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市属及驻市有关单位:

  现将《天水市2006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六年五月八日

天水市2006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我市大部分地区属于陇中黄土高原,地质环境脆弱,滑坡、泥石流、崩塌、不稳定斜坡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我市经济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制定地质灾害防灾预案和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对于我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自然地理概况

  (一)地形地貌

  全市地势总体上东南高,西北低。海拔高程748.5米(麦积区东岔乡牛背村渭河河谷)—3120米(武山县天爷梁),相对高差100—2730米。境内地形复杂,高低悬殊,东南部为基岩山地,逶延连绵的西秦岭和高耸矗立的六盘山镇守在我市东南边界,纵横交错的黄土梁峁山盘据于市区中部,并由渭河、西汉水流域切割成一系列串珠状河谷盆地,形成山峦跌宕起伏,沟谷纵横交错的地貌景观。

  依据地理位置,将全市分为秦岭山地,六盘山山地和陇中黄土丘陵三个地貌区域:

  1.秦岭山地:本市秦岭山地属于西秦岭山脉西延部分。西起武山天爷梁,经甘谷石鼓山和景东梁,到麦积区的太阳山、石门山、火焰山和秦岭大堡,直到两当、宝鸡和麦积交界的透马驹,面积538700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37.61%.该地貌单元的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最高峰天疮梁海拔为3120米。海拔高程超过2500米的山峰有:太皇山(3112米)、太华山(2640米)、景墩梁(2710米)、火焰山(2559米)。秦岭山地成山以来,久经构造侵蚀,山体陡峻,基岩裸露,植被发育。山体坡度平均30°左右,脊轴部位大于45°。

  2.陇中黄土丘陵:属陇西黄土高原东延部分,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54.19%.该地貌单元包括黄土梁峁沟壑区和河谷区两部分。黄土丘陵区被渭河、西汉水及其支流切割得支离破碎,千沟万壑。登高远眺,黄土梁峁与河谷平原相间的地貌形态蔚为壮观。黄土丘陵顶部基本在一个水平面上,海拔高程1900—2000米,山梁相对高差500米左右。渭河河谷自西向东流经黄土丘陵区,在岩层相对松软地带,河流侵蚀堆积形成一系列串珠状河谷盆地。如渭河谷自西向东有马力、鸳鸯、武山、甘谷、新阳、三阳川、南河川、天水、社棠等盆地,葫芦河自北向南有安伏、叶堡和秦安等盆地,牛头河有清水盆地;在岩层较坚硬的地段,河流侵蚀下切后形成陡峻的峡谷。如三阳川的葫芦河峡谷,麦积的渭河峡谷等。

  黄土梁峁沟壑区位于北秦岭以南西汉水上游,是我市内地质灾害十分发育的地区。该区面积689301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48.12%.其中黄土覆盖面积499498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34.3%;河(沟)谷面积189803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14.78%.黄土覆盖区中,午城一离石黄土(红黄土也叫古黄土)覆盖面积为49550公顷,是黄土覆盖面积的9.92%;马兰黄土(老黄土)覆盖面积133891公顷,占黄土覆盖面积的19.12%.第三纪红层分布在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沟谷边缘、滑坡区和陡峻单面山等地段,内有老第三纪砂砾岩和新第三纪下段红色粘土质泥岩(甘肃系红岩)及上段灰绿色、红色或灰绿色互层的粘土质泥岩等。河谷区面积约87024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6.075%.

  3.六盘山山地:位于我市清水、张家川两县的东部,面积112163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7.83%.该区山体两侧的岩层主要为中生代侏罗、白垩纪紫红色、灰绿色砂岩,脊轴部位是花岗岩。山体浑圆,植被发育,基岩裸露,地质灾害相对较少。该区海拔高程均在2000米以上,相对高差小于1000米,属中度切割的石质中山。海拔高程大于2500米的高峰有道宝石梁和石庙子梁等。

  (二)气象、水文特征

  1.气候特征:我市位于中纬度内陆地区,属冷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冬春干旱少雨,夏秋湿热多雨的气候特点。区内年平均气温10.6℃,秦州区平均气温最高为11.6℃,张家川县平均气温最低,为8.3℃。全年降水量一般在400—800毫米之间,其中秦岭山地和关山山区受地形海拨高度的影响,降水相对较多,最大年降水量可达800毫米。年内降水分配不均,一般降水多集中在夏秋两季,占年总降水量77.4%.全年平均日照总时数为1925小时,干旱、霜冬、冰雹、洪流及虫害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地制约了我市经济的发展。

