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为更好地保护、继承我市优秀建筑历史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传统和地方特色,市政府决定在全市范围开展“市级历史文化名村”评选命名工作。现将市规划局、市建设委员会和市文化局《关于开展宁波市“市级历史文化名村”评选工作的实施意见》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00五年四月二十六日

关于开展宁波市“市级历史文化名村”评选工作的实施意见
(市规划局市建设委员会市文化局 2005年3月)

  历史文化名村(以下简称名村),是一定历史时期各种文化的载体,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表现,是非常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加强名村的保护,是贯彻市委、市政府“六大联动”战略的体现,是保持名村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做好名村的保护和利用工作,有利于提高村庄的知名度,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旅游等产业的培育,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对研究我市政治、经济、社会和历史、文化、建筑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对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保持名村的特色,丰富村庄的建筑形式、景观风貌和文化内涵,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公布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的通知》(建村[2003]199号)的精神,针对我市许多村庄规划布局科学合理、建筑遗存丰富、建筑风貌地方特色鲜明、民族文化传统浓厚,其中不少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保护价值和可供借鉴的建筑艺术价值,必须切实予以保护的实际情况,在全市范围开展“市级历史文化名村”评选命名工作,并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评选的基本条件与评价标准

  (一)历史价值与风貌特色

  建筑遗产、文物古迹和传统文化比较集中,能较完整地反映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现存有清代以前建造或在中国革命历史中有重大影响的成片历史传统建筑群、纪念物、遗址等,基本风貌保持完好。

  (二)原状保存程度

  村内历史传统建筑群、建筑物及其建筑细部乃至周边环境基本上原貌保存完好;或因年代久远,原建筑群、建筑物及其周边环境虽曾倒塌破坏,但已按原貌整修恢复;或原建筑群及其周边环境虽部分倒塌破坏,但“骨架”尚存,部分建筑细部亦保存完好,依据保存实物的结构、构造和样式可以整体修复原貌。

  (三)现状具有一定规模

  凡符合上述(一)、(二)项条件,现存历史传统建筑的建筑面积须在2500平方米以上。

  (四)保护和发展有较好的社会基础。

  二、评选办法和要求

  (一)申报及评选程序

  评选“市级历史文化名村”,由县级规划、建设、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在本地筛选、推荐,并协助村庄填写有关材料,符合条件的报送到市规划局宁波市“市级历史文化名村”评选工作办公室。

  市规划局会同市建设委员会、市文化局邀请有关领导和专家组成评审组,对各地选送的村庄根据评价标准进行评议,并对符合条件的村进行实地考察,最后确定评审意见,报市规划局、市建设委员会、市文化局组成的联席会议审定。

  (二)上报材料要求

  1.宁波市“市级历史文化名村”申报表(见附件)。

  2.申请报告。①概述申报村的地理位置、环境条件、村庄规模、水陆交通以及社会经济和建设等状况;②着重说明其历史传统建筑群及其环境的历史年代、原貌保存情况、现状规模、空间分布以及价值特色等情况;③保护与利用的计划、设想。包括对原貌保存、古建筑的修缮、环境整治等方面所制定的规章制度及具体办法;④规划编制及建设实施情况。

  3.能反映传统建筑群风貌的照片集、VCD或多媒体光盘、电子幻灯片(Powerpoint)等。

  4.已编制过规划的村庄,要上报经县级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保护规划,包括规划文本及位置图、现状图、规划图(比例尺1/500至1/2000,视保护区面积大小及保护规划深度的具体需要确定)。

  (三)上报时间要求

  各地第一批“市级历史文化名村”送报材料,在5月30日前送至市规划局宁波市“市级历史文化名村”评选工作办公室(大步街9号邮编:315040联系人:庞振刚87733526/13586591327传真87702147)。

  三、称号的公布与撤销

  (一)称号的公布

  宁波市“市级历史文化名村”的评选与公布工作,以不定期的方式进行。市规划局、市建设委员会和市文化局以联席会议形式对评审组的评审意见进行审定后,通过媒体公布,并挂牌命名。

  (二)称号的撤销

  宁波市“市级历史文化名村”实行动态管理。县级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县(市)、区已获宁波市“市级历史文化名村”称号的村庄保护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对违反保护规划进行建设的行为要及时查处。市规划局、市建设委员会和市文化局将不定期对已经取得宁波市“市级历史文化名村”称号的村庄进行检查。对于已经不具备条件者,将取消“市级历史文化名村”称号。

  附件:

宁波市“市级历史文化名村”申报表

村名

所在县(市)区

所在镇(乡、街道)

 

 

 

现存建筑最早建造年代

 

传统建筑完好程度(%)

 

传统建筑规模(平 方米)

 

占地面积(公顷)

 

主要传统街巷基本情况

名称

长度(米)

形成年代

主要特点

 

 

 

 

 

 

 

 

 

 

 

 

 

 

 

 

 

 

 

 

 

 

 

 

 

村庄格局、建筑风貌等主要情况

 

 

 

 

县(市)区规划、建设、文化行政主管部门推荐意见

(签章)

 

 

 

(注:不够部分可附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