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市政府各委办局:

  市广播电视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制定的《玉林市巩固和推进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玉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00五年一月二十日

  玉林市巩固和推进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实施方案
市广电局 市发改委 市财政局

  2004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广电总局、国家发改委、国家财政部《关于巩固和推进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意见》(国办发[2004]60号),决定从2004年7月起,正式启动全国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10月12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出通知,批准广西巩固和推进广西村村通广播电视工作实施意见(桂政办发[2004]169号)。自治区把玉林市列为全区“村村通”工程试点单位,要求2005年年底前,全市完成1250个5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目标任务。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自治区的工作部署,扎实有效地推进我市 “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确保完成村村通广播电视目标任务,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实施“村村通”作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作为公益性社会文化事业基础设施重点工程,以“村村通”为基点,以“户户通” 为标准,以“长期通”为目标,在巩固完善原有“村村通”工程基础上,高起点、高质量、高效率实施5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工程建设,最大限度地扩大广播电视在农村的有效覆盖率,为确保党和政府的声音传入千家万户、改变农村文化落后状况、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努力。

  二、基本思路

  从我市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求真务实,以人为本的思想,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科学规划,分级负责;多种手段,综合覆盖;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点面结合,稳步推进;与时俱进,创新机制。用新的技术体系、新的覆盖方式、新的运行机制,夯实滚动发展的基础,在有效覆盖、进村入户、巩固发展上下工夫,努力探索建立起一套适合实现长期通的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管理体系,做强做大广播电视事业。

  三、目标任务

  (一)、“村村通”建设目标。

  2005年12月底前,全市完成1250个50户以上自然村通广播电视工程,按国家要求保证用户能够收看中央、广西、玉林市、县(市)等台24套以上广播电视节目,使传输覆盖的质量和水平上一个新台阶,使我市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二)、“村村通”建设任务。

  1、完成自治区下达的1250个50户以上自然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其中玉州78个、福绵272个,北流、容县、陆川、博白各200个,兴业100个。

  2、完成“返盲村”通广播电视建设任务;完成新通电行政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建设任务。

  3、实施市、县(市)、乡(镇)、村广播电视网络整合,建立健全农村广播电视长效运行机制。

  四、工作措施

  (一)分级规划,分步实施。

  1、科学规划。市、县(市)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做好新通电行政村和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的规划,特别是做好2004—2005年实施5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的近期建设规划。县(市)广电局会同县(市)发改局制定本县(市)建设规划,报玉林市广电局、发改委审核,上报自治区审批。玉州、福绵两区建设规划,由市广电局牵头组织制定,会同市发改委审定后,报自治区审批。市、县(市)工程建设施工方案,由市、县(市)广电网络分公司制定,报市广电局审批。

  2、分级实施。根据自治区广电局、发改委下达的市、县(市)“村村通”建设任务,按照工程建设施工方案,由市、县(市)广电局和市、县(市)网络公司具体组织实施。

  (二)成片联网,有效覆盖。

  1、采用HFC有线联网方式(光缆联网)。这是基本覆盖手段。凡是能与当地行政区域性有线电视网(俗称“大网”)联网的,采取有线电视光缆联网,使联网的用户看到与市县城区有线网络同样的电视节目。

  2、MUDS覆盖方式。在大容山建设玉林市MUDS转播发射系统(多路数字电视发射系统),县(市)选点建设中继站,采用数字多频道无线联网方式覆盖,以保证广播电视节目有效安全传输,实现“户户通”、“长期通”的目标。

  (三)点面结合,先易后难。

  1、把玉州区、福绵管理区、兴业县作为试点,总结经验,全面实施。

  2、以市县镇村成片联网为主。形成市县、乡镇、村屯成片联网的格局,同时向四周自然村辐射,让乡镇、村屯收看到县城网络相同的广播电视节目。

  3、以社会效益为先。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把覆盖面广、容易联网、受益群众多、群众积极性高的乡镇和自然村先规划、先建设,做到能做的先做,能通的先通,形成带动效益,滚动发展。

  4、以片养点。在实施成片联网开发的同时,对一些偏僻分散的自然村要做好规划,分步实施,并通过成片联网开发取得的收益来扶持分散点的建设和维护,形成点面结合,调协发展的格局。

