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市广播电视局、发改委、财政局《梧州市2005年村村通广播电视工作实施意见》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五年一月七日

  梧州市2005年村村通广播电视工作实施意见
市广播电视局 市发改委 市财政局

  1998年以来,为解决我市部分农村地区收不到或收不好广播电视的突出问题,市委、市政府按照自治区党委、自治区政府的部署,组织实施了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以下简称“村村通”),使全市已通电的行政村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广播电视,大大提高了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目前,全市大部分行政村“村村通”工程运行良好,但也有一些地方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返盲”现象。主要原因有3个方面:一是在一些村点没有一个完善而有效的运行管理机制,工程建设完成后管理跟不上;二是因当初投入小、建站起点低、节目少,没有符合粤语地区群众收视要求的节目,对群众进网入户没有吸引力,从而无法做到运行维护的良性循环;三是在村村通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更多地强调社会效益,而忽视了客观经济运行规律。按照最近自治区确定的村村通“6+2”标准(即可接收中央电视一套、中央电视七套、中央电视少儿频道、广西电视一套、地方市县电视各一套和中央广播一套、广西电视广播一套)来衡量,广播电视的覆盖在我市广大农村绝大部分地方都达不到要求,除少部分已建有线电视网的村点外,其余都必须按新标准进行村村通广播电视的建设。

  为贯彻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广播电影电视局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自治区财政厅关于巩固和推进广西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桂政办发[2004]169号)和全国、全区“村村通”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编报2004年-2005年“村村通”工程建设方案的通知》(发改办社会[2004]1641号)的要求,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我市新一轮“村村通”广播电视工作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把实施“村村通”工程建设作为我市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德政工程、民心工程,作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任务,作为我市农村重大公益性社会文化事业基础设施建设来抓。以“村村通”为基点,以“户户通”为标准,以“长期通”为目标,在巩固完善原有“村村通”工作的基础上,高起点、高质量地实施以50户以上自然村为重点的“村村通”工程建设,使我市750个50户以上的自然村结束收不到或收不好广播电视的历史,最大限度地扩大全市广播电视在农村的有效覆盖率。

  二、基本思路

  从梧州的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的思想,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多种手段,有效覆盖;先易后难,由近及远;点面结合,稳步推进;创新机制,长效管理。力争实现“村村通”,并最终达到“长期通”的目标。

  三、目标任务

  (一)建设目标

  按照自治区下达的计划任务,在2005年12月底前,在巩固和恢复原有行政村通广播电视的基础上,全面完成全市750个5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广播电视节目信号进村入户的工作,按要求保证用户能够接收到“6+2”标准的广播电视节目信号;创造条件尽可能让农村用户象城镇用户一样收看收听到更多更好的广播电视节目,使传输覆盖的质量和水平上一个新台阶,使我市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超过全区平均水平。

  (二)建设任务

  1.完成新通电行政村通广播电视的建设任务。

  2.完成已确定的50户以上自然村通广播电视的建设任务。

  3.恢复“返盲”村通广播电视。

  4.实施市、县(市、区)、乡(镇)、村广播电视网络整合,建立健全长效运行的体制和机制。

  四、工作措施

  (一)分级规划,分级实施

  1.分级规划。市、县(市)广播电视局、网络分公司和有关部门,要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做好新通电行政村和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建设工程的规划,特别是要做好2005年实施5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工程的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实施方案首先要报市广播电视局、发改委审核,然后由市广播电视局、发改委联合上报自治区广播电视局、发改委审批后组织实施。

  2.分级实施。根据自治区广播电视局、发改委下达的“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由市、县两级广播电视局、发改委监督,各地广播电视网络分公司具体组织实施。

  (二)多种手段,有效覆盖

  各地应从本地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以有线电视成片联网为主,辅以多种技术手段来实施综合覆盖。

  1.利用光缆(新铺设、租用、利用自治区广电干线光缆)或电缆,把现有的市、县有线网与镇、村联网并向周边农村延伸辐射,实现市、县、镇有线网与村的联网。全市可采取此手段的村点有422个。

  2.利用位于相对集中区域的现有行政村网或新建自然村网作为中心向周边村扩展,即实现行政村与自然村小片联网。全市可采取此手段的村点有21个。

  3.采用MUDS数字多频道无线覆盖技术,覆盖梧州市郊的乡镇自然村。全市可采取此手段的村点有82个。

  4.增加充实原有县级MMDS模拟多路微波对各县的乡镇自然村进行无线覆盖。全市可采取此手段的村点有225个。

  5.广播的覆盖采用在边远地区小功率多布点的无线发射方式和与有线电视同缆的传输的方式,以扩大中央一套、广西一套和当地广播的覆盖。

  通过以上手段,将可实现我市2005年完成50户以上自然村750个村点通广播电视建设任务的目标,并恢复已“返盲”的村通广播电视,覆盖人口约30万。

  (三)点面结合,先易后难

  1.本次“村村通”工程以成片联网(光缆)为主。形成市、县、乡镇、村成片联网的格局,同时向四周自然村辐射。实现乡镇、村屯接收到与市县相同的广播电视节目,这些节目既有中央的主要节目、广西的节目、部分外省的节目,又有当地市、县的自办节目。

