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级有关部门,市商贸园管委会、市工业园管委会:

    《巴中市2005年地质灾害防御预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并就今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防治地质灾害是事关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责任重于泰山。各级人民政府要充分认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领导。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要对本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要建立和完善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书。要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减轻自然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质灾害损失,坚决防止人为造成的地质灾害,对人为造成的地质灾害要坚持"谁破坏,谁负责"的原则。

    二、制定预案,落实措施。各县(区)要按照省、市制定的地质灾害防御预案,并结合实际,认真编制本地2005年地质灾害防御预案和拟订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将地质灾害防治监测、医疗救治等任务落实到具体单位,明确具体负责人,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要建立和完善县(区)、乡(镇)、村、社四级群测群防体系,防患于未然。要将地质灾害防治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确保防灾工作需要。

    三、要大力宣传和贯彻执行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四川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等法规,严格执法。要采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大力普及地质灾害防御的科普知识,提高广大干部群众自防意识和能力。各级国土资源、气象、救灾、防汛、水利、交通、矿山等主管部门要密切配合,积极参加突发性地质灾害的抢险、救灾工作。对于玩忽职守,脱岗离岗,隐瞒、谎报、缓报灾害的;违规建设、采矿等活动诱发地质灾害的;未进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而批准使用土地和建设的;未进行矿山地质环境评价而颁发采矿许可证的;以及对已发现的自然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没有采取有效措施避让,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二00五年三月二十四日

    巴中市2005年地质灾害防御预案

    巴中市是全省地质灾害多发重灾区之一。近几年,地质灾害已给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危害,切实编制好地质灾害防御预案,对于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按《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第394号令)、《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4号令)、《四川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省人大第20号公告)和省国土资源厅有关文件精神,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和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结合我市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形成特点、主要诱发因素及其危险程度,特制定本预案。

    一、2005年主要地质灾害点预测

    巴中市幅员面积12301平方公里,地质构造和地层岩性复杂,地质灾害时空分布不均。灾害发生频率和发育程度,历来受区域性大到暴雨影响十分明显,其暴发高峰期主要集中分布在每年的5至10月,作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是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点。我市2005年可能发生且危险性较大的地质灾害点20个,主要分布在南江县、通江县、平昌县和巴州区的部分乡(镇)。

    (一)南龛公园滑坡

    该滑坡体位于巴城城南至南龛路38号南龛公园内。变形体长约1400米,宽约280米,高4至15米,估计体积约150万立方米。如遇大到暴雨,有可能出现滑动变形,危及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等数十家单位及65户500余人生命财产安全。

    (二)巴州区南龛山西北面山坡滑坡。滑坡体位于巴州城区南龛山西北面斜坡地带,由松散人工填土及第四系滑坡堆积粉质粘土组织,该滑坡体长40米至80米,宽约300米,平均厚度5米,滑动体积约10万立方米。为牵引-推移式土质滑坡,目前正处于蠕滑阶段,若遇持续降雨可能导致滑坡,危及数十幢房屋及1000余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巴州区佛爷湾水厂滑动体。滑动体位于巴州城西巴中自来水公司佛爷湾水厂内,该滑动体长约300米,宽100米,平均厚度15米左右,滑动体积约45万立方米。若遇暴雨,有可能导致滑坡,毁坏佛爷湾水厂水处理设施,损毁办公、宿舍楼各一幢,危及10户79人安全,冲毁土地200亩。

    (四)南江县黑潭街道滑坡。滑坡体位于黑潭乡黑潭河西侧,处在大量的第四系松散堆积层上,坡度在20至30度左右,滑坡体长约150米,宽约120米,滑坡后缘与河床高差约100米,估计滑坡体积5万立方米。目前正处于蠕滑变形阶段,汛期有可能加速滑动,严重危及街道23户108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五)南江县下两镇街道滑坡。滑坡体位于下两镇街道,滑坡体长约150米,宽100米,体积约4.5万立方米。目前正处于蠕滑变形阶段,汛期有可能诱发滑坡,威胁街道15户50人生命财产安全。

