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兰州新区、高新区、经济区管委会:

  《兰州市校车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2年9月21日

  兰州市校车安全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校车安全管理,规范校车运营,保障幼儿、学生乘车安全,根据《校车安全管理条例》、《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和《甘肃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校车,是指依照《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取得使用许可,用于接送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上下学的7座以上的载客汽车。

  第三条 校车实行属地化管理,县区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校车的安全管理。

  第四条 市、县区政府建立校车安全管理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本级公安局。市政府校车安全联席会议由市长或者市长委托分管市长召集,公安局牵头,安监、交通、教育、财政、城管执法等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参加,定期、不定期听取县区校车安全管理工作汇报,查找分析全市校车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研究加强和改进全市校车安全管理的对策和措施,并向市政府报告全市校车管理情况。

  第五条 校车所有人必须遵守《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建立健全校车安全责任制度和安全检查制度,确保校车和驾驶员符合安全运行要求。

  第六条 校车所有人必须按规定做好校车安全维护工作,并建立台账。

  第七条 校车驾驶员驾驶校车上路行驶前,应对校车的制动、转向、轮胎、安全门、座位、安全带等车况进行检查,不得驾驶存在安全隐患的校车上路行驶。

  第八条 校车运载学生的数量,必须以机动车行驶证核载人数为上限,不得以任何理由超载,驾驶室副座不准乘坐学生。

  第九条 载有学生的校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最高时速不得超过80公里,在其他道路上行驶的最高时速不得超过60公里。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规定或者道路上限速标志、标线标明的最高时速低于前款规定的,从其规定。载有学生的校车在急弯、陡坡、窄路、窄桥以及冰雪、泥泞的道路上行驶,或者遇有雾、雨、雪、沙尘、冰雹等低能见度气象条件时,最高时速不得超过20公里。

  第十条 校车运载学生行驶前,学校应指派专人查验校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加以制止:

  (一)运载学生数量超过核载人数的;

  (二)驾驶员与《校车通行证》载明的信息不符的;

  (三)饮酒后驾驶的;

  (四)明显妨碍安全驾驶的其他情形。

  第十一条 校车在运载学生途中,按照道路交通规则掉头、转弯或者停泊时,公安交警部门应当指挥疏导,其他车辆应当礼让;校车可以在公交专用车道行驶;未设校车停靠站点的路段,校车可以在公交站台停靠。

  第十二条 校车服务提供单位对接送小学低年级和幼儿园学生的车辆,应当安排随车照管人员。

  第十三条 公安交警部门应当与校车所有人签订交通安全责任书,学校租用校车承担接送学生任务的,必须与校车所有人签订租赁合同,租赁合同必须有明确的安全责任协议,界定双方在学生乘车安全方面应承担的责任,所租车辆必须具备《校车通行证》,必须逐车逐人落实交通安全责任;教育部门应当与所辖学校签订校车交通安全责任书。

  第十四条 学校必须对校车使用情况建立档案,并报所属教育部门备案。

  第十五条 学校应当掌握学生上下学乘车情况,发现乘坐非法校车的,应当及时劝阻、教育学生、告知家长,并报告交通运输部门和公安交警部门。

  第十六条 学校应当在学校门口固定位置,对校车信息、监管部门举报电话、监管人员名单和联系方式等进行公示。

  第十七条 学校制定学生安全乘车守则,规范学生乘车行为;加强学生上下学的组织管理,科学调整学生上下学时间,合理安排校车数量。

  第十八条 学校组织学生集体外出,需使用校车的,应当报本级教育部门备案,并制定应急预案和安全防护措施。

  第十九条 公安交警部门、交通运输部门、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当制定学生交通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第二十条 校车发生交通事故,驾驶员、随车照管人员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抢救受伤人员并保护现场。同时向学校报告,学校立即向所属教育行政部门报告,教育行政部门立即向同级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第二十一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的校车安全管理职责:

  (一)市、县(区)政府主要负责人是校车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二)统筹本行政区域内学生乘车管理,制定学生乘车安全保障措施,制定学生乘车和扶持校车发展的优惠办法、奖励措施;

  (三)加大财政投入的力度,将校车购置列入财政预算,有计划、有步骤的逐步形成省、市、县(区)各级政府分担机制;

