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辖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各有关单位:

  市农业局拟订的《北海市2006年农业生产指导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六年二月二十八日

北海市2006年农业生产指导方案

  2006年是我市全面实施农业生产“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开局之年。为了开好头、起好步,确保全年农业生产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特制订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央和自治区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统筹城乡发展,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积极开展试点工作,坚定不移地加快农业优势产业发展,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大力提升劳务经济,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拓展农业发展领域和途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二、主要农业生产指标

  1、粮食:面积139万亩,总产量43万吨。

  2、油料:面积23万亩,总产量3.8万吨。

  3、甘蔗:面积33万亩,总产量150万吨。

  4、蔬菜:面积46万亩,总产量53万吨。

  5、水果:新增面积1万亩,总产量6.5万吨。

  6、肉类总产:13万吨。

  7、生猪出栏:78.5万头。

  三、主要措施

  (一)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

  进一步抓好粮食生产,保护耕地,稳定粮食面积,提高单产,优化粮食种植结构,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加大低产田改造力度,保证基本农田的粮食产出能力;积极保护基本农田,改善农田基础设施,加强田间小型水利建设,提高农田基础设施的抗灾能力;大力推广粮食优新品种和先进适用种植新技术,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进步能力;充分利用我市自然资源优势,进一步扩大以马铃薯、玉米、红薯为主的冬种粮食的种植,增加粮食复种指数,确保粮食总产稳定。

  (二)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优势产业集群发展。

  在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产量不减的基础上,继续坚定不移的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大力推进规模化开发、标准化管理,发展农业优势产业集群。大力发展优质粮食产业、优质果蔬产业、种子种苗产业、花卉产业、桑蚕产业、草食动物产业,促进以花卉苗木、西甜瓜、鸡嘴荔枝、菠萝等为代表的优势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加大对农业科技推广的投入,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在选择性引进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同时,注意消化、吸收。大力培育有科技创新能力的农业科技队伍,推动我市农业科技层次不断提升和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科技水平。一是加强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力争做到优质稻谷率达85%,优质玉米率达75%,优质油料率达75%,“双高”甘蔗率达90%.二是抓好农业生产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重点抓好“三免”“三避”技术、测土配方施肥和节水农业技术、水旱改制种植结构调整配套技术、甘蔗深耕深松技术、频振式杀虫灯和性诱等环境友好型植物保护技术以及生态种植模式,集成和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等。三是继续大力抓好“吨粮田”、“吨糖田”、“万元田”建设。四是积极抓好畜禽“种子工程”,大力推广畜禽优良品种,重点发展凤翔麻鸡、三元杂肉猪、杂交牛。五是开展针对性强、务实有效、通俗易懂的农业科技培训,帮助农民掌握先进实用的农业技术,提高科学种养水平。六是建立完善农业科技创新项目信息库。在我市农业主导品种和技术的基础上,收集目前市内外正在推广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进一步完善农业创新信息库。对收集到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和总结,以优中选优的方式进行引进推广,真正把优质新品种、先进适用新技术送到农民手中。

  (四)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民增收。

  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政策,指导龙头企业走经营规模化、企业集团化路子,增强龙头企业对农民的带动能力和对农村经济的辐射力。抓好25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建设,做好第五批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申报工作。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一步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规范化试点示范、推广工作。通过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引导、培育工作,协助专业协会建章立制,帮助其实现规模化生产、制度化管理,建设规范的、适应市场需求的、充满活力的、服务能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把农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加农民收入。

  (五)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工的培训工作,增加农民收入。

  在继续开展以“一技一训培训工程”和“绿色证书工程”为主的农民职业技术培训的同时,继续重点抓好农民工转移培训工作。充分利用现有的培训渠道,采用现代信息传播手段,通过技术讲座、专业培训、职业高中、函授和夜校等多种形式,分层次开展农民工引导性培训和在岗培训,尤其是引导性培训中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民技术骨干队伍,进一步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加强县、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和认定工作,对教育培训基地引导性资金的投入,通过整合资源改善农民培训条件和手段,建设新型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

  (六)抓好动植物的检验检疫工作,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一是常年免疫和突击防疫相结合,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牲畜五号病、狂犬病等动物疫情的防控工作;二是加强对病虫害和有害生物的监测、监控、预测、预报和预防工作,确保种植业生产安全;三是努力抓好农产品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四是加强组织机构和部门之间的协作,落实经费和人员,继续抓好高毒高残留农药、毒鼠强专项整治工作,抓好非法经营和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品专项整治工作;五是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让广大市民吃上放心菜、放心肉。

  (七)加大农业项目招商引资力度和重点项目建设,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扩大农业的对外开放,加大招商引资的工作力度。充分利用我市位于“泛珠江三角洲”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区位优势,实施“走出去,请进来”,大力发展资源型创汇农产品加工企业,促进各类农产品出口。认真抓好农业招商引资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充分发挥项目建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做到有意向项目深入接触,在谈项目紧盯不放,签约项目狠抓落实,在建项目加快进度,确保取得实效。进一步优化农业投资软环境,提高服务意识和水平,为众多投资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并吸引更多的公司投资北海农业。

  (八)进一步加强流通体系建设,促进农村流通现代化。

  加强市场信息建设,加快整合经营网络,构建现代流通体系,促进农村流通现代化,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一要努力构建农产品物流中心。继续抓好山口两广市场、常乐蔬菜批发市场等大型专业市场的培育,完善配套设施。二要抓好全市农业信息网络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北海农业信息网络平台”,继续抓好农村信息员培训,完成每年培训200名农村信息员的任务。三要继续坚持开通和完善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确保农产品物畅其流,使农民在市场交易中获得更多利益。四要充分发挥供销社网络资源优势和双向对流优势,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加强现代流通网络建设,积极推动组建连锁经营业务。积极发展农资配送中心,落实农资供应工作,搞活农村商品流通。五是进一步创建品牌农业,充分发挥品牌农业的作用,促进农产品销售,提升农产品价值。

  (九)全面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确保农民得到更多实惠。

  各级各部门要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中央和自治区出台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通过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切实把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把建设成果体现在基层。特别要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和要求,以今年中央l号文件的政策为导向,重点研究制定适合本地实际的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农村公共设施建设以及增加农民收入的各项政策,确保农民得到更多实惠。

  附件:1、2006年北海市农业生产计划表(略)

  2、2006年北海市早造农业生产计划表(略)

  3、2006年北海市晚造农业生产计划表(略)

  4、2006年北海市冬季农业生产计划表 (略)

  北海市农业局
  二OO六年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