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速实现市二次党代会和二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的“两个跃升、一个崛起”的奋斗目标,市委、市政府决定全面实施“六项产业基地、三项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6+3”工程),即:煤电产业、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加工制造业、劳务供应、商贸流通、旅游经济和文化产业及道路交通、农田水利、社会公共事业,并初步论证规划了一批重点项目,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核心和主线。为确保重点项目顺利实施,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强化项目建设在经济工作中的战略地位

  当前,宿州的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调整经济结构,培育市场主体,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发展后劲,关键在于投入支撑和项目带动。“6+3”工程项目,覆盖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是省政府“861”行动计划在我市的细化和延伸,是提升工业化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载体。各县区、各部门都要将此作为全市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工业化为核心,以大开放为主战略,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重大项目为抓手,举全市之力,建设一批大项目、大企业、大工程,加速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把潜在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力争通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做大做强我市的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使资源配置更加优化,经济结构更趋合理,发展活力显著增强。

  二、健全重点项目建设的推进机制

  市政府成立重点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重点项目的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计委,承担日常工作。市委、市政府每年从重点项目库中筛选40个左右(其中县区20个)进行直接调度,明确市领导联系人、责任单位及相关责任人,定期召开调度会议,协调项目实施中的问题。实行项目建设年度目标考核奖惩制度,由市重点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按照《宿州市重点建设项目实施考核奖励办法》,重点围绕项目储备、争取资金、建设进度等方面,每年对市直各有关部门进行考核和评比,并严格落实奖惩。各县区要相应建立重点项目建设推进责任制,把任务细化、量化,变成可操作、可考核的工作内容,落实到人,并建立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领导班子合力抓的工作格局。

  三、全面加快重点项目建设

  “6+3”工程按项目建设阶段分为续建项目、新开工项目、预备开工项目和前期工作项目。各县区、各部门要在抓好在建项目、抓紧开工新项目的同时,努力推进项目的前期工作。结合“十一五”规划的编制,认真研究宏观政策和产业政策导向,再提出一批牵动性强的重大项目,把项目做精、做深、做专,着力抓好项目的储备。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重点项目的研究开发与策划,对属于政府直接推动和操作的基础设施、社会公益事业性项目,以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为主进行策划。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实行动态管理、梯次推进、滚动发展,努力形成“建设一批、开工一批、推进一批、储备一批”的工作机制。每年年初由市计委牵头,会同各县区、有关部门及相关企业对项目进行一次核调,及时吸收新的具有成长性和带动性的项目,剔除因市场、技术等因素变化已不具备发展条件的项目,不断完善“6+3”工程项目库,力争项目储备规模每年都保持在1000亿元左右。

  四、认真落实投资主体和项目资金

  加快“6+3”工程建设,关键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元化培育投资主体,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要充分依托“6+3”工程规划的项目,加强项目的包装和推介力度,一方面积极开展对外招商,引进项目资金和投资主体,一方面抓住国家的产业政策机遇,做好国债项目的申报和衔接,力争具备条件的大项目纳入省和国家发展规划,争取政策扶持。加快企业改制步伐,积极与外来大企业对接,实现以产权换资金,以存量换增量,增强企业自筹资金能力。充分发挥驻市大企业的作用,借助其资金、技术和管理优势,抓好大项目建设。市级财政逐步增加项目前期工作经费,各县区都要安排一部分重点项目前期工作费用,用以加快项目工作。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引导民间资本投入“6+3”工程建设。加强与金融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强化银企合作,充分发挥商业银行、专业银行的主渠道作用,加强对优势产业项目的信贷支持。

  五、努力营造项目建设良好环境

  “6+3”工程是市委、市政府实施的一项重大举措。各地、各职能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把本职工作与实施重点项目建设的全局有机统一起来,把履行管理职能与提供协调服务密切结合起来,把工作着力点由项目审批转到做好项目规划和前期工作上来,创造条件,主动服务,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市计划、经贸、国土、建设、环保、电力、交通、通信等部门,要在审批、征地、拆迁、供水、供电等方面为项目提供保障,对影响项目推进和实施的突出问题,特别是一些拦路卡壳的问题,要不推诿、不扯皮,及时组织现场调度。宣传部门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全市营造关心、支持,推动项目建设的良好氛围,共同形成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的强大合力。纪检、监察、公安等部门要深入持久地开展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周边环境专项整治,依法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附件:

  1、宿州市“6+3”工程项目总表目录及总表

  2、市委、市政府直接调度的重点项目表(略)

  3、市委、市政府调度的县区重点项目表(略)

  二○○五年一月一日

  附件1:

宿州市“6+3”工程项目总表目录(2004-2008)

  六项产业基地项目

  1、煤电产业(1-18)

  2、农副产品生产加工(19-65)

  3、加工制造业66-122

  4、劳务供应(123-126)

  5、商贸流通(127-157)

  6、旅游经济和文化产业(158-167)

  三项基础设施项目

  1、道路交通(168-180)

  2、农田水利(181-202)

  3、社会公共事业(203-234)

  关于宿州市“6+3”工程项目的说明

  为贯彻落实省“861”行动计划,实现“两个跃升,一个崛起”的奋斗目标,市委、市政府决定全面实施“六项产业基地、三项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6+3”工程)。这些项目具有牵动性强、产业关联度高的特点,计划在2004-2008年开展规划及工程建设工作,以期打造“现代农业市、新兴工业城、皖东北商贸中心”。这是我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主线和核心,是加快宿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要务和关键。

  “6+3”工程项目的筛选和实施,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工业化为核心,以大开放为主战略,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依据市场需求、产业政策、企业创新和资源优势,突出一批大项目、大企业、大工程,力争到2008年,形成一批新的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使三次产业比重各占三分之一左右,资源配置更加优化,经济结构更趋合理,发展活力显著增强,全市生产总值达到35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万元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2800元,人民生活迈上新台阶。

  “6+3”工程,即:煤电产业、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加工制造业、劳务供应、商贸流通、旅游经济和文化产业及道路交通、农田水利、社会公共事业。目前共列出建设项目234个,项目总投资926亿元。

  六项产业基地项目167个,投资630亿元,占总投资的68%.其中煤电产业项目18个,投资241.02亿元,占总投资的26.03%;农产品生产加工项目47个,投资167.35亿元,占总投资的18.07%;加工制造业项目57个,投资151.4亿元,占总投资16.35%;劳务供应项目4个,总投资2.38亿元; 商贸流通项目31个,总投资56.03亿元; 旅游经济和文化产业项目10个,总投资11.16亿元。

  三项基础设施项目67个,投资296亿元,占总投资的32%.其中道路交通项目13个,总投资186.56亿元;农田水利项目22个,总投资53.91亿元;社会公共事业项目32个,总投资55.71亿元。

  “6+3”工程项目由续建项目、新开工项目、预备开工项目、前期工作项目四部分构成。在项目实际操作过程中,按照动态管理、分步实施、明确责任、严格奖惩的原则逐年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