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级有关部门,部分大中型零售企业:

  近年来,我市零售业发展较快,一些知名零售企业纷纷落户泸州,百货商场、超市的规模和档次不断提升,呈现出零售业态多元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市场拓展多样化的发展态势,繁荣了市场,繁华了城市,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但由于我市零售业市场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百货商场数量规模呈低水平扩张,商业结构不尽合理,核心竞争力不强,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为进一步整合我市商贸资源,加速市场成型化进程,促进零售业的良性发展,提高整体竞争力,提出以下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零售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现阶段我市城市零售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三个转变”的要求,围绕“做大总量、优化存量、提升质量”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和政府的引导作用,通过市场机制的调节,以现代化、个性化、品牌化为方向,以培育区域性购物中心为目标,倡导开放、诚信的商业精神,营造公平、有序、规范的竞争环境,加强和改善对零售业的宏观调控,调整优化零售业结构,做大做强泸州商业零售,努力提高城市商业的聚集和辐射能力。

  发展目标:到2007年,城市零售额突破60亿元,年均增长12%,培育2-3个经营实力和辐射能力较强的龙头零售企业,形成百货店、超市、专业店、便利店、仓储店等多业态竞相发展的开放式现代流通格局,初步建成区域性购物中心。

  二、做好政策扶持和产业配套

  (一)加大扶持力度。认真研究和借鉴国内外推动零售业现代化以及扶持中小零售企业的成功经验,立足全市零售业的长远发展,加快制定出台产业扶持政策,重点扶持具备较高经营管理水平的龙头百货零售企业和以服务社区为定位的连锁零售企业,并把商业物流配送建设、商贸流通信息化建设作为鼓励发展项目,把对外开放、加快民营企业发展与加快零售业发展结合起来。

  (二)继续扩大内需,积极开拓城乡市场,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实施信贷消费等鼓励消费的政策。加强泸州区域性购物中心的宣传力度和广度,提升泸州商业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加快信息化建设。

  坚持“市场导向,企业运作,政府推动”的原则,鼓励大型商贸企业加快信息化改造进程,发展以数据库为支撑的运营管理和决策支持系统。市统计局、经贸委、财经办等相关部门要定期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数据分析,形成商业信息收集和监测体系,为商贸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

  积极稳妥发展服务于市区居民的电子购物、网上交易,并对运用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解决就业、方便市民的规模企业给予政策扶持。

  (四)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配送。四川省“十五”期间及到2010年,将泸州作为二级物流枢纽的建设重点,要求建立物流配送中心,形成川南地区的重要物流枢纽和四川通江达海的重要城市。因此,要加快组建社会化配送中心的步伐,重点发展现代化仓库、机械化作业、集装化运输、物流信息系统,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创造条件。鼓励和引导零售企业调整组织结构,把运输、仓储、配送等物流业务剥离出来,整合物流资源,提高物流效率,以达到提高经济、社会效益的目的。

  (五)大力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依托当地资源优势,促进农牧产品加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做大乳品、无公害蔬菜肉类等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农牧产品生产,并鼓励商业零售业参与优化此类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加快发展以商贸流通为导向的加工制造业。大力支持第三产业相关服务业的发展吸引和带动人气。通过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拉动和促进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

  三、引导企业做强做大

  (一)提升“白塔商圈”的综合竞争力。各商家要充分利用已建的商业设施,完善服务功能。一是利用超常的人气和地理位置发展品牌超市业和餐饮业。二是形成提供休闲、购物、聚会、工作餐、商务服务、租车、公关、礼仪等多种服务的商务中心和会所。三是发展停车场、儿童游乐场等配套服务设施。四是在商业楼中引进银行、保险、证券、期货机构入驻,以满足对公转帐资金划拨、代理商的转帐、提现、存款及其它业务方面的巨大需求。五是引进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经纪行等市场中介组织和外地大型企业入驻。各商家应以协作型竞争的心态,共同把“白塔商圈”建成一个集购物、服务、娱乐、餐饮、休闲为一体的生活空间和购物中心,培育塑造“白塔商圈”引导时尚、诚信服务的现代商业文化,创造各种商业业态和服务业态共生的经营环境,实现各种商业业态功能资源特别是消费者人流资源(增加人流总量和单个滞留时间)共享的最大化,使商业、服务业能够在功能和形式上同业差异、异业互补,变传统对立的商业竞争为相对理性的差异化的协作型竞争,通过独特的商业文化氛围增加商圈综合竞争力。“白塔商圈”应立足川南,幅射云、贵、川、渝结合部的广大区域。

