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

  市国土资源局《新余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00五年七月十二日

  新余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方案

  (市国土资源局 二OO五年七月六日)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土地利用管理工作,提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切实做好我市市﹑区﹑乡(镇)三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32号)和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和编制前期调研工作的通知》(国土资源部发[2004]133号)及《江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和编制前期调研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的

  ㈠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总方针,以服务于我市经济建设为根本出发点,妥善处理好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整体与局部、长远与当前的关系;坚持发展经济、保护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并举,全面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提高土地资源对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㈡目的

  通过本次土地规划修编,在全面总结我市土地利用和规划管理中的成功经验基础上,针对规划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新形势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总体思路、组织管理、技术方法和制度创新等作出积极有益的探索;制定科学的土地利用政策,对合理安排开发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运营土地资产作出战略性总体安排,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二、原则和依据

  ㈠规划编制原则

  1、坚持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原则;

  2、坚持节约与开发并举、以节约为主和内涵挖潜、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原则;

  3、坚持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的原则;

  4、坚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

  5、坚持建设占用耕地与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相平衡的原则;

  6、坚持专家论证、公众参与、落实规划成果听证公示的原则;

  7、坚持上下规划与部门规划相衔接的原则;

  8、坚持与上一轮规划延续性的原则。

  ㈡规划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6、《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32号);

  7﹑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和编制前期调研工作的通知》(国土资源部发[2004]133号);

  8、《江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和编制前期调研工作方案》;

  9、《新余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

  10、其他相关规划和计划。

  三、规划期限与范围

  ㈠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编制以2004年为基期,2020年为规划目标年,2010年为近期目标年。

  ㈡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修编采取市、区、乡(镇)三级规划同步开展的方式进行。

  1、新余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范围为本市行政区域内全部土地,总面积约为3178平方公里。

  2、新余市渝水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范围为本区行政区域内全部土地,总面积约为1786平方公里。

  3、新余市渝水区(含仙女湖区、市高新开发区)18个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范围为其各自行政区域内全部土地。

  四、规划修编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

  ㈠工作内容

  1、新余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

  认真总结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和实施经验,全面评价规划实施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和实施成效,客观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及其发展潜力,客观分析建设用地指标分配、建设用地布局和规划实施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本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提出建议。

  2、专题研究工作

  ⑴新余市土地利用现状及潜力分析

  通过分析新余市土地利用现状及变化情况,分析总结土地利用的特点、变化趋势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本次规划修编着重解决的土地利用问题和有关措施。

  ⑵新余市土地需求量预测和土地供需形势分析

  通过对新余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需求量预测、土地适应性评价、土地供给潜力分析,确定规划期间本市土地供需的形势。

  ⑶新余市土地利用环境影响评价

  从土地利用环境地质地貌、水文水资源、生态环境等核心要素的研究入手,进行县域土地利用规划环境的分析、预测,划定全区土地利用适应性分区,提出适宜建设用地区、农业区、环境敏感区、自然保护区和蓄洪区的建议方案,制定不同的土地利用措施、方式及环境保护控制要求。

  ⑷新余市耕地保护与对策研究

  从新余市耕地资源及耕地变化的基本状况和特点入手,总结近年来耕地保护工作情况,结合耕地保护过程中存在的矛盾,预测全市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等指标,提出规划期内耕地保护目标,对新余市耕地保护提出建议和对策。

  ⑸城镇用地预测

  分析新余市总人口和城镇人口现状,对城市化发展水平进行研究,预测城镇人口和城镇用地规模的增长,对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进行测算。

  ⑹工业及开发区用地预测

  分析研究新余市“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工业用地和工业园区建设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结合2005-2010年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与目标,预测工业及工业园区用地量,提出工业园区用地规划方案,并探索工业园区土地合理利用的途径。

  ⑺基础设施用地预测

  分析基础设施用地现状,预测基础设施用地需求量,并对基础设施用地进行总体规划。

  ⑻农村居民点用地预测

  分析新余市总人口和农村人口现状,对城市化发展水平进行研究,预测农村人口和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的增长,对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进行测算。