  (四)将校车作为重点车辆监管,督促相关职能部门落实监管责任,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治理非法接送学生行为;

  (五)按照学校布局、村庄布局及学生分布,制定校车发展规划,确定校车数量及线路布局;根据车程实际距离,制定学生乘车收费标准;

  (六)积极改善当地道路交通条件,保证校车行驶顺畅;

  (七)建立健全校车安全管理工作领导责任制、工作督查制和责任追究制。

  第二十二条 公安部门的校车安全管理职责:

  (一)建立校车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定期组织召开校车安全管理联席会议;

  (二)组织考核相关部门的校车安全监管职责履行情况;

  (三)开通校车安全举报电话,接听社会各界,特别是家长反映学生交通安全问题的电话,及时协调有关部门妥善处理;

  (四)建立校车及驾驶人安全技术监督管理档案;

  (五)严格执行校车及驾驶员准入条件,加强考核及资质审批、车辆的检测检验及日常运行监管,及时查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

  (六)加强校车道路行车监管,加大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严禁使用“三无车”、故障车、拼装车、农用车及报废车等没有公安交警部门统一核发的校车专用标识的车辆接送学生;

  (七)在学校门口设立醒目的交通安全警示牌,铺设路面减速设施,设置学校周边公路和学校门口的交通安全设施;

  (八)在校车必经路段和条件较差的路段,充实警力,加强监控管理;

  (九)统一核发校车标识及编号。

  第二十三条 安全生产监督部门的校车安全管理职责:

  (一)将校车安全管理纳入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范围和各级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年度安全目标管理考核内容;

  (二)负责对涉及较大校车道路交通事故监管责任的调查处理;

  (三)负责对校车安全实施综合监管,督促有关部门认真履行监管职责。

  第二十四条 教育部门的校车安全管理职责:

  (一)掌握辖区内学校位置、学生数量分布和校车需求;

  (二)科学规划学校布局,加强学校招生管理,避免违反规定用校车远距离接送学生招揽生源;

  (三)负责指导和监督学校履行校车的安全管理职责,将校车管理情况纳入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年终考核内容;

  (四)掌握校车、校车驾驶员、运行路线、停靠站点等信息,建立管理台帐;

  (五)督促学校加强对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对学生家长或者监护人进行交通安全宣传;

  (六)督促学校建立健全校车接送学生乘车安全管理制度、教师或照管人员跟车值班制度、学生定点定时上下车制度,并完备相关的工作记录,存档保管;

  (七)配合公安交警部门定期组织校车所有人及驾驶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第二十五条 交通运输部门的校车安全管理职责:

  (一)调整和优化公交线路,完善公交网络,提高公交客运车辆为学生乘车服务的能力。特别要对农村寄宿学生周末回家和星期天返校提供交通便利条件;

  (二)负责道路客运企业营运车辆从事接送学生运营的监督管理, 及时查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

  (三)会同有关部门依法取缔非法接送学生车辆;

  (四)负责为所属运营校车配备随车照管人员,确保校车运营中学生的安全。

  第二十六条 城管执法部门的校车安全管理职责:依法查处学校周边非法经营、占道经营行为,确保师生及校车出行安全、畅通。

  第二十七条 财政部门的校车安全管理职责:

  (一)加大财政对校车的投入比重,确保财政来源,积极落实政府对校车购买与运营经费的拨付;

  (二)对涉及校车及学生安全的有关方面给予财政支持。

  第二十八条 学校的校车安全管理职责:

  (一)建立健全包括学生、教师交通安全在内的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领导责任制、工作督查制和责任追究制;

  (二)了解本校学生上下学乘坐交通工具情况,掌握学校校车的需求情况;

  (三)采取多种形式定期对学生、家长、教师进行交通安全教育, 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防范能力,家长的呵护意识,教师的安全教育能力;

  (四)配合公安交警部门定期对校车所有人和驾驶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五)建立健全学生、教师交通安全管理制度,及时与学生监护人签订接送协议书;

  (六)及时向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反映、举报各种违法违规车辆接送学生的现象,确保学生交通安全。

  第二十九条 家长的安全管理职责:按照当地政府及教育部门的要求,为学生选择符合规定要求的车辆上下学,按规定的乘车时间、地点接送学生;及时举报各种违法违规车辆接送学生行为。

