作的投入,在人、财、物方面上予以倾斜。同时,有关部门要加强同省直有关部门衔接协调,争取资金和检测设备,把甘肃质检东部分中心建设成覆盖陇东南地区的产品质量检验中心。

  (四)、努力营造质量兴市的良好社会氛围。大力开展质量兴市宣传活动,充分发挥新闻媒体、行业组织和群众团体的作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质量知识,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报道质量先进经验,宣传为质量兴市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及时通报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加大对质量问题严重的特别是制假售假的单位和个人的曝光力度,形成舆论监督的良好氛围。要增强全民法制观念,将《产品质量法》、《标准化法》、《计量法》、《食品卫生法》、《商标法》等质量法律法规列入普法工作的重要内容,以“质量月”和“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等活动为载体,动员全社会参与质量兴市活动,自觉参与质量监督,积极举报质量违法行为,自觉抵制假冒伪劣商品。要积极培养和引进各类质量管理人才,把劳动者素质作为提高质量的重要环节,有计划、有重点、分层次开展质量教育和培训,加强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工作,扩大质量管理队伍,吸引国内外优秀质量管理人才到我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