  (四)明晰产权,理顺体制。

  1、明晰产权。“村村通”广播电视建设由国家和自治区政府拨款形成的资产归自治区网络公司,市、县配套资金形成的资产归市、县广播电视网络分公司。由自治区、市、县(市)广播电视网络公司负责管理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转。

  2、理顺体制。乡镇网络资产,以行政、经济等措施整合到市、县(市)农村广播电视网络管理部门,然后按桂政办发[2004]169号文件要求,整合进入自治区广播电视网络公司,实行垂直领导,人员、经费统一纳入区公司管理,形成以市县广播电视网络公司为中心、乡镇有线电视站为基础、村广播电视室为依托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运营体制,为“村村通”达到“长期通”提供组织和技术保证。玉州、福绵两区的乡镇网络资产整合,由玉林市广播电视局具体组织实施。

  (五)多种渠道,筹措配套资金。

  根据国办发[2004]60号和桂政办发[2004]169号文件精神,“各市、县政府要把新增50户以上自然村通广播电视和'返盲‘行政村恢复通电视工程建设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安排相应的配套资金用于'村村通’工程,中央和自治区核定给市、县'村村通‘建设补助资金后,地方所需的'村村通’建设资金仍有缺口的,由市、县政府负责配套解决”。经初步预算,我市要完成1250个5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建设的任务,需要投资2500万元,除中央和自治区补贴的建设资金外,缺口1062万元,主要通过如下渠道筹集解决:

  1、市财政局在玉林市广播电视局2005年部门预算中适当安排玉州区、福绵管理区“村村通”建设部分专项配套资金。

  中央、自治区、市县建设资金主要用于县、乡、村成片联网和进入村屯的干线网络建设。

  2、按照物价部门批准的标准,向农村有线电视用户一次性收取广播电视节目信号入户建设安装费用,解决村屯有线电视光点至用户的建设投入费用。

  (六)规范收费,长效运行。

  按物价部门批准的农村广播电视收视维护费收费标准,收取农村有线电视维护费,实行财政专户管理,用于农村有线电视网络的维护管理和设备更新改造,以确保“村村通”、“长期通”目标的实现。

  (七)建章立制,规范操作。

  实施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资金数额巨大,要实行国库集中支付,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和监督管理办法,务必做到专款专用,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

  1、建立专户管理制度。承担项目建设的市县广电部门都要设立 “村村通”广播电视建设资金专户,并单独建立帐薄进行核算。

  2、实行“一支笔”审批制度,明确资金使用的审批权限,防止多头签字审批,造成资金使用失控的现象。杜绝专项经费挪作他用,严禁任何部门、个人借机敛财。

  3、执行集中采购制度。“村村通”工程大宗设备购置一律实行政府集中采购,以保证设备质量,降低建设成本。

  4、实行定期汇报制度。市县广电部门要将资金使用情况定期逐级汇报,以便随时掌握资金的使用进度和方向。

  5、坚持验收审计制度。在每个项目工程完工验收前,都要进行项目审计,同时加强事前、事中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严肃处理违法违规案件。

  五、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成立市“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统一规划、部署、检查督促,通力协作,举全市之力推进工程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凌志勇 市委副书记

  副组长:伍科雄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陈 玲 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成 员:李志林 市委副秘书长

  梁桂南 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于一飞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杨腾彪 市广播电视局局长

  吕文德 市发改委副主任

  磨元荫 市财政局副局长

  蒋运雄 市广播电视局副局长

  黄全胜 市物价局副局长

  陈长城 市编委办副主任

  杜朝明 市水利局副局长

  麦国仕 市公路局党委副书记

  莫逊群 市交通局副局长

  叶树文 市农业局副局长

  李启强 市林业局副局长

  范建林 玉林供电局总工程师

  龚 郁 玉州区委副书记

  张向明 北流市委副书记

  黄高林 容县县委副书记

  陈华芳 陆川县委副书记

  李 富 博白县委副书记

  余洪先 兴业县委副书记

  何小佳 福绵管理区工委副书记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玉州区、福绵管理区乡镇广播电视网络整合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广电局,由杨腾彪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蒋运雄同志、罗仁武同志(市广播电视局助理调研员)任办公室副主任。

  市政府与县(市)政府、市直有关部门分别签订责任书,把工程建设任务分解落实,确保收到实效。加强督促检查,保证市、县(市)、乡镇高标准、高质量、按时间完成“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