  ⑼旅游发展用地预测

  分析旅游发展用地现状、发展面临的形势及其存在的问题,预测旅游发展用地需求量,对旅游发展用地进行总体规划,并对旅游发展用地的效益进行评价。

  ⑽生态用地预测

  分析生态用地现状、发展面临的形势及其存在的问题,预测生态用地需求量,对生态用地进行总体规划。

  3﹑规划大纲的编制

  在完成补充变更调查和专题研究的基础上编制规划大纲,规划大纲主要提出规划修编思路、规划目标与方针、土地利用发展战略、各类用地的空间布局、有关耕地保护和建设用地规模的主要控制指标、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控制范围等内容。

  4﹑规划方案的编制

  根据省国土资源厅审定的规划大纲,结合中心城市和重点城镇发展、农业和农村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国土资源保护与整治等方面的要求,通过综合平衡和充分协调,提出总体规划方案。规划方案编制的主要内容如下:

  ⑴以全部土地为对象,按照土地的主导用途和功能划分各类地域,如城镇和工业地域、农业地域、环境敏感地域、自然保护地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地域、行蓄洪区等,并制定各地域土地利用管制措施。

  ⑵综合评价市域中心城市发展和开发建设条件,明确中心城市地域发展战略和空间格局,确定合理的建设用地规模、用地发展方向和开发时序,按照土地用途管制的要求,划定中心城市(包括主城区和外围组团)建设用地区范围,并对中心城市城郊结合部进行土地用途分区。

  ⑶确定农用地、建设用地、生态保护区、土地开发整理和重点建设项目的规模和空间布局。

  ⑷明确县级规划的重点内容和要求,确定各县(区)耕地保有量、建设占用耕地面积、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土地开发整理面积、主要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等控制指标,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社会设施、环境治理等重点项目用地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⑸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措施,包括完善法律法规、调控机制、管理制度、科技手段等内容。

  5﹑建立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

  按国土资源部信息化相关标准和规范,对现有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软件进行开发、完善,利用土地利用现状补充更新调查和规划方案等成果,建立以1:10000分幅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为工作平台的土地利用规划动态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

  ⑴土地利用规划GIS数据处理子系统:主要针对土地系统的通用的数据处理模式,对各种土地图形数据实现采集、编辑、配置、输入、转化、校正、合并等功能。

  ⑵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子系统:主要实现有关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的查询、统计、文件管理、输入、输出等功能。

  ⑶规划实施管理子系统:通过对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单独选址建设项目用地规划审查、城镇分批次建设用地规划审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规划审查等业务中检查符合规划的执行情况,提出辅助决策,并输出相应的文档及图件。

  6﹑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

  在确保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和保护率不变的基础上,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基本农田的布局。

  ㈡工作方法

  1、做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更新工作。按照省国土资源厅审定的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由市国土资源局统一组织和部署,调动各县(区)、乡(镇)土地管理部门和规划修编协作单位的技术力量,对全市2004土地利用详查变更图进行更新,进行数字化成图、建库和各类数据的统计工作。调查更新成果涉及违反法律和规划用地的,依法处理后更新。

  2、加强专题研究。采取多部门合作、多方协调的形式来完成。在充分吸纳各行业、各部门的意见基础上,充分借助有关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最新研究成果,提高研究成果的科学技术含量和实用价值。

  3、进行多方案比较。从生态环境的保护、城镇经济建设发展、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拟定建设用地规模控制、生态环境保护和耕地保护等主要规划控制指标各有侧重的三个供选方案,并从不同角度对规划供选方案进行评估和比较,综合平衡后选取最优方案。

  4、搞好协调衔接。按照上下结合、相互协调的原则,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协调衔接工作:一是搞好与市有关部门和各县(区)发展要求的协调衔接工作;二是做好与区域规划、城镇规划、交通规划、水利规划、林业规划和各类保护区规划的协调衔接工作;三是做好与盛区和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协调衔接工作。

  5、加强专家咨询和公众参与。在规划编制的不同阶段及时召开市有关部门专家咨询会和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的专家咨询会,不断对规划方案进行完善。征求各级政府对规划的意见,并对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专题内容,如基本农田划定、建设项目空间布局、生态保护区规划等进行公示,征求公众意见。