  2.水文特征:我市境内有黄河、长江两大水系,流域面积12945平方公里,年径流量136795万立方米。其中黄河流域的主要河流有渭河、葫芦河、藉河、牛头河、清水河、散渡河等九条河流,流域面积11696平方公里,年径流量12367万立方米;长江流域的主要河流有西汉水和东河等,流域面积802平方公里,年径流量100428万立方米。

  二、地质灾害概况

  (一)地质灾害现状

  天水市位于陇西黄土高原和秦岭山地、六盘山山地过渡地带,绝大部分属黄土丘陵区。区内黄土分布面广,覆盖较厚,加之黄土垂直节理、裂隙发育,造成区内地质环境十分脆弱,滑坡、泥石流、崩塌、不稳定斜坡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5年底,全市发现各类地质灾害数量达689处,其中秦州区98处,麦积区122处,武山县90处,张家川89处,甘谷县86处,秦安县112处,清水县92处。已发生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次地质灾害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滑坡灾害主要集中在黄土丘陵地区,我市五县两区均有新老滑坡现象,尤其在秦州区、甘谷县、秦安县、麦积区较为突出。这里黄土层与下伏基岩的接触面结构软弱,坡体陡峻,加之我市地震活动比较频繁和降水量的逐年增多,致使黄土丘陵区极易形成滑坡灾害。如秦州区藉河河谷两侧的山坡体上,新老滑坡迭置,滑坡灾害隐患点比比皆是,特别是从天水市第三人民医院以东山体延伸到麦积牛头河止整个北山滑坡的发育,严重地影响着市第三人民医院、市三中、秦州区绿色市场以北半坡山,麦积花牛镇部分村庄及天水锻压厂、道北办事处城市居民、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泥石流灾害分布较广。我市山峦叠障,沟谷发育为泥石流灾害的发育和发生提供了便利条件。最为突出的有麦积区的伯阳、元龙、社棠和城谷的大小沙沟;秦州区的罗峪沟、吕二沟;武山县的桦林沟、红峪沟等。 这里黄土滑坡体较为发育,岩层松软破碎,再加上人为采矿取石,形成大量的松散堆积物,为泥石流灾害储备了丰富的固体资源。一旦遇到大暴雨冲袭,即可诱发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崩塌和不稳定斜坡灾害的发育,与地形条件关系十分密切。山坡坡度陡,形成较大的临空面,加上岩土体结构松散,节理、裂隙发育,都是上述两种灾害发生的必要条件。同时,崩塌和不稳定斜坡灾害的发育,与人为采矿、削坡建房、开山修路等有关。因此,只要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就可能发生崩塌和不稳定斜坡灾害。

  (二)二OO五年地质灾害情况分析

  二OO五年,我市的降水量平均达到800mm,与二OO四年基本持平,降水过程平稳,未发生较大规模的地质灾害,也未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由于近年来城乡建设的迅猛发展,因工程建设引发的地质灾害不断发生,如秦州区南山一带2005年已发生数起因工程建设选址、布局、设计等不当引发的山体滑坡,危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事故隐患,上述现象在我市城乡程度不同的存在。地质灾害的隐患仍然比较严重,潜在的危险还未彻底排除,防治工作任务还非常艰巨。

  (三)二OO六年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天水市辖区大部分地段为黄土丘陵区,大面积黄土覆盖,黄土节理,裂隙发育,黄土层与下伏基岩或第三系红层接触面结构软弱,丘陵山地坡角一般大于20度。本市大气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份,该段时期降水强度大,降水量多,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在大气降水的作用下,山体沿上述软弱结构面或在人为工程形成的陡坡处下滑,坍塌,形成滑坡、崩塌、泥石流和不稳定斜坡等地质灾害。

  根据天水市气象资料预测情况来看,2006年预计降水量与2005年基本相似,有连续性的降水量较多时段造成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发生山体滑坡、地面坍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及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的可能性仍然存在,为避免上述事故的发生,要进一步加强管护措施,建立健全防治体系。如秦州北山王家半坡至泰山庙段、南山东十铺至天水郡段、暖和湾至门家河段;麦积区花牛镇水眼寨、元龙乡堡子沟、武山县瓦窑沟、水沟;甘谷县西坪乡四方嘴村,大石乡赵坡村;张家川县张川镇南川沟、梁山村舟麻村山坡;清水县土门乡修义村山坡、永清镇西盆村山坡、红堡镇旧庄村泥石流;秦安县兴国镇凤山村山坡、叶堡乡大石台山坡、安伏乡大坪村山体等。

