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将省农业厅《关于夺取2005年大春增产增收意见》批转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五年二月二十一日

  四川省农业厅关于夺取2005年大春增产增收意见

  为了实现2005年大春增产增收目标任务,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思路目标,坚定夺取大春增产增收的信心

  2005年,全省大春生产要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5]1号),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方略,以突出抓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关键点,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继续调整农业结构,努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千方百计确保实现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粮食产量增加30万吨、种植业人均增收20元以上的目标任务。

  小春生产各地正在按照省政府批转省农业厅的意见认真落实。大春是全年农业生产的大头,抓好大春生产对夺取全年丰收至关重要。计划全省大春粮食面积达到6800万亩(其中水稻3000万亩),比去年增加50万亩;大春粮食总产达到2671.1万吨(其中水稻1533万吨),增产7.5万吨;花生产量稳定在60万吨;水果产量370万吨;茶叶产量8万吨;蔬菜产量2500万吨;花卉销售产值20亿元。力争大春为农民人均增收15元。为了促进粮食继续增产、农民继续增收、农业持续增效,今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优农政策不能改变,给农民的实惠不能减少,支持农业的力度要不断增强。各级、各地要坚定信心,再接再厉,乘势而上,奋力夺取2005年大春增产增收。

  二、突出工作重点,着力抓好关键措施的落实到位

  围绕实现今年增产增收目标,各地要在工作上突出“六抓”:

  (一)抓目标管理。今年,我厅将继续对市(州)农业局实行目标管理,签订粮食生产责任状,与项目资金安排挂钩,对工作扎实、任务完成得好的予以支持。同时设立粮食增产奖和科技“三百工程”工作奖,将在年底根据任务完成情况给予表彰奖励。各级农业部门要切实抓好目标管理,层层落实考核责任制。

  突出抓好面积落实。各级农业部门要会同国土部门做好基本农田保护工作,按照总量不能减少、用途不能改变、质量不能下降的要求,对各地已划定的基本农田建档立案,做到地块、面积、标志、档案、措施、责任制“六落实”,加强土壤肥力监测和质量动态管理。充分利用现有水源尽力多栽水稻;进一步推动撂荒地复耕,提高旱地复种指数,大搞增间套围,大做田坎文章,扩大旱粮面积。全省大春粮食面积力争达到6800万亩以上,比去年扩大50万亩。其中,水稻要千方百计确保面积达到3000万亩、增加50万亩;力争全省玉米面积恢复到1800万亩;大春马铃薯面积达到230万亩以上。

  (二)抓政策落实。各级农业部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下,积极配合财政、税务等部门狠抓优农扶农政策的落实,为增产增收提供政策支撑。认真贯彻《农村土地承包法》,依法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继续完善农村税费改革配套措施。建立健全农民负担的监督管理机制,坚持涉农收费价格“公示制”、农村及农村中小学订阅报刊“限额制”、农村义务教育收费“一费制”和涉及农民负担案(事)件“责任追究制”。完善村内“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完善农民负担监督卡制度,防止农民负担反弹。

  (三)抓重点地区。继续按照“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的原则组织实施“332增粮增收工程”,即抓好30个水稻大县、30个玉米(苕、豆)大县、20个马铃薯大县,力争在工程项目县增加粮食面积105万亩,增加粮食产量22.5万吨,分别占全省粮食面积和产量增加总量的70%和75%.做到领导精力向主产区集中,技术力量向主产区摆布,项目资金向主产区倾斜。要把“332”工程与建立无公害、优质农产品基地结合起来,促进粮食优质化、产业化,每个项目县农业部门联系服务1—2家龙头企业,建立订单生产基地800万亩。在民族地区继续组织实施“增粮增收科技示范工程”,以项目为支撑,促进民族地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四)抓科技示范。继续组织实施科技“三百工程”(即在“332”工程县建立水稻、玉米、马铃薯示范片各100万亩),示范推广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开展主体培训。各级农业部门要以此为“抓手”,组织实施“万名科技人员下乡行动”,深入生产第一线,开展大声势发动、大规模培训、大现场示范,大力提高优良品种和重大实用增产增收技术、省工节本降耗技术的到户率、到田率,实行“五良配套”(良壤、良灌、良种、良法、良制),实现“四个带动”(带动增产增收、带动结构调整、带动加工增值、带动体系搞活)。示范片要严格实行“三统一”,即统一供应良种、统一培训技术、统一技术规格。要求示范区优良品种覆盖率达100%,其中水稻示范片超级稻品种占50%以上;水稻旱育秧达80%以上,杂糯间栽70%以上,平原稻区抛秧60%以上,示范水稻强化栽培100亩以上,带药移栽率达90%以上,以带动全省抓好2000万亩以旱育秧(抛秧)为龙头的水稻高产优质综合配套技术的落实;玉米育苗移栽达100%,地膜覆盖栽培90%以上,以带动全省抓好1000万亩以地膜覆盖栽培为龙头的玉米高产优质配套技术的推广;脱毒马铃薯面积占40%以上;病虫害防治面积达到应防面积的95%以上。大力实施“沃土工程”,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秸秆覆盖免耕技术,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力争中心示范片的粮食单产比大面积提高10%,每亩增收50元以上。

