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奶牛业历经3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奶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基本上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奶业生产、加工、销售体系,成为我国北方较大的奶源基地。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已成为我市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我市全面实现小康目标的重要举措。为此,市委、市政府就加快奶牛发展,加速奶源基地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做生态文章,打乳业品牌,建农区奶都”的发展战略,牢牢把握奶业发展前景广阔的市场优势,充分发挥我市地处奶牛养殖最适生态区和农牧结合部的区位优势,以及奶牛养殖有基础的带动优势,积极借助国家重点支持生态建设和奶业发展的产业政策,抓住我省建设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的有利机遇,把奶业振兴作为富民强市的战略举措进行重点规划,优先发展。以组建现代乳业集团、争创国内外知名品牌为龙头,以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动力,出台优惠政策,优化发展环境,发动千家万户,扶持规模养殖,切实加快奶源基地建设,全面提升奶业整体实力与奶产品竞争力,真正把奶业培育成为布局合理、效益最佳的区域优势产业,走出一条国家有税收、农民能增收,生态建设与现代奶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路子。

  (二)发展目标

  我市奶业发展的整体目标是:争取用5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市奶业发展达到华北奶产业领先水平,建设成为融生态化、产业化、集约化、科技化、市场化于一体,集生态建设,高效种养、加工销售、示范推广于一体的现代奶业,成为促进我市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综合效益显著的现代奶业示范区。

  奶业发展的具体目标是:2003年全市奶牛饲养量达到10万头,新增奶牛2万头,其中山阴新增8000头、应县新增4000头、朔城区新增3000头、怀仁新增3000头、平鲁新增1000头、右玉新增1000头;鲜奶总产达到25万吨;成母牛头均年产奶达到5000公斤;乳品加工企业年产值达到5亿元,实现税收5000万元;农民人均奶业收入350元。到2007年,全市奶牛饲养量达到20万头,实现五年翻一番,其中:山阴8万头,应县4万头,城区、怀仁各3万头,平鲁、右玉各1万头;鲜奶总产70万吨;成母牛头均年产奶6000公斤;乳品加工企业年产值达到15亿元,实现税收1.5亿元;仅养牛一项全市农民人均收入 1000元,财政增收一亿元。

  二、发展方法及重点

  1、制定发展规划

  根据我市奶牛发展现状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的意见》和省农村工作领导组办公室制定的《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2002——2010年建设规划》要求,建立以古城集团为中心,沿大运高速公路平川四县区100公里长的奶牛科技示范带,即在朔城区的5个乡镇,山阴县的8个乡镇,应县的6个乡镇,怀仁县的3个乡镇建设重点奶源基地。基本目标是本着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按照规模饲养与农户散养相结合和集中挤奶、统一服务的发展要求,采取政府推动、政策扶持、市场引导、典型示范等措施,加快奶源基地建设,重点建设10个奶牛养殖示范区,50个高产奶牛养殖小区,50个奶牛养殖专业村,100个奶牛养殖专业大户。

  奶牛养殖示范区不仅要建设成为生产绿色乳品的重要奶源基地和现代奶牛饲养管理技术的示范、培训、推广基地,而且要成为推动我市奶牛整体水平提高的重要力量。示范区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标准化牛舍、奶牛繁育试验室、奶站、大型青贮窖、大型饲料加工车间、用品仓库、粪便处理场、供水井、自控塔等先进设施建设。养殖小区采用全新的饲养管理模式,实行良种繁良、疫病防治、科学喂养、集中挤奶、规范管理等五个统一。

  市里重点扶持的奶牛示范区是:朔州红旗牧场奶牛养殖示范区,朔城区金沙奶牛养殖示范区,山阴县古城无公害生态奶牛养殖示范区,山阴县岱岳乡奶牛高效养殖示范区,山阴县西盐生态奶牛养殖示范区,怀仁县云东奶牛养殖示范区,金沙滩奶牛养殖示范区,应县金城奶牛养殖示范区,平鲁区井坪奶牛养殖示范区,右玉县威远奶牛养殖示范区。

  各县区要结合本地实际,尽快编制奶牛发展规划。

  2、发动千家万户

  近期内,在培育奶牛小区、规模养殖场建设的同时仍然要发动千家万户分散饲养。要扶持发展一批奶牛专业村、乡,在这些乡村通过分散饲养来积蓄资金和经验经过3—5年的发展,在政府、龙头企业和养殖大户的扶持带动下,逐步形成规模养殖户(场)。