  (二)细分市场,实行错位经营。各零售企业要注重“错位经营”,改变“千店一面”的雷同现象,根据市场竞争的规律和业态趋向,结合本企业的实际,认真研究消费群体,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调整经营品种,创新经营特色,促进行业结构的合理化。包括:重组经营业态结构,科学确定商品档次搭配,突出重点品类的特色经营,创新商品经营品类布局组合,以及名品档次结构的复合式经营等等。创造经营的独特个性风格和形象,真正实现经营模式上的错位、商品品种档次上的借位、服务上的错位、业态之间和同一业态不同类别上的错位。

  (三)大力发展品牌连锁,拓展社区和县(乡)二级市场。目前,我市多数县城和城镇还处于新型零售业态的真空地带,规划网点布局,发展特色连锁店、便利店有利于进一步带动城镇和农村消费市场,扩大市场总量。要鼓励有实力的商业企业在县区和周边市建立连锁店,向县区和乡镇辐射。

  为改善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搞好小区服务设施配套,鼓励商家将零售网点延伸到社区,特别是有一定规模的小区,以生活服务为主,作为社区配套,集社区服务和商业功能为一体,整合商贸资源。

  (四)横向联合,纵向协同。我市商业零售企业要在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把经营的规模化要求同现代消费的分散化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以取得“聚集效应”和规模效益。一要加速水平一体化。鼓励和支持通过连销经营、区域性联盟或并购重组等多种方式促成同业态的零售企业组成集团,或寻找合作伙伴采用强强联手的方式组建统一的价值链(如共同组建第三方物流)以形成共有的核心竞争优势,增强整体市场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二要加速纵向一体化。鼓励支持银行业、房地产业与商业零售业联姻,使商业资本由“加法级”增长方式变“几何级”增长方式,缩短企业做强做大的时间;加强零售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深层次的合作,让零售商与供应商、运输商、重要客户乃至特定顾客群结成一个“共生体”。三是加速一体化。抓住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加速向二级城市扩展的机会,加大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合资合作,融入国际、国内零售巨头的采购、供应和销售网络。

  (五)增强市场经济意识。面对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各大商家一定要有紧迫感和危机感,摒弃传统落后的经营思想和思维方式,把握现代经营理念,树立全新市场意识,把“诚信”作为企业进入市场的准入证,把“顾客第一”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把“保证顾客满意”作为企业经营的出发点,最大限度地将资源用在能创造顾客满意的全过程。

  (六)强化内部管理,提升企业素质。商业竞争不只是停留在简单的购并和增加豪华卖场,更多的将在供应商资源、顾客资源、信息流资源、通路资源和物流配送资源等全领域进行。市内各大商家要借鉴国内外成功零售企业的先进经营理念、营销方式和管理技术,并结合自身的目标定位以及周边环境的消费需求的变化,逐步从“被动迎合与苦苦追赶”的经营状态,转变为积极主动地运作和调整。要进一步加强现代管理技术、信息技术、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提升综合经营素质。切实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在培养、引进一批高层经营人才和专业人才的基础上,要建立多层级人才培训体系,形成较高水平、稳定进取的商业人员队伍。

  四、科学规划

  为适应城市发展对商业网点建设的要求,引导商业网点和业态合理分布,市经贸委、工商局、规建局、财经办等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按城市总体规划和商业发展需要,尽快制定全市零售业发展总体规划(包括商业网点的总量规模、结构和布局等),将网点配置细分到城区中心、社区中心等层次,分别调控,并将零售业的规划与布局的权力集中统一行使,以保证合理建设、规模适度和有序竞争。凡已作出商业规划和网点布局的地区,房地产开发商必须按批准规划(包括面积、规模和业态功能)进行开发。商业规划与布局的职能部门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科学的态度认真做好规划与布局工作,尽快出台规范商业网点布局与建设的管理办法,确保零售业的良性发展。

  五、加大监管力度

  (一)规范市场秩序。进一步完善市场主体准入制度并提高透明度,研究制定《泸州市商业零售业态规范》、《商业促销活动管理办法》、《商业网点管理办法》等文件,形成规范、有序的流通秩序。

  (二)加强市场监管。市级有关职能部门应按照统一的商品技术标准和强制性的技术法规,加强对商品价格、商品质量、促销方式等进行检查和规范,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维护公平竞争环境,确保流通秩序活而不乱。

  二○○三年九月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