    (六)南江县大河中学滑坡。该滑坡变形体位于南江县大河镇新街。座落在明江河床第二台阶上,变形体长110米,宽200米,厚度大约10米,滑坡体积大约19万立方米。目前该滑体较稳定,但若受强降雨影响,局部边坡发生垮塌坠落的可能性较大,威胁前缘街道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七)通江县诺江镇水井巷滑坡。滑动体位于通江县诺江镇东城水井巷,滑坡体长230米,宽150米,厚6至16米,体积约25万立方米,目前该滑动体处于不稳定状态,遇汛期可能造成滑动,危及40户100余人生命财产安全。

    (八)通江县草池乡街道沉降变形体。该沉降变形体位于通江县草池乡街道小通江河一侧斜坡上,斜坡较为平缓,坡度约5至10度,斜坡前缓为小通江河,岸坡较陡,坡度约25至30度,出露地层为白垩系苍溪组紫褐色泥岩、砂岩,砂岩形成陡崖,泥岩岩性软弱,抗风化能力弱。沉降变形体长约220米,宽约50米,厚4至10米,沉降体积约11万立方米。若遇强降雨,有可能再次发生沉降变形,威胁36户136人生命财产安全。

    (九)平昌县江口镇临江路危岩。该危岩位于平昌县江口镇临江路北侧,在地貌上为高约30至50米的陡崖,长约1200米,底部为红色粉砂质泥岩,厚约6米,其上为厚-巨厚层状石英砂岩,厚约20至40米,砂岩节理发育,易风化,由于长期受雨水冲刷,加速了岩石裂隙的扩张和风化,形成了多处大小不一的危岩体,估计危岩体积共20万立方米。在汛期有可能发生崩塌,威胁街道建筑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2005年地质灾害预防方案及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级人民政府要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和完善行政"一把手"负责制和重要地质灾害专人负责制(详见附表1、附表2),层层签订责任书,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制,在人员、设备等方面给予保障,要将地质灾害防治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认真编制本地区2005年地质灾害防御预案,将地质灾害危险点的监测、防治任务落实到具体单位,明确具体负责人,报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全市针对20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发育特征、险情、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提出了具体防范措施(详见附表2)。请各地进一步细化预案,狠抓落实,认真填制防灾工作明白卡和防灾避险明白卡,及时反馈有关情况。

    (二)加强宣传,建立"群测群防,群专结合"监测体系。大力宣传普及地质灾害识别、监测、预报和避让知识,增强群众防灾、减灾、救灾意识和全社会防御地质灾害的主动性、自觉性。建立健全县(区)、乡(镇)、村、社四级群测群防体系,确保汛期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及时,监测方法得当,组织避险措施得力,险情信息反馈及时。

    (三)完善制度,增强应急反映能力。进一步完善汛期值班制,险情巡视制和灾情速报制。各地、各部门要落实主要领导带班,地质灾害点所在地的单位、乡(镇)、村社要安排专人值班,对危险点设立警示标志,切实加强监测,特别是危及到生命财产安全时,要及时做好人员疏散和财产转移。

    (四)落实措施,杜绝人为诱发地质灾害。凡在地质灾害危险区,严禁采矿、伐木、采石、取土等可能诱发地质灾害的活动。坚持地质灾害"谁诱发、谁治理"的原则,加大对人为诱发地质灾害行为的处罚力度。积极开展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矿山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制止一切可能诱发地质灾害的行为,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五)搞好部门配合,加强地质灾害治理。国土资源、气象、水利、防洪、救灾、交通、矿山等主管部门要按照各自分工职责,切实做好本部门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密切配合,通力合作,互通情报,及时掌握雨情、水情、灾情。要加强地质灾害治理,根据灾情规模、类型、性质、稳定状况及危险程度作好防治工程设计,搞好排水、支档、排导、清淤及改土工程治理,确保安全度汛。

    附件:1、巴中市2005年地质灾害防御主要责任人及联系电话表

    2、巴中市2005年主要地质灾害危险(隐患)点预案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