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加快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步伐,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市农业广播电视教育工作,大力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

我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农村人口众多。全市318.3万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及文盲、半文盲的127万人,占40%,初、高中文化程度的181.8万人,占57.1%,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掌握一定专业知识的农民仅有9.5万人,占3%。受科技文化素质的影响,广大农民接受新事物、新技术的能力不强,增收致富的门路不多,组织化程度以及市场、法制、环保意识还比较薄弱。要改变这种状况,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有赖于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大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对此,各级政府部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提高思想认识,切实把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教育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农业“三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突出工作重点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教育,要以培养一代有文化、有道德、守法制、能致富的新型农民为目标,突出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大、中专学历教育,全面提高他们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管理能力。农村基层干部是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骨干和中坚,是团结带领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通过系统教育,建设一支政治业务素质过硬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对于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要有计划地安排农村“两委”成员、团干部、妇女干部及村级后备干部参加在职学习,力争在五年内使80%以上的上述人员达到中专以上文化程度。

第二,全面组织实施“新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培养一代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致富的新型青年农民。目前,全市青年农民140多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近一半,是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主要载体。各地要搞好培训规划,实行“工程”带动,充分利用农业广播电视教育、农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等现有的教育设施,通过举办培训班、广播电视讲座、开通“致富早班车”、建立农村科技书屋、走村到户轮回培训等多种形式,全面做好青年农民的科技培训工作,力争五年内使90%以上的青年农民参加过一次以上的农业科技培训,掌握1-2项实用新技术。

第三,围绕支柱产业发展搞好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努力实现“三增”。要紧紧围绕支柱产业的发展,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竞争力增强为目标,搞好产前、产中以及产后贮、运、加、销等全方位的实用技术培训。要坚持因地制宜,方法灵活多样、群众喜闻乐见,形式上方便群众,时间上服务农时。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每年实用技术培训达到20万人次以上,逐步提高广大农民的产业化经营能力和水平。

三、充分发挥农业广播电视教育的作用

实践证明,农业广播电视教育,投资少、见效快、辐射面广、针对性强,学员可以不离土、不离乡、边生产边学习,是新阶段大面积、大幅度、大范围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一条最有效途径。

各级政府要根据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际,充分发挥农业广播电视教育的作用,积极组织开展对农村基层干部、农民技术员、回乡初高中毕业生和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的培养,引导广大农民积极参加农业广播电视教育,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发家致富本领。要结合当地实际,搞好农业广播电视教育规划和年度计划,并抓好落实。坚持“三个面向,四个服务”的办学宗旨,不断深化教学改革,理论联系实际、促进教育与经济的结合,确保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四、切实加强领导

农业广播电视教育办学形式特殊,工作社会性强、涉及面广、难度大、培训任务重。各级政府要把办好农业广播电视教育,作为科教兴农战略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纳入当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各县市区农广校都要加挂农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的牌子。认真贯彻落实国办发[1997]44号和鲁政办发[1997]25号文件精神。人事、财政、教育、科技、共青团等联办部门要大力支持农业广播电视教育工作,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农业广播电视教育属公益性、基础性事业。各级要视财力状况,将农民教育培训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各级农业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农业广播电视教育和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的领导,统筹安排,强化管理,落实措施。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二ΟΟ三年三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