  第三十条 随车照管人员的职责:

  (一)学生上下车时,在车下引导、指挥,维持上下车秩序;学生下车后需要横穿道路的,带领学生安全通过;

  (二)发现驾驶员无校车驾驶资格,或者发现驾驶员饮酒、校车超载等明显妨碍行车安全情形的,制止校车开行并立即向学校、交管部门报告;

  (三)清点乘车学生人数,确保乘车学生安全落座,确认车门关闭后示意驾驶员启动校车,确认乘车学生已经全部离车后本人方可离车。

  第三十一条 依照《校车安全管理条例》,校车使用实行许可制度。取得校车使用许可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在本市注册登记,属于学校或者校车服务提供单位所有;

  (二)必须装备统一的校车标志灯和停车指示牌,专用校车喷涂统一的校车外观标识;

  (三)必须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商业保险和学生乘用车辆责任险;

  (四)必须配备逃生锤、干粉灭火器、急救箱等安全设备,并放置在便于取用的位置,确保性能良好、有效适用;

  (五)车辆必须安装卫星定位GPS系统和行车记录仪。

  第三十二条 学校或者校车服务提供者申请取得校车使用许可,应当向县级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提交书面申请和证明其符合本办法第三十一条规定条件的材料。教育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分别送同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交通运输部门征求意见,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回复意见。教育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回复意见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提出审查意见,报本级人民政府。本级人民政府决定批准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发给校车标牌,并在机动车行驶证上签注校车类型和核载人数;不予批准的,书面说明理由。

  第三十三条 《校车通行证》标牌应当载明车辆号牌号码、车辆类型、品牌型号、核载人数和车辆的所有人、驾驶员、发证单位、有效期等事项;《校车通行证》标牌的有效期应当与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合格的有效期相一致;校车车身外观标识、《校车通行证》标牌式样,按照市公安交警部门的规定执行,严禁涂改、伪造、转让《校车通行证》标牌或者将其挪作他用。

  第三十四条 依照《校车安全管理条例》,校车驾驶员应符合以下条件,方可按有关规定申请《校车准驾证》:

  (一)取得相应准驾车型驾驶资格3年以上,年龄在25周岁以上、不超过60周岁;

  (二)最近连续3个记分周期内没有被记满分记录;

  (三)无致人死亡或者重伤的交通责任事故;

  (四)无饮酒或者醉酒后驾驶记录,最近1年内无驾驶客运车辆超员、超速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

  (五)无犯罪记录,无因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受到拘留处罚的记录;

  (六)身体健康,无酗酒、吸毒行为记录,无传染性疾病,无癫痫、精神病等可能危及行车安全的病史。

  第三十五 条机动车驾驶人申请取得校车驾驶资格,应当向县级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交书面申请和证明其符合本办法第三十四条规定条件的材料。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审查完毕,对符合条件的,在机动车驾驶证上签注准许驾驶校车;不符合条件的,书面说明理由。

  第三十六条 全市校车运营由公安交警部门依法监督,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科学管理,教育部门主动协同,学校有序组织,家长积极配合。

  第三十七条 校车驾驶员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随车携带《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行驶证》和《校车准驾证》,在车辆规定位置放置校车通行证、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

  (二)着装整洁,语言文明,不得在车内吸烟;

  (三)保持车厢内外整洁,确保车辆设备、设施齐全有效;

  (四)不得随意中途倒换学生乘坐车辆;

  (五)除负责护送学生安全的随车照管人员外,不得搭载本车学生以外的其他人员;

  (六)不得利用校车从事其他客运、货运经营及其他运输;

  (七)在接送学生过程中发生侵害学生人身、财产安全的违法行为时,及时采取措施对学生进行保护,并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第三十八条 校车所有人暂停、终止经营或者减少运力的,应当提前15日告知原申请许可机关,并办理相关停运手续,交回校车标识和有关证照等。

  第三十九条 校车在日常使用和管理工作中发生违法行为的,应当由有关部门对相关责任人及时依法作出处理;构成犯罪的,应当由司法机关对相关责任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条 公安交警部门在办理《校车通行证》和实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过程中,发现未经批准擅自举办学校的,应当及时通报教育行政部门。

  第四十一条 各县区人民政府及市政府有关部门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意见。

  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