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推进我省农业信息服务工作,经省政府同意,现就实施农业信息服务工程作如下通知。

  一、充分认识实施农业信息服务工程的重要意义

  近几年来,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农业信息化工作,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全省农业信息服务体系逐步健全,服务渠道不断拓宽,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服务能力不断提高。但是农业信息网络不健全,服务手段比较落后。实施农业信息服务工程,是推进农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现代农业、实现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是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决策管理与服务水平的必然选择,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手段。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进农业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意义,全面组织实施农业信息服务工程,切实抓出成效。

  二、农业信息服务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农业信息化工作要紧紧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强化信息资源建设,构建信息传播新体系,推进网络延伸,开发、整合、完善应用系统,加强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研究应用,全面提升农业信息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至2007年,力争初步建立起全面覆盖省市县和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部分种养大户等市场竞争主体,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农业信息网络。加强市场信息、生产信息、科技信息服务,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初步实现农业生产信息化;加强管理信息和公共信息服务,初步实现农业管理和服务信息化。通过努力,使全省农业科学决策的信息支撑能力和快速应急反应能力明显增强,农业信息服务水平明显提升,资源共享和市场信息化程度明显提高。

  在认真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省农林厅会同省有关部门制定了《全省农业信息服务工程建设规划(2005-2007年)》。各地要根据全省的统一规划,制定本地的实施计划,认真组织实施。

  三、加强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建设

  (一)加强江苏农业网站建设。以江苏农业网为重点,充分调动省级农口部门以及市县农业部门的积极性,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共同开发,联合打造。积极开发推广高效实用信息发布系统,通过各级各部门信息的“一站制作、多点发布”,实现全省农业网站大联盟、信息大联播,丰富江苏农业网的信息资源,把江苏农业网建成具有较强信息集散能力和用户凝聚力的农业门户网站。

  (二)加强江苏农业商务网站建设。在江苏农展网基础上,通过改造升级,融合各类上网企业发布信息,建成汇集涉农企业形象展示、信息发布、产品展销、农产品网上订单等多种功能的品牌网站,不断扩大宣传,提高知名度。农口各部门要通力合作,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尽可能组织相关企业和产品信息上网,努力把江苏农业商务网建设成为农业企业及产品的网上交易大市场。

  (三)加强地方特色农业网站建设。围绕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以龙头企业、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组织等为主要实施单位,通过新建、改造、提升,重点支持建设50个有影响力的地方特色农业网站。以专业信息资源建设为主,着眼于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系统性和实用性,提高特色信息的收集、加工、分析水平,引导和促进特色产业发展。

  充分利用农业网站平台,积极组织引导各类市场竞争主体学网、上网、用网,创办自己的网站,调动他们进行网上营销、产品展示以及信息收集、发布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信息和信息技术在生产经营中的应用水平,提高各类市场竞争主体的信息化意识,促进农产品流通和销售。

  四、促进现代网络与传统媒体的融合

  充分利用通讯通信设施普及面广、信息传播到户的优势,以县(市)为主体,加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形成电视、电台、电话与网络相互结合、互为补充的信息传播新模式,实现农业信息服务载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

  全面启动农业电话信息服务系统建设。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省级“综合管理中心”、市级“管理中心”和县级“语音咨询服务中心”(主要含语音服务平台)建设,通过电话与电脑、网络的有机结合,为农民提供种植、养殖、营销、市场、价格信息的直接拨号查询、语音提示查询、专家咨询等服务,将生产技术、市场信息、扶持“三农”政策等送进农村,进入农户。同时,提供将农户需求的信息发送至语音服务平台或互联网的服务,形成连通农户与市场、双向交流的语音咨询服务系统,不断提高信息服务覆盖率,增强农业信息服务能力。

  充分利用电视、电台等资源优势,办好农业信息专栏,增加传播内容,扩大信息传播范围,及时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市场预测、实用科技、价格行情、农村政策等信息,实现农业信息电视有图像、电台有声音、报纸有文字,提高传播效果,千方百计扩大为农服务能力。利用电视普及程度高的优势,增加农业科技、农业新品种、节本增效技术等传播内容,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增强农民接受科技、应用科技的感性认识。充分发挥广播电台的优势,传播农村政策、农产品市场价格行情、实用科技等信息,让农业市场竞争主体和广大农民及时了解政策、了解市场,增强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

  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农业指挥决策服务

  (一)加强决策辅助系统建设。加快建设具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决策指挥 “大厅”,开发基于农业基础数据库的综合应用系统,提高实时反映主要农作物生长情况、农业自然灾害、植物病虫害、重大动物疫情、农业资源环境、农村经营管理动态信息的能力,更加科学、及时、全面反映农业生产经营情况,从而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

  (二)加强“3S”技术(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系统)在农业上的运用。积极开发推广遥感技术在农作物生长情况判断、产量预测方面的运用;开发推广地理信息系统在农产品生产布局、测土配方施肥等方面的运用;开发推广卫星定位系统在抽样调查确定布点、森林防火、管护方面的运用,全面提高农业决策和调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三)加强信息技术在生产管理方面的运用。加强电脑自动控制技术的运用,逐步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推进精准农业和设施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管理的数字化水平,在农产品生产、流通领域内推行IC卡跟踪管理,实现全程质量安全的可追溯。加快农业应用系统建设,建立农作物生产和管理模型,提高土地产出能力和减灾防灾能力。

  (四)加强农业视频系统建设。在建立省市农业专网的基础上,加快建设以省农业信息中心为主控层、市级农业主管部门为终端接收层的数据双向传输视频系统,扩大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农业视频系统建成后,根据需要开发各种农业专业视频应用系统,确保农业决策的及时、安全和高效。

  六、切实加强对农业信息服务工程建设的组织领导

  农业信息服务工作综合性、群众性强,工作难度大,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狠抓各项关键措施落实,确保取得实效。

  (一)延伸信息体系,强化资源建设。采取广泛宣传、典型示范、政策扶持等手段,进一步完善信息体系,积极推进乡村上网、企业上网和大户上网。切实加强农业信息资源建设,认真做好农业信息的采集、整理、分析、发布工作。加强传统媒体和现代网络技术的融合,建设多元信息传播渠道,实现多部门、多层次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充分发挥信息在市场资源配置中的引导作用,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以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推进农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拓宽投入渠道,加大投入力度。各地要加大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信息收集、加工、发布,网络技术应用开发,网络设备完善和网络延伸,建立多元农业信息传播渠道,信息工作人员培训等,切实改善工作条件。省级将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业信息服务工程建设。同时,积极鼓励和引导农业企业、经营大户投资农业信息化建设,开展农业信息服务,形成政府主导、各类市场竞争主体参与的多元化建设新格局。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要通过引进、培养等手段,建立一支了解市场信息需求、善于开拓创新的信息管理队伍,建立一支网络维护、应用软件开发的信息技术队伍,建立一支信息采集、加工发布的信息分析队伍,建立一支贴近基层、了解农民需求的信息服务队伍。通过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信息服务工程的实施和服务能力的提高。

  (四)强化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各地要把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摆上重要位置来抓。要建立目标责任制,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任务,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农业信息服务工程顺利实施。加强对信息市场的管理,提高信息的准确性、权威性。农业部门要把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职能,作为服务“三农”的一项重要职责,设立专门机构,安排专职人员,加强指导,强化考核,务求实效。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密切协作,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要坚持“统一规划、联建共享”的原则,整合现有资源,减少重复建设,保证农业信息服务工程按照总体要求,有计划、分层次、有步骤地推进。

二00五年七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