  3、培育规模养殖

  要加速奶牛生产进程,提高奶牛养殖水平,必须形成规模化的养殖基地。要结合我市实际,集中抓奶牛的规模养殖,努力实施“多乡一业”、“多村一业”的规模化生产格局,以此提高全市奶牛的整体水平。市县乡各级都要对规模养殖大户进行扶持,引导、推动规模养殖基地的形成,计划2003年全市要发展千头以上奶牛场5个,即:朔城、山阴、应县、怀仁在大运高速公路两侧各一个,市红旗牧场一个,百头以上的奶牛场(村)100个。

  4、建立良种基地

  良种良法配套,是实现奶牛高产稳产的技术保证。我市成母牛的平均年产奶量只有4100多公斤,较世界奶业发达国家奶牛平均单产8000公斤相差近一半。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一是我市牛群本身的基础差,二是奶牛的牛群改良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近年来,由于奶农的科技知识相对不足和部分配种人员的素质偏低,使用劣质精液配种的现象时有发生,致使奶牛生产性能和遗传进展增长缓慢,有时甚至发生倒退现象。今后一定要把奶牛的良种引进和高产核心群建设做为奶牛生产过程中的一项主要任务来抓,整顿、规范奶牛繁育、改良、配种体系,引进良种奶牛精液改良我市现有的奶牛群,提高其产奶量。全市在现有基础上建设80个人工输精站,并逐步建立和完善胚胎生物技术快捷扩繁良种奶牛的技术应用体系,总结应用目前我市在这方面已经取得的成果,以朔城区的兴隆养殖公司、应县义井奶牛胚胎繁育区为依托,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聘请专家,引进技术,建立奶牛胚胎移殖中心和胚胎移殖推广技术体系。全市每年在人工输精冷配改良的基础上,通过胚胎移殖增加高产奶牛2000头,经过5年时间使全市的奶牛单产提高1000公斤以上。

  5、壮大龙头企业

  加速奶牛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关键。龙头企业是连接市场和农户的桥梁和纽带,尤其是在消费结构和市场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奶牛业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龙头企业的推动。只有龙头企业活起来,加工链条不断延伸,奶牛生产才能有强大的生命力。随着古城乳业的不断发展和蒙牛、伊利、汇源等名牌企业的有力加盟,我市的乳业龙头企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今后几年,要继续扩大企业经营规模,提升加工水平和产品档次,采取积极的改革导向,构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大型乳业集团。今年全市乳品企业要实现24条液态奶生产线达产见效,建成 100个机械化挤奶站。其中:古城乳业建成8条生产线、40个挤奶站;伊利山阴公司建成5条生产线、10个挤奶站;蒙牛怀仁公司建成5条生产线、20个挤奶站;汇源应县公司建成6条生产线、30个挤奶站。力争用3—5年的时间,使全市的乳品加工企业资产总额上升到10亿元,年加工鲜奶能力达到6亿公斤,形成强劲牵动乳业发展的龙头。各级党委、政府要重视企业管理机制的创新,加强龙头企业班子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要参予、协调和加强对乳品龙头企业的领导,创优环境,协调奶源,使其健康地快速发展壮大,和奶农结成利益共同体,真正成为农民养奶牛的坚强后盾,解除农民发展奶牛的后顾之忧。

  6、注重科技培训

  奶牛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当前的重点是大力搞好实用配套技术的推广。要紧紧围绕奶牛增产增效这个中心,大范围推广八项实用配套技术,即:引进高产奶牛精液对本地牛进行繁育改良,胚胎移殖,饲料科学配制,秸秆科学加工利用,传染病免疫,常见病防治,绿色无抗饲养技术,科学饲养管理技术。通过上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整个牛群的生产水平。要把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重点放到人才培训方面,在各级畜牧部门层层培训的基础上,重点依托朔州农校和“四季春”饲料公司建立奶牛培训基地。在朔州农校集中轮训全市畜牧兽医行政执法人员和乡镇兽医站工作人员以及规模养殖场技术人员,重点培训检疫、防疫、治病、配种、接产、饲养管理以及乳品加工等方面技术;在山阴四季春饲料公司重点进行饲料饲草科学配制和饲养等技术培训。各县区和乡镇兽医站的技术骨干再在重点乡村办班培训,层层扩大受训面,提高奶农的科技素质,推进我市奶业健康发展。