  在60个县组织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其中省厅直接抓20个县,市(州)抓40个县。全省培育6万户科技示范户,培训核心农户3万户,开展普及性培训30万户,辐射带动120万农户,使示范户先进实用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达到90%以上,农业综合生产成本降低15%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2个百分点。

  (五)抓结构调整。继续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着力建设一批优质水稻、专用玉米、优质柑桔、名优茶叶、优质蔬菜、优质蚕茧等优势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力争国标三级以上优质稻面积达到1800万亩、占水稻面积的60%以上,优质专用玉米面积达到800万亩;创建出口农产品示范基地100万亩(即蔬菜40万亩、茶30万亩、果20万亩、药10万亩),果、茶品种改良100万亩,果园综合利用示范50万亩;优质水果、名优茶叶、精细蔬菜的比重分别提高1—2个百分点。在省内主要大中城市和主要旅游沿线城市建立农产品例行检测和发布制度,试点推进以县为单位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的整体认定,力争新增无公害农产品200个、绿色食品基地50万亩、绿色食品50个、有机食品10个以上,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

  (六)抓产业化经营。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组织农业部门继续联系320家龙头企业,新发展种植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50个,从品种推介、基地建设、技术培训、项目管理、政策咨询等多方面提供扶持。力争全省发展订单基地3000万亩,其中优质稻订单基地700万亩,优质专用玉米300万亩,优质菜订单面积200万亩,优质果订单面积100万亩,优质茶订单面积50万亩。

  三、切实加强领导,确保增产增收目标任务的实现

  当前,农业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和攻坚阶段,面临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与挑战更加严峻。农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实现今年的增产增收目标,必须付出更大更艰辛的努力。首先,各级领导要深刻认识和理解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的“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增强落实统筹城乡发展方略的自觉性,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力度。在当前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好形势下要始终保持清醒认识,对农业和农村工作不能有丝毫松懈,切实加强对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领导。其次,要严格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发[2004]17号)精神,完善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进一步落实各级行政首长抓粮食生产的责任制,实行目标管理,层层逗硬考核。努力做到播种面积有所扩大,单产水平有所提高,品质结构继续优化,粮食总产继续增加。第三,要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逐步构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大支持良种良法的推广力度、农民科技培训力度、农业“七大”体系建设力度、农产品加工转化和市场开拓能力建设力度。努力促进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科技进步明显加快,农业抗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明显增强,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第四,各级领导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及时研究解决粮食生产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春耕生产即将全面展开,各地要坚持抗灾夺丰收的思想不动摇,突出抓早,做到任务早落实、工作早部署、技术早培训、物资早准备,扎扎实实抓好春耕春播工作。要组织广大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农村、深入生产第一线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大力推广实用增产、节本增效技术,突出抓好高产优质示范样板。全面推广保温育苗技术,精心育足育好水稻、玉米、红苕、棉花、蔬菜“五苗”,做到“早、足、壮、健”,为大春早栽满栽、抗灾补栽奠定良好基础。要严格落实化肥出厂限价和批零差率规定,控制农资价格过快上涨。要加强农业执法体系建设,强化农资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的违法行为,确保农民群众买到“放心种、放心药、放心肥”。

  附件:

  1.2005年全省粮食生产计划(略)

  2.2005年大春主要粮食作物面积产量计划(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