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府直属有关单位:

  按照《关于印发梅州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梅市府办[2005]18号)要求,市发展和改革局牵头完成了《梅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简称《基本思路》)的编制工作。《基本思路》中提出的措施切合实际,可操作性强,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并抓紧做好“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

  梅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五年三月二十五日

梅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

  一、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一)有利条件

  1、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总体上较为有利。

  2、国家和省在政策上给予山区、欠发达地区鼓励和扶持。

  3、发达地区结构调整为山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机遇。

  4、逐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5、现实经济基础,特别是近年来我市逐步形成的加速发展势头,为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可能。

  (二)制约因素

  1、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特别是工业较为落后、产品竞争力不强。

  2、与全省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差距大,加快发展面临较大压力。

  3、资源和环境的压力逐渐增大。

  二、“十一五”规划编制的原则

  (一)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

  (二)坚持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三)坚持推动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根本性转变;

  (四)坚持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五)坚持发展与改革紧密结合。

  三、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主要措施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中央和省的统一部署,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目标,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提升综合竞争力为核心,以改革为动力,以科技进步促进结构调整,切实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深入实施“四个梅州”发展战略,推动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努力把梅州建设成为经济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山区市。

  (二)奋斗目标

  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努力,全市经济发展登上新台阶;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基本经济制度进一步完善;科技教育文化事业较快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跨越;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社会文明跃上新水平;人民生活得到较大改善。

  ——全市生产总值力争突破500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200美元(按常住人口计算)。

  ——县域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财政收入总量和人均值等指标在全省的排位有所靠前。

  ——三次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工业化水平明显提高,服务业得到较快发展,工业增加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分别力争达40%左右。

  ——全市城镇化水平达50%以上。

  ——科技进步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0%以上,高新技术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达18%以上。

  ——市区及各县(市)城、中心镇普及高中教育,同龄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20%以上。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环境综合指标达到85分以上;森林覆盖率提高到72%以上。

  (三)主要措施

  立足市情,发挥优势,突破难点、注重后劲,更新发展观念,落实“五个统筹”,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1、坚持实施“工业梅州”战略,大力提升工业发展水平。

  努力培育和发展壮大支柱产业。切实利用电子信息等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建材、卷烟、电力、机电、矿冶、陶瓷、纺织、食品、医药等传统行业,加快产业升级步伐,推进工业信息化;有选择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培育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能源和环保等新兴产业,发挥高新技术产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在此基础上,形成卷烟、建材、电力、电子信息、铜系列加工、机械等六个年产值达50-100亿元的支柱产业。

  引导产业集群发展。以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为基础支撑,以项目为依托,重点规划建设一批符合国家政策和城乡规划的产业园区,引导产业关联度高的企业集聚,形成专业化多类型产业集群。

  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用好用活山区与珠三角联手推进产业转移、共建工业基地的政策,规划建设一批产业转移园区,积极而有选择地承接产业转移;加强区域产业分工和合作,努力把梅州打造成为重要原料及农产品加工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区域商贸物流中心和旅游休闲度假中心。

  2、加快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加大农业科技投入,鼓励和支持农业科技创新,扶持农业科技产业发展;大力加强农村教育,稳定和壮大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提高农民发展生产的基本素质。

  推进农业产业化。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升农业比较效益;以培育发展国家和省级农业龙头企业为重点,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促进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延长农业产业链;加快农业生产标准化示范基地和加工标准化体系建设步伐,确保农产品质量与安全。以发展优质、高效经济林、工业原料林、速生丰产林基地为重点,加快林业产业体系建设。

  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建立市场、信息服务网络,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加大金融支农力度,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完善农业补贴政策,探索发展农业保险事业,稳定发展农业生产;加强农用生产资料价格调控,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规范涉农收费,加强经营性收费管理,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推进城镇建设,加速要素集聚,引导二、三产业发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围绕增加贫困村和贫困户收入、增强发展能力,重点解决农村存在的“住房难、饮水难、行路难、读书难、就业难、看病难”等问题。

  3、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优化服务业行业结构。以市场为取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技术进步为支撑,大力调整和优化服务业行业结构,提高服务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扩大居民消费规模。改善消费环境,营造有利于消费的社会氛围。实行就业优先政策,努力增加就业。建立个人信用制度,提高信贷服务水平,促进城镇消费升级。挖掘消费潜力,扩大农村消费规模。

  推进旅游产业化。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化,使之成为服务业龙头。充分发挥梅州自然、生态和客家文化独特优势,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积极建设“世界客都”,推出客家文化旅游精品、热泉康体休闲特品、山水绿色怡情度假名品,把梅州建成粤东北、闽西南与赣东南地区的客家文化旅游中心城市,泛珠三角地区的热点旅游城市,国内外著名的客家文化旅游城市。

  4、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加快扩大县级政府经济管理权限。落实省、市《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定》,按照省《关于扩大县(市)政府管理权限的意见》,加强扩权工作的指导,改善县域经济发展环境。

  加快发展县域工业。以工业化为核心,推进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把县域工业化作为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

  突出县域经济发展重点。以主攻民营经济,培育特色经济、壮大园区经济、发展配套经济、提升劳务经济为重点,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加快城镇化发展步伐。以农村人口城镇化为核心,推进城镇化进程,深化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及其配套改革,形成有利于农村人口城镇化的制度和机制。强化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和辐射作用,加快以中心镇为重点的小城镇发展,促进中心城市、县域和中心镇协调发展。

