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委、办、局:

  经市政府领导同意,现将《哈尔滨市2006年度土地利用和房地产开发等计划》予以印发,请认真组织实施。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六年四月二十五日

哈尔滨市2006年度土地利用和房地产开发等计划

  2006年是我市城市建设发展年和资源配置调整年。为了加强土地和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集约高效利用土地,确保城建项目顺利实施,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构建节约型社会的要求,科学配置土地资源,统筹运作基础设施项目;以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带动周边土地升值,以土地预期收益作为项目建设筹资回报的主渠道,支撑项目建设;统筹配置的土地实行政府统一收储;调控房地产开发市场,提高土地效益,逐步实现城市建设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

  二、计划安排

  (一)总体指标(基础设施项目投资指标)

  全年完成投资100亿元,比2005年(以下简称同比)增长75%,其中,完成市级基础设施项目投资28.4亿元,各相关政策区基础设施项目投资30.5亿元,相关单位通过自筹、市场化运作基础设施项目投资41.1亿元。

  (二)联动指标

  1.土地供应计划指标

  全市土地利用计划总量1737公顷,收取土地出让金及利用土地预期收益先期筹资20亿元,其中,土地出让金收益10亿元,以增量土地预期收益先期吸引投资10亿元。

  (1)基础设施用地指标。供地规模622公顷,占全市供地总量的35.8%,同比增长185%.供地投向:三环路、何家沟、道外二十道街跨江桥工程建设用地493公顷,各政策区域及其它基础设施项目工程建设用地129公顷。

  (2)城建项目筹资用地(主要指房地产开发用地和项目与土地统筹配置预期筹资用地)指标。用地规模不少于450公顷,占全市供地总量的25.9%,同比增长41%.其中存量土地规模230公顷,实现土地净收益10亿元;增量土地规模220公顷,以土地出让金及预期收益筹资10亿元(土地供应区域:向北以松北为主,向南以哈西、三环、何家沟为主,向西以群力为主,向东以新香坊为主)。

  (3)其它用地指标。供地规模665公顷,占全市供地总量的38.3%,其中科教文卫及机关划拨用地200公顷(其中“大冬会”用地150公顷,占全市供地总量的11.5%),工业仓储用地450公顷(占全市供地总量的25.9%),预留用地15公顷(占全市供地总量的0.9%)。

  此外,为支持国企改制预留用地350公顷(未计入年度供地总量,以改制实际发生为准)。

  2.房地产开发计划指标

  (1)房地产开发总量控制指标。全市总规模1280万平方米,根据城建重点工程需要,实际规模可按1400万平方米控制,同比增长11%.扣除上年度已开工结转的770万平方米,今年拟新开工建设规模不低于630万平方米,其中上年度已完成交费审批的危房改造8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90万平方米,可对今年城建提供筹资支撑的新开工规模460万平方米。

  (2)房地产供应投向指标。今年实际新开工规模460万平方米,重点确保4方面用地需求:一是已确定的28个项目用地规模222公顷,对应新开工房地产开发计划规模为270万平方米(按容积率2.0、开工率60%计算,用地中已含危房改造区域);二是群力、哈西、松北、利民等政策区基础设施建设筹资及挂钩用地130公顷,对应新开工房地产开发计划规模为100万平方米(按容积率2.0、开工率40%计算);三是三环路、何家沟、道外二十道街跨江桥等项目今年动迁安置及部分挂钩筹资用地,需提供储备房地产开发计划规模40万平方米;四是单位自建房屋新开工规模按同比(2005年建设规模177万平方米)递减70%控制,为50万平方米左右。

  (3)房地产开发新开工区域控制指标。在今年实际新开工规模460万平方米中,新城区规模190万平方米,旧城区规模270万平方米,旧城区与新城区新开工规模比例控制在1.5:1.

  (4)商品房空置量指标。商品房空置量降至350万平方米,占全年开发总量的25%,同比下降4.4%.重点控制松北、呼兰区开发规模,消化现有商品房存量。

  3.规划调控指标

  (1)用地规划调整指标。完成三环路、何家沟等资源开发性项目周边土地用地性质调整,原则上对项目两侧区域土地实行规划控制,三环路两侧控制区可经营性土地达到28平方公里。

  (2)建筑密度控制指标。适当提高房地产开发项目容积率,鼓励发展高层、小高层住宅,新区多层住宅容积率不超过2.0,高层住宅容积率不超过4.5,新建住宅小区建筑密度不超过25%.新区中心区、城市景观线建设项目容积率,结合城市设计和城市景观需要确定。

  4.城建资金归集与投向指标

  (1)城建收费资金归集到位率指标。本年度城建收费资金归集到位率达到95%以上。

  (2)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缴指标。收取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3亿元,同比增长20%.

  (3)城建资金定向使用指标。除国家和省、市有明确规定的支出项目外,城建收入全额用于城市建设。

  5.城建资产经营指标

  (1)垃圾处理场土地资源储备指标。年内力争将由政府投资建设并基本完成填埋的垃圾处理场土地的70%纳入城建资产储备,20%启动经营。

  (2)城建资产经营率指标。对桥涵、路灯等具有经营性的城建资产进行全面普查、集中储备,力争将其中20%纳入经营。

  (3)出租车牌照、公交线路经营权拍卖收益指标。全年实现出租车牌照、公交线路经营权拍卖收益6000万元,同比增长6%.

  三、保证措施

  (一)综合平衡,突出重点,把握基础设施项目与土地资源配置统筹运作的合理方向。强化城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城建项目招商引资备案制度,实行全市统筹平衡,科学确定城建重点项目和启动顺序,合理安排土地资源配置投向。

  (二)兼顾各方利益,保持政策连续性,保证资源合理配置与区域协调发展。对松北、哈西等市委、市政府已明确的政策性区域,保持既有政策不变,土地收益主要收归政策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发展。对三环路、何家沟等拉动政策区内土地升值的项目,政策区内土地由市政府统一测算、统一交易平台、公开出让。

  (三)围绕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调控房地产市场,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一是以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和收益率为核心,实施房地产市场调控,重点调整开发方向和开发结构,提高新区开发和商品房建设比重。二是对超规模开发的区域和企业,采取必要的经济和行政手段,控制超规模开发。三是努力提升住宅综合品质,推进节能省地型住宅建设,向空间要效益,切实改善人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