  2.以社会效益为先。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对覆盖面广、容易联网、受益群众多、群众积极性高的乡镇和自然村先规划、先建设,做到能做的先做,能通的先通,形成带动效应。

  3.以片养点。在实施成片联网开发的同时,对一些偏僻分散的自然村要做好规划,分步实施,并通过成片联网开发取得的收益来扶持分散的“村村通”建设和维护,形成点面结合,协调发展的格局。

  (四)明确责任,创新机制

  1.明确责任。“村村通”的网络设备明确由市、县广播电视网络分公司管理和维护,以确保网络设备的安全运转,为今后全市广播电视大联网打下基础。

  2.创新机制。要实现“村村通”、“长期通”,必须建立长期有效的运行维护管理体制。

  一是理顺体制,重申广播电视网络不能由私人承包经营。实践证明联网整合能够为“长期通”打下坚实基础,“村村通”工程必须与网络整合工作相结合来进行,以网络整合带动“村村通”,以“村村通”推动网络整合。乡镇村广播电视网络,以行政、经济等措施整合进入市、县广播电视网络分公司,实行垂直管理,形成以网络分公司为中心、乡镇有线电视站为基础、村广播电视室为依托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运营的管理体制;二是落实责、权、利关系,充分调动各级网络维护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三是加强技术培训;四是落实运行维护经费。

  (五)多种渠道,筹措资金

  1.我市2005年的 “村村通”工程的预算投入(未含分配网建设安装费用)为1293.28万元,除了争取到国家补助712万元和自治区补助180万元外,还有401.28万元的资金缺口,需采取分级负责的办法由市、县配套解决。在实施过程中,中央、自治区和市、县各级建设资金主要用于实现成片联网进入各村点的干线网建设和解决广播电视信号源进村问题。广播电视节目入户的分配网建设安装费用需由受益群众自筹资金解决。

  下面为资金分类投入情况表和资金来源计划任务表

  (1)资金分类投入情况表

  (略)

  (2)资金来源计划任务表

  (略)

  2.为了巩固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和“长期通”的目标,要建立长效的运行机制,严格执行农村广播电视收视维护费和入户安装收费标准。国办发 [2004]60号文件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人民政府要因地制宜,认真研究制定具体办法,切实解决本地区'村村通‘工程设备运行和维修经费。同时,要规范农村有线电视(包括小片联网)收费工作,严禁不合理收费,防止加重农民负担”。对此,市、县网络分公司要严格按照自治区物价部门制定的农村广播电视收视维护费收费标准执行。向受益群众一次性收取的广播电视节目入户分配网建设安装费用也要严格按照自治区物价部门统一制定的收费标准执行。

  (六)专款专用,务求实效

  实施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资金数额巨大,时间跨度较长,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和监督管理办法,务必做到专款专用,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

  1.建立专户管理制度。市、县承担项目建设任务的广电网络分公司都要按照上级的要求设立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建设资金专户,并单独建立账簿进行核算。

  2.“村村通”资金使用实行“会签”的审批制度,由市、县广播电视局局长和广播电视网络分公司经理会签。严格资金使用的审批权限,防止多头签字审批,造成资金使用失控的现象,杜绝专项经费挪作他用,严禁任何部门、个人借机敛财。

  3.村村通广播电视所用的大宗主要器材必须通过招标采购,以确保器材质量,降低建设成本,并防止经济上出问题。

  4.实行定期汇报制度。各级广电部门要将资金使用、工程建设进度定期逐级汇报。

  5.坚持验收审计制度。在每个项目工程完工验收前,都要进行项目先审计,同时加强事前、事中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严肃处理。

  五、加强领导

  全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自觉地把“村村通”工作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精心组织实施,认真负责地做好“村村通”的各项工作。

  1.成立梧州市“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另文下发)。各县(市)、区也应成立相应机构,落实足够人员,建立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明确工作任务,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开展。

  2.层层落实责任,市、县(市)、区两级签订目标责任状,明确任务和责任,把建设任务层层分解落实,一级抓一级,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

  3.市、县(市)、区广播电视局要制定出2005年实施“村村通”的规划,各网络分公司要制定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其中要含技术覆盖方式、资金来源、长效管理机制等),报市广播电视局和市网络分公司审核,自治区广播电视局批准。

  4.加强督促检查。市有关部门要组成联合调查组,对“村村通”工程建设和巩固情况进行调研,督促、检查指导各县(市)、区切实做好“村村通”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