  6、注重规划编制理论创新。在本项规划修编中,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理论、技术手段和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创新。

  ⑴关于规划控制指标。按照科学合理、实事求是的原则,将耕地保有量、建设占用耕地面积、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继续作为强制性指标,其他指标作为指导性指标。

  ①建设用地指标。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重点保障交通、水利、军事、环保等基础设施和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要严格按照现行国标核定的人均用地指标确定;各类园区用地纳入城镇建设用地统筹考虑。在符合上级规划要求的前提下,增加一定幅度的机动指标和浮动指标,具体增加幅度以土地整理增加耕地折抵潜力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量的动态关系为依据确定,并在实地划定范围,其使用与土地利用激动机制相结合。

  ②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按照保障粮食生产能力的要求,实事求是、科学地测算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指标,并与上一轮规划相衔接。原则上保持耕地总量基本稳定,力争实现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减少。根据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和农业结构调整的可逆性与不确定性,引入可调整耕地的概念,将具有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可随市场变化调整为耕地的其他农用地纳入耕地保护范围,并与现有耕地一样,实行严格保护管理。

  ⑵关于建设用地布局。按照优化用地结构、集约用地、环境优先的原则,大力推进农村居住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实现城市功能的合理布局、建设用地指标的合理分配和城市生态环境的逐步改善。由于各类建设的区域性、阶段性和不确定性,且受国家和地方政策的影响性较大,为保证重大建设项目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顺利进行,在专题研究和建设用地空间布局分析的基础上,对规划建设用地指标和空间布局考虑一定的弹性。即划定城市建设可调整区,将一定比例的建设用地指标作为机动指标和浮动指标,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和建设用地项目要求在可调整区内合理安排用地。

  五、工作步骤及程序

  ㈠工作步骤

  1、前期准备工作(2005年6月-7月中旬)

  组织成立市、区、乡(镇)三级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和工作协调组,研究制定工作方案,落实工作经费和工作地点,召开动员会,开展资料收集工作。

  2、基础调查和数据更新工作(2005年7月中旬-8月中旬)

  开展自然、经济、社会等状况基础资料调查及分析。

  3、规划实施评价(2005年7月底-8月初)。

  4、专题研究(2005年7月中旬-9月初)

  根据专题研究的进展情况,适时进行专题研究的汇报论证工作。

  5、建立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2005年9月初-11月底)。

  6、制定规划编制大纲(2005年9月中旬-10月中旬)。

  7、规划方案编制及择优(2005年10月-11月底)。

  8、形成规划送审稿(2005年11月底-12月中旬)

  征求有关部门、专家和社会各界对编制后的规划的意见,组织论证和协调;综合各方面的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形成规划送审稿。

  9、规划上报审批(2005年12月中旬—12月下旬)

  将规划送审稿报省国土资源厅评审,然后按照有关程序组织规划的报批工作。

  10、规划成果整理与备案(2006年1月)

  规划报批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按照有关要求整理规划成果,并组织规划成果的备案和归档工作。

  ㈡市、区、乡(镇)三级规划同步编制程序

  本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采取市、区、乡(镇)三级规划同步编制。

  1﹑按照经批准的市级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市国土资源局组织开展全市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更新工作,县(区)、乡(镇)政府及相关部门参与,完成全市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更新成果,同步开展专题研究工作。

  2﹑市国土资源局根据市级规划工作大纲,编制规划初步方案,提出全市规划主要控制指标及分解指标,初步确定全市及渝水区建设用地布局和耕地保护区,并充分征求部门意见,报经省国土资源厅审核。

  3﹑市国土资源局综合各有关部门意见,完善市级规划方案。渝水区制定规划大纲及编制规划初步方案,报省国土资源局审定。

  4﹑组织市级规划的评审工作;渝水区完善区级规划编制成果;各乡(镇)级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开展。

  5﹑市级规划上报审批;组织区级规划评审和报批工作;完善乡(镇)级规划成果。

  6﹑全面整理完善区、乡(镇)级规划成果;区级规划上报审批;乡(镇)级规划组织评审和报批。

  六、工作成果

  ㈠规划文本部分

  1、新余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5-2020年)文本及说明;