  5、进一步放开搞活,加快民营经济发展。

  大力招商引资引智。优化投资环境,增强招商引资引智的吸引力。有选择地承接产业转移;优化外资来源结构;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创新招商方式,扩大招商引资规模,提高招商引资质量。探索建立有利于人才开发、人才使用、人才创业的机制,千方百计引进各类适用人才,借助外力促发展。

  提高对外贸易水平。坚持科技兴贸、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巩固传统出口市场,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创新外经贸体制,优化资源配置。扶持和发展民营外贸企业,扩大贸易出口规模;优化进口结构,扩大先进技术和设备进口,加快关键设备升级换代,提升产业素质。

  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努力优化政策、政务、法制、市场、舆论等环境,进一步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探索对外资开放领域,同时对民资开放,推动内外源经济协调发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有机结合,拓展民营经济发展空间;实施品牌战略,推动民营企业创立自主知识产权,发展壮大一批民营企业,造就一大批民营企业家。

  加强区域协作。要抓住机遇,认真实施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战略。着眼于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后劲,主动融入泛珠三角合作圈,加强物流、中介服务、旅游、口岸、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合作。

  6、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发展环境。

  构筑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梅(州)龙(岩)、西环、兴畲、梅(州)漳(州)高速公路建设步伐,力争梅赣高速公路列入建设规划,继续改造重要干线和县、乡公路,形成覆盖全市,连接周边、布局合理的公路运输网络,使梅州成为闽粤赣三边交通枢纽中心。努力增加民航航班、航线,规划建设广梅汕铁路复线和平远至梅州、蕉岭至梅州铁路,提升航空、铁路交通地位。振兴黄金水道,服务工业梅州。以建设梅江松口-三河、汀江茶阳-三河、韩江三河以下300吨级主要航道为重点,充分发挥水运资源优势,不断降低企业运输成本,吸引大型工矿企业布局沿河地带,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加强电源电网建设。继续实行水火并举,规划新建梅县电厂、宝丽华荷树园电厂、兴达电厂二期等一批燃煤电力项目和五华抽水蓄能电站、大埔高陂水利枢纽工程等水电站,积极探讨建设核电厂,力争把梅州建成全省的电力基地之一。加快电网建设步伐,重点抓好500千伏嘉应输变电工程和220千伏五华、大埔、平远等输变电工程建设,促进电网与电源建设、负荷增长同步发展,形成结构合理、适度超前的骨干网络,保证电力供应和输送顺畅。

  加快以水利为重点的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以防洪、供水和水环境安全为目标,加强政府对水资源的宏观调控与协调,改革水资源管理体制,加强以中大型水库除险加固、城市(镇)防洪堤围为重点的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建立和完善防御性标准供水预案,探索建立完善保险、救灾及灾后重建机制,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工作,切实为市民提供一个安居乐业的环境。

  7、积极创新机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为重点,按照《行政许可法》确定的“三个优先”原则,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加快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强化社会管理职能。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责权明确、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社会管理体制,推进社会管理从政府控制到社会选择的重构。

  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形成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良性竞争的格局。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通过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逐步建立起市场引导投资、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式多样、中介服务规范、宏观调控有效的新型投资体制。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在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框架下,明确界定政府的事权范围和支出责任,理顺市县财政关系,完善市县财政体制。

  加快要素市场建设。建立多层次的要素市场体系,完善要素市场结构,丰富要素市场产品,加快发展土地、资本、技术、劳动力、信息等要素市场。

  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以金融的可持续发展、保持宏观金融稳定、提高微观经营效益为目标,为金融切实增加对辖区经济的投入力度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深化金融改革,正确处理好风险防范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建立以效益为中心的经营管理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优质服务。

  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大力倡导社会信用观念,规范发展信用机构、建立行业和个人信用体系,提供社会化信用服务。以规范发展担保公司为突破口,进一步完善信用服务,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就业制度改革,切实改善就业环境,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和再就业。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制度,不断扩大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推进农村合作医疗事业发展。

  8、加快建设“文化梅州”,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机制创新,优化文化资源配置,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充分挖掘客家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独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客家文化品牌,促进经济与文化的融合,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大力建设教育强市,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努力构建具有梅州特色、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覆盖全社会的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扶持发展科技事业。以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强化企业在技术开发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积极推进专利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促进知识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推进科普事业发展。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基本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卫生服务体系,努力提高公共卫生应急处理能力和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深入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和爱国卫生运动,改善城乡卫生环境,积极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推进全民健身工程。实施全民健身计划,落实“体育三下乡”各项措施;以振兴足球、扶持羽毛球等运动项目为重点,促进全市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

  9、坚持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以综合整治江河为重点,实施以总量控制为基础的排污许可证制度;加大工业污染治理力度,强化对大气污染、固体物污染和噪音污染的综合整治,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探索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确保生态保护区的稳定发展。稳步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行的市场化、产业化,促进环保投入的多元化、市场化。

  切实改善生态环境。依法保护和合理开发土地、森林、水和矿产资源,全面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发展生态公益林,加快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建设步伐,提高城乡绿化水平;综合治理水土流失,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安全,倡导生态文明,积极创建国家环保城市和园林城市。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使用、可循环”原则,支持企业开展节能、节水、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技术改造,逐步淘汰落后生产力。积极开发新能源,使用清洁能源,推行清洁生产。

  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稳步降低生育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

  梅州市发展和改革局
二○○五年三月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