  7、加强草地建设

  建设优质的牧草生产基地,是调整种植业结构,加速奶牛发展的物质基础。近几年要继续在开发荒山、荒坡、荒滩植树种草的同时,加大退耕还林还草力度,大力推进种植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尽快实现粮、经、饲三大种植结构,立草为业、以草促牧、以草带畜。要以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退耕还林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国家生态建设项目为契机,切实加大草地建设的力度。朔城区西生态畜牧区、山阴岱岳东生态畜牧区、怀仁云东生态畜牧区、应县万亩生态畜牧区、桑干河灌区、移民并村退耕区等地大力实施退耕还草。到2005年优质草地面积要达到200万亩,其中以苜蓿为主的多年生牧草100万亩。今年人工种草要完成100万亩,种植高蛋白、高赖氨酸饲料玉米100万亩。要把饲草种植作为一大产业,大力扶持发展,并做到建设和合理开发利用相结合,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为保护和开发草地资源,要确定基本草地保护区,建立承包责任制,实行草地有偿使用制度,对确定的基本草地要重点进行建设、使用和保护。

  8、发展饲草料加工

  我市目前奶牛饲养头数较多,但与之配套的饲料饲草供给体系较为薄弱。奶牛配合饲料方面,在山阴县有数家饲料加工企业和饲料经营单位,这些饲料企业多为外地企业在朔州的分公司,或本地经销商销售代卖外地的饲料,本地建立的饲料企业规模较小,饲料质量不高,所有用于奶牛的饲料均未形成品牌,饲料质量仍缺乏可信的保障体系,生产销售上仍处于低水平混乱竞争状态。尤其是饲草的科学加工利用更差,除很少一部分规模养殖场外,绝大部分奶牛所食饲草都是未经科学加工的玉米秸秆。所以这种粗放的饲养管理很难使其充分发挥应有的生产水平。

  鉴于我市的饲草料加工不适应奶牛发展的情况,从今年开始要加快建设奶牛饲草料加工项目,这不仅对发展当地奶牛业有保障作用,对周边地区奶牛业发展也有推动作用。计划今后五年内在全市奶牛集中产区改造或新建年产10万吨的奶牛配合饲料厂1—2个,年产1万吨的浓缩饲料加工厂2个,牧草加工厂6个(其中:朔城区、怀仁县各1个,山阴县、应县各2个),并与奶牛示范小区建设相配套,大力推广秸秆青贮窖和秸秆发酵池,确保奶牛的科学饲养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9、建设防疫和乳品质量检测体系

  加强动物疫病控制,减少药物残留,减少污染,严格控制人为的掺杂使假,是今后奶牛生产和乳品质量保证的关键环节,也是目前畜牧业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争取经过3—5年的努力,畜产品质量要达到国际质量标准。主要建设项目有:一是市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和县 (区)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建设。二是市级畜牧兽医卫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建设。三是完善30个乡级畜牧技术服务中心站和疫病测报站,要重点支持古城镇中心兽医站及奶牛医院建设。四是配备好全市冷链系统,做到市、县、乡服务站三级冷藏设备配套,形成一个完善的冷链系统。通过奶牛防疫和乳品质量检测系统的建设和完善,以及对一些危害人畜健康的疫病要定期检查,提高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保障现代奶业的长足发展。

  10、规范市场秩序

  鲜奶生产销售过程涉及方方面面,为了使奶业健康快速发展,必须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秩序。各级农业、畜牧、卫生、质监、工商、税务等行政执法部门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既要为奶牛生产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又要严格奶源市场管理,凡经营鲜奶的企业,必须依法办理各种许可证件,并接受监管,依法纳税,以确保鲜奶质量和卫生安全。要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掺杂使假、制假售假等不法行为,保护合法经营,为全市奶业发展创造平等竞争、有序发展的条件。要组织引导奶牛生产者深入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规范和自律,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做到守法经营,快速发展。要积极扶持挤奶站建设,在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下,合理规划各乳品企业的奶源基地,实行“谁担保、谁建奶站、奶源归谁”的办法。通过挤奶站的建设作为连结加工企业和奶农的桥梁,保证鲜奶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规范奶源市场,避免奶源大战,掺杂使假,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主要措施。

  三、优惠政策及措施

  1、完善投入机制,多渠道增加投入

  第一,要敞开大门,优化环境,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吸引外资、外商及其它行业资金发展奶牛养殖业。特别是吸引国内外著名企业来我市合办、创办奶牛业龙头企业。同时要积极推广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引导养殖场、户以资金或实物的形式参股龙头企业。鼓励非农产业与乡、村、户联合兴办规模养殖场,促进适度规模养殖业的发展。有条件的龙头企业要积极争取上市,在资本市场上融资。

