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临汾、侯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

  2001年以来,临汾市农村信用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金融方针政策,坚持服务“三农”宗旨,切实端正经营方向,实施“四大战略”(舆论导向、沉下去、典型带动、机制创新战略),创建、深化、提升“四项工程”(形象、千村信用、样板、人本工程),搞活了经营机制,壮大了资金实力,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2003年,临汾市农村信用社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工业兴市、信用立市、兴县强市”发展思路,围绕把农村信用社真正建设成农村金融合作组织、社区金融企业和为地方经济服务的银行,做了大量工作:一是有效聚集了大量社会资金。截止2003年11月,全市信用社各项存款较年初净增56.3亿元,余额达到145.1亿元,增幅63.48%,同比多增37.01亿元,存款总量和增量分别占到全市市场份额的34.66%和46.07%。二是信贷投入加大,有力支持了全市经济的发展。全市信用社2003年贷款净投放49.86亿元,余额达到118.2亿元,贷款总量和增量分别占到全市市场份额的39.95%和54.47%,是支持临汾经济发展的主要金融动力。三是优化了全市农村信用环境。全市信用社积极开展创建信用村镇工作,两年多来共创建2077个信用村,49个信用乡镇,38个信用街道和市场,通过现场放贷、上门送贷、柜台办贷三方式,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多户联系贷款24.96亿元,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四是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根据市政府农业调产平川“121”工程、山区“331”特色农业工程和农业产业化“161”工程的总体安排,全市农村信用社加大了对农业调产的信贷投入,截止2003年11月,净投放农业贷款22.6亿元,余额达到56.8亿元,重点支持了红提葡萄、无公害蔬菜、红枣、绒山羊等种植、养殖基地的发展。五是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农村信用社在充分满足农村信贷资金需求的前提下,把富余资金重点投向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先后支持了尧都区同世达、洪洞远中等多个百万吨机焦项目以及市政府确定的十个工业园区的建设,向民营企业的信贷资金净投入达到29.2亿元,占到民营企业信贷资金总需求的35%。六是有力地支持了临汾市的城市建设。各县、市、区信用联社对城市建设给予大力支持,参与了临汾市城建十大工程,以及曲沃、翼城等县的城建改造工程。农村信用社已经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进一步推进我市经济快速发展,加快小康社会建设,就必须发挥农村信用社在支持经济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现就进一步促进农村信用社协调、快速、健康、持续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农村信用社在地方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全市现有17个县级联社,210个农村信用社,254个分社和储蓄所,2130个信用服务站,职工4226人,是支持我市经济发展的主要金融力量。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充分认识,农村信用社长期以来在支持“三农”发展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以后仍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全党、全国必须解决好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等问题,加快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发展农村经济重点在信贷资金投入,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是联系农民群众的金融纽带,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支持农村小康社会建设起着巨大的作用。从我市农村信用社近年来在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构筑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农民增收中所发挥的作用来看,加快农村信用社发展是全面促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必然选择。各级政府要从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出发,充分认识促进农村信用社发展就是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抓好农村信用社工作就是抓好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端正思想,高度重视,确保农村信用社更好地为农民、农业和农村服务,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二、认真学习,提高指导和运用金融方针政策的能力

  国务院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明确指出,改革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把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交由地方政府负责。虽然我省不在改革试点范围之内,但也要充分做好改革的准备工作。农村信用社的服务宗旨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农村信用社的发展需要地方的积极扶持,地方政府有责任加强对农村信用社的领导、管理和支持。各级领导同志必须加强自身学习,掌握国家金融方针政策,做到把握政策、正确指导、运用自如。首先要认真组织学习国务院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充分认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深刻领会深化改革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内容,为下步全面推进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工作做好思想准备。其次要认真学习有关金融方针政策,定期召集信用社有关人员进行座谈,主动加强与信用社的联系和沟通,在实践中全面提高指导和运用金融方针政策的能力。三是要认真开展对农村信用社工作的调研,按照农村经济发展规律和农村金融工作的规律,对信用社经营工作进行指导,为信用社协调、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优化环境,建设农村经济信用平台