  2、新余市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2005-2020年)文本及说明。

  ㈡规划附件部分

  1、新余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实施评价报告;

  2、新余市土地利用现状及潜力分析;

  3、新余市土地利用现状环境影响评估;

  4、新余市(2005-2020年)土地需求量预测和土地供需形势分析;

  5、其他7个专题研究:

  专题一:耕地保护与对策研究;

  专题二:城镇用地预测;

  专题三:工业及开发区用地预测;

  专题四:基础设施用地预测;

  专题五:农村居民点用地预测;

  专题六:旅游发展用地预测;

  专题七:生态用地预测。

  ㈢规划图件部分

  1、1:10万新余市土地利用现状图;

  2、1:10万新余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3、1:10万新余市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图;

  4、1:10万新余市城镇用地专题、工业及开发区用地专题、基础设施用地专题、农村居民点用地专题、旅游发展用地专题和生态用地专题图件。

  ㈣新余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和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成果。

  七、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领导,市政府成立新余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对口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国土资源局局长任副组长,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建设局、市交通局、市公路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水利局、市经贸委、市环保局、市统计局、市公安局、市人口计生委、市气象局、市粮食局、分宜县政府、渝水区政府、仙女湖区管委会、市高新开发区管委会、市国土资源局分管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国土资源局,市国土资源局分管领导兼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研究解决规划修编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负责具体的技术指导,起草有关文件,对规划修编需要的课题进行调研,负责组织人员培训及组织规划评审工作。各成员单位要按照领导小组的安排,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协调配合,保证规划修编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各县(区)政府、管委会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负责本地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

  附件:新余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有关单位收集资料目录

  一、市人口计生委

  1、2004年全市和各县、区人口普查资料;

  2、2010年、2020年全市和各县、区人口控制指标,2030年远景人口控制,城市人口自然增长控制指标;

  3、2004年、2010年和2020年全市城镇人口、农村人口及各县、区城镇人口、农村人口。

  二、市统计局

  1、1990—2004年历年统计年鉴;

  2、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

  三、市建设局

  1、新余市及各县、区的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年)或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初稿;

  2、新余市城镇体系规划(说明、图件);

  3、新余市村镇规划(2004—2020年)城镇特别是中心城镇的发展规划;

  4、新余市及各县、区城镇化水平预测和城镇发展战略研究;

  5、2010年、2020年各县、区城镇、村镇建设用地需求情况分析。

  四、市交通局

  1、1997—2004年公路、港口码头建设情况统计数据(投资额度、等级、规模、里程等)及用地现状,行业投资与用地增长关系分析;

  2、新余市交通用地规划(2004—2020年),近期、远期要开,并落实到图,用地项目要说明用地总规模及占用耕地数量;

  3、2010、2020年新余市及各县、区交通用地需求情况分析。

  五、市公路局

  1、1997—2020年新余市及各县、区公路建设情况统计数据;

  2、新余市道路用地规划(2004—2020年),近期、远期要分开,并落实到图,用地项目要说明用地总规模及占用耕地数量。

  六、市水利局

  1、“十五”规划执行情况评估报告;

  2、新余市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及远景目标;

  3、1997—2004年水利、水电建设情况统计数据,包括投资规模、产值、效益、用地面积等;

  4、全市大中型水利工程、电力工程、农村水电用地状况和需求情况分析,并提供项目布局示意图;

  5、新余市重点流域水利发展规划及重点建设项目规划,包括项目名称、投资规模及时间、项目布局、用地定额指标、用地需求,并落实到图;

  6、退耕还湖工程总体规划及实施进展情况,并提供布局示意图;

  7、新余市水土流失现状(2004年);

  8、新余市水土保持规划;

  9、新余市1997—2004年水文统计资料。

  七、市林业局

  1、新余市林业发展“十五”规划执行情况评估报告;

  2、新余市林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及远景目标;

  3、新余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规划;

  4、新余市湿地保护区调查成果和湿地保护工程;

  5、新余市1997—2004年历年林地利用情况、变化趋势、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6、新余市1997—2004退耕还林工程总体规划及实施进展情况,并提供布局示意图;

  7、新余市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区规划及实施情况,并提供布局示意图。

  八、市农业局

  1、“十五”农业发展规划执行情况评估报告;