  第二,金融部门要加大对奶牛产业化的支持力度。四大商业银行要增加对奶业龙头企业、奶牛养殖场、户的贷款额度。农业银行的扶贫贷款和农业开发贷款要向奶牛养殖场、户倾斜。农村信用社要发挥自身优势,最大限度地增加奶牛业的贷款,特别是要把支持生态型家庭牧场建设作为主要资金投向。

  第三,各级政府要积极支持奶牛业发展。市、县(区)两级财政要增加畜牧业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同级财政增长幅度。多渠道筹资,建立奶牛业发展基金,主要用于奶牛良种、疫病防治、技术推广、信息工程、乳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及贷款贴息等项目。奶牛业发展基金由同级财政管理,畜牧部门提出项目和用款计划,政府批准使用。市、县(区)两级计委、财政局、扶贫办、农业综合开发办及农口各部门用于农业项目的资金要向奶牛业建设项目倾斜。计委审报农业项目要以奶业为主;财政支农资金要重点投向奶业;扶贫资金除国家特定用途外,全部用于发展以奶牛和肉羊为主的养殖业;农业综合开发土地项目要倾斜草地建设,多种经营项目要用于奶业及相关产业;水利部门增水节水项目要向养殖园区、草地建设倾斜。

  2、实行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在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政府的同时,对奶业发展要实行以下五条优惠政策:

  ①放宽用地政策。各级土地管理部门要把发展奶牛养殖用地视为农用地对待。凡在“四荒”地上建设奶牛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的 ,乡村集体可无偿提供土地 ;因发展需要,允许农民在承包地上建设牛舍(牛场),鼓励乡、村集体统一规划、调换土地,在荒地或承包地上建设奶牛养殖小区,但不得建设与养殖无关的其它固定设施。

  ②鼓励在职干部职工、技术人员、大中专毕业生领办、创办龙头企业、养殖企业和各种服务组织,本人身份不变,原单位工资照发,一切待遇不变。市、县两级要组织开展市直机关处级干部县直机关科级干部联系养牛户活动,进一步升温造势,搞好服务。

  ③对统一规划的奶牛养殖园区和规模养殖场,政府提供通电、通水、通路、平整场地等资助,为投资者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

  ④对奶牛养殖场户,由银行贷款,企业担保,政府贴息。具体办法是:每新增一头奶牛,银行会同畜牧部门核实以后,发放贴息贷款3000——5000元。近3年内争取每年发放奶牛贷款1亿元,其中农行5000万元,主要用于扶持规模养殖;信用社5000万元,主要用于扶持千家万户发展奶牛。今年市政府计划拿出200万元用于补助各县区奶牛贷款贴息,每新增1头奶牛政府贴息300元,其中:市级100元、县区级200元。

  ⑤在产奶牛达到200头以上的奶牛生产区建设高标准的机械化挤奶站,今年计划建成100个。

  同时,各级各部门和全社会都要关心和支持我市奶业的发展,尽一切可能提供方便,简化手续,搞好服务,创造一个十分有利的宽松发展环境。

  3、成立奶业协会,充分发挥作用

  奶业协会是传播奶业先进科学技术,开展国内国际奶业技术合作与交流的社团组织,在提高奶农组织化程度、提供奶业技术服务、维护奶农合法权益、约束行业内不正当竞争、为政府决策提供服务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要学习国外及我国上海奶协组织在奶业行业中的管理作用,支持奶协建设;要鼓励和支持奶业龙头企业、奶业场户及涉奶部门、企业参与协会,开展技术交流与协作;要组织奶农成立奶农合作社或奶农协会,把分散的奶农组织起来,形成利益共同体,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要密切基地与龙头企业的利益关系,为产加双方的协调;发展提供保障;要通过奶协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向奶农贯彻党和国家有关发展奶业的方针、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为政府决策奶业或制订规划提供服务。

  4、建立考核制度,激励奶业发展

  奶业生产涉及部门多、范围广。因此,要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切实加强领导。要切实把奶业发展作为整个农村的一个主导产业来抓,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市、县要分别成立奶业发展领导组,统筹和协调各部门的关系。要层层建立考核评比制度,把年度计划的实施作为考核各级领导政绩的重要指标,纳入任期目标责任制。市里要制定一套系统的考核评比办法,每年组织评比检查。今后市政府要拿出 100万元,对发展速度快、人均占有水平高、生产效益好和农民收入增幅大的县区进行表彰奖励。县乡两级也要建立考核奖评制度,奖励先进、鞭策后进,切实推进我市奶源基地的快速发展。

  2003年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