  我市连续三年开展了信用村镇建创工作,收到良好的效果,不仅把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信用立市”的战略措施落到了实处,优化了农村信用环境,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而且促进了农村信用社各项业务的快速发展,被全国政协称之为“临汾信合现象”在全国推广。各级常委要继续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各部门要积极配合,把创建信用村镇工作深入开展下去。一要把农村社会信用制度建设转向制度化。所有信用村必须成立信用村管理委员会,各信用村的党支部、村委会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承担起相应的责任,组织领导好信用社管理委员会建设,主动配合信用社开展信用户的评定、年检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贷后管理工作,促进“信用临汾”的全面建设。二要发挥各级政府在信用村镇建设中的主导作用,设立贷款风险担保基金。各级政府要积极引导群众自发成立贷款风险担保基金组织,动员村干部、富裕户、集体企业参与贷款风险担保基金,为满足农户的大额贷款需求创造条件,解决农产新的“贷款难”问题。三要借助信用工程创建的契机,采取行政手段帮助信用社积极清收不良贷款,支持依法收贷。开展信用社村镇创建工作就是要支持“三农”发展,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信用社和农村经济的“双赢”,各级党委政府要有力支持信用社依法维护金融债权,帮助信用社清收旧贷,打击逃废债,建立良好的信用环境,维护农村金融秩序稳定。

  四、大力支持,为信用社职能作用发挥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

  农村信用社是地方金融机构,在当前国有商业银行减少对地方信贷投入、收缩分支机构的情况下,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各级政府要大力支持信用社发展,为信用社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一是要加强领导,搞好协调,配合信用社发挥支持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作用,为信用社开展工作尽可能提供服务,除法律法规规定以外,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检查等影响信用社正常经营的活动,让信用社集中全力支持经济的发展。二是充分尊重信用社的经营自主权,保证农村信用社严格按照信贷投放程序对项目进行考察,既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市委、市政府的调产思路,又要符合信用社业务的有关规定,不干预信用社的信贷投放,充分尊重农村金融工作的规律性,确保信用社资金安全运行。三是要支持信用社发展业务,各级政府要引导村镇所在地的工商、税务、财政、学校等单位到信用社开户,鼓励农村信用社开展代理、代发、代办等业务,增强信用社融通资金支持经济发展的作用。

  五、保持稳定,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的关系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保障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业经济,促进广大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件大事。各县(市、区)政府要正确引导舆论导向,积极支持农村信用社的深化改革,对一切有碍于农村金融秩序安全运行的行为要坚决制止,坚决维护农村信用社的良好信誉,确保信用社工作的健康平稳开展。农村信用社要兼顾支农服务和持续发展两个方面,在改革中促进发展,在发展中实现稳定。既要促进信用社改革的不断深化,也要强化金融服务,提高经营效益,严格控制风险,在改革中实现快速发展,通过快速发展促进自身改革。

  六、调整策略,提高信贷服务水平

  调整经营策略是农村信用社提高效益的可靠保证。农村信用社要结合实际,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积极改进服务方式,创新管理机制,加强自律服务和廉政建设,更好地为“三农”服务。首先要转变固有的经营模式,积极开展金融营销,增强信用社的市场竞争力和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农村信用社要深入调查,抓住当前新的经济增长点,找准信贷投入的最佳切入点,寻找贷款对象,培育和扩展信贷投放空间,对黄金客户实行贷款营销,加大新增贷款投入,以增量带动存量。其次要加快电子化建设,提高农村信用社竞争力。全市农村信用社要在市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办公室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做好电子网络的构建工作,打破结算渠道不畅通,服务科技含量低等制约信用社发展的“瓶颈”,实现全市范围内的通存通兑,为加入中国银联做好准备,为建设好“数字临汾”奠定基础,要借电子化建设的契机,研究服务创新策略,加快金融新产品的开发,积极拓展中间业务,实现金融服务网络化,形成具有信用社自身特色的拳头产品,打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临汾市人民政府
  二00四年一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