  三、防灾预案的编制

  (一)防灾预案点选择原则

  1.对城镇、社区、村庄、工矿企业、学校及重要居民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地质灾害点;

  2.威胁公路、铁路等重要生命线工程的地质灾害点;

  3.地质灾害危险性较大、危害程度中等或特重的地质灾害点。

  (二)主要危险点的确定

  1.秦州区

  区内分布的主要灾害点有:王家半坡至泰山庙山体滑坡;中梁乡李家庄至穆家湾大开支黄土滑坡;关子镇、秦岭乡、杨家寺乡滑坡等(见附表一)。

  2.麦积区

  地质构造复杂,地质环境脆弱,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面广。区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有125个,主要灾害点有:人口十分密集的花牛镇水眼寨滑坡;道北办事处北山滑坡;马跑泉镇崖河村大江地、韩家水沟泥流灾害;社棠镇大沟里沟、折草沟洼沟泥流灾害和锻压机床厂滑坡等(附表二)。

  3.秦安县

  地质灾害危险点主要集中在刘坪、中山、西川、叶堡、安伏、王甫、王尹、云山乡和兴国镇,经调查:危险等级重的有19处,人口密集、威胁严重的有兴国镇凤山泰山庙滑坡;叶堡乡师河村硬坡滑坡等(附表三)。

  4.清水县

  滑坡灾害点主要集中在土门乡、金集镇、白驼镇、白沙乡、永清镇等;泥石流灾害点集中分布在红堡镇、清水县城区的南河川、牛头河、东干河、西干河及白沙乡、永清镇等地(附表四)。

  5.张川县

  该县区域内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中西部黄土丘陵区,东北部基岩山区分布少量的泥石流灾害。梁山乡、马关乡、龙山镇、大阳乡、木河乡、刘堡乡地质灾害较为发育(附表五)。

  6.武山县

  涉及乡镇、工厂、铁路、公路、国防等重要设施的地质灾害有110处,其中滑坡灾害35处,泥石流灾害68处,不稳定斜坡7处。全县20个乡镇均有滑坡、泥石流灾害点分布。威胁较大的滑坡、泥石流灾害点有30个(附表六)。

  7.甘谷县

  分布的地质灾害主要是滑坡灾害。在礼辛乡、大石乡、六峰镇等乡集中分布,主要灾害隐患点有9个(附表七)。

  (三)典型地质灾害

  1.张家庄滑坡

  该滑坡位于秦州区平南镇张家庄,地理坐标为东径105°41′27″—北纬34°20′32″,距平南镇政府所在地2km,滑坡区总人口1434人。

  张家庄滑坡处于西汉水支流齐寿河左岸的斜坡上,属黄土—泥岩滑坡。滑坡平面形态呈典型的“簸箕”状,滑坡体前缘高程1631m,后缘高程1711m,斜坡平均坡度15°。该滑坡体长570m,宽约400m,面积100000m2,平均厚度约15m,总体积1500000m3,属大型滑坡。

  该滑坡体极为破碎,后缘张裂缝连通,其整体稳定性较差,灾害直接经济损失估算达545.31万元,属特重型危险地质灾害。

  2.稍子坡滑坡群

  稍子坡滑坡群位于秦州区齐寿乡稍子坡村,南沟河上游左岸,其地理坐标为东径105°41′44″—北纬34°20′56″,滑坡区总人口1301人,316国道沿滑坡体前缘通过。

  该滑坡群为一个老滑坡群的复活体,由7个滑坡体组成,单个滑坡体总长度约380m,宽约400m,面积1400000m2,平均厚度约8m,总体积11200000m3,属巨型滑坡。滑坡体剖面形态呈凹形,后缘滑壁较缓,滑体平均坡度25度,前缘高程1640m,后缘高程1800m.

  滑坡群分布区地质条件复杂,变形形迹明显。滑体上裂缝纵横交错,前缘崩塌。受降水和316国道开挖的影响,滑坡群目前处于滑动状态。属特大型、高危险地质灾害。

  3.罗玉沟泥流

  位于秦州区西北部,由西向东