  2、农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及远景目标;

  3、1997—2004年历年耕地(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其他作物用地)利用情况、变化趋势、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4、全市农业重大工程布局规划,并提供布局示意图;

  5、1997—2004年历年草地利用情况、变化趋势、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6、全市牧草地发展规划;

  7、全市果业发展规划;

  8、全市商品粮基地建设情况和规划;

  9、全市蔬菜基地建设情况和规划;

  10、全市大中型养殖基地建设情况和规划;

  11、全市水产养殖基地建设情况和规划。

  九、市旅游局

  1、1997—2004年旅游设施建设情况及用地统计;

  2、新余市旅游发展规划和用地需求预测(2005—2020年);

  3、风景名胜区规划、历史和自然遗产保护区规划。

  十、市环保局

  1、1997—2004年新余市环境状况公报;

  2、2004年度环境质量概要;

  3、新余市环境质量报告书;

  4、全市、各县(区)生态建设规划(含环保目标、措施、用地等相关信息)、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十一、市电力公司

  1、1997—2004年电力行业建设情况统计数据(包括投资规模、产值、效益等)及用地现状、存在问题,行业发展战略和规划;

  2、全市电力行业发展规划和远景预测;

  3、2010年、2020年新余市行业用地需求情况分析(包括项目名称、投资规模及时间、项目布局、用地定额指标、用地需求、项目布局示意图等)。

  十二、市经贸委

  1、1997—2004年独立工矿企业、工业园建设情况统计数据(投资规模、产值、效益等)及用地现状、存在问题;

  2、全市独立工矿企业、工业园区发展规划、用地需求(2004—2020年);

  3、1997—2004年煤炭行业建设情况统计数据(包括投资规模、产值、效益等)及用地现状、存在问题,行业发展战略和规划;

  4、全市煤炭行业发展规划和远景预测;

  5、2010年、2020年各县、区煤炭行业用地需求情况分析(包括项目名称、投资规模及时间、项目布局、用地定额指标、用地需求、项目布局示意图等);

  6、1997—2004年冶金行业建设情况统计数据(包括投资规模、产值、效益等)及用地现状、存在问题,行业发展战略和规划;

  7、全市冶金行业发展规划和远景预测;

  8、2010年、2020年新余市冶金行业用地需求情况分析(包括项目名称、投资规模及时间、项目布局、用地定额指标、用地需求、项目布局示意图等)。

  十三、市重点办

  新余市“十一五”及到2020年国家、盛市级重点建设项目规划(包括项目名称、投资规模及时间、项目布局、用地定额指标、用地需求、项目布局示意图等)。

  十四、市发改委

  1、新余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五”规划及远景规划纲要、“十五”规划执行情况评估报告;

  2、新余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及远景规划纲要。

  十五、市气象局

  1、新余市1997—2004年气象情况统计资料;

  2、标准风向玫瑰图。

  十六、新钢公司

  钢铁用地发展规划(2004—2020年)。

  十七、铁路局

  新余市铁路用地发展规划(2004—2020年)。

  十八、市高新开发区

  1、开发区发展规划(2004—2020年);

  2、近几年开发区的经济指标和用地情况;

  3、需要进园区而未进的情况。

  十九、市粮食局

  1、1997—2004年新余市粮食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情况的统计年鉴或统计资料;

  2、新余市粮食供给保障规划及远景目标纲要。

  二十、市国土资源局

  1、新余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及图(数字化图);

  2、新余市基本农田保护规划;

  3、1997—2004年土地详查变更资料;

  4、渝水区、分宜县土地利用标准数据库;

  5、新余市1:10万聚脂薄膜土地利用现状图及2004年变更图;

  6、1997—2004年土地综合年报表;

  7、全市闲置土地统计资料;

  8、新余市土地整理规划及图(数字化图);

  9、新余市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资料;

  10、新余市土地登记发证、建设用地审批、用地预审标准工作程序;

  11、1997—2004年全市建设用地情况(分地类);

  12、1997—2004年城镇(城市、城关镇和建制镇)建设、村镇用地统计资料(分县、区,乡、镇统计数据);

  13、城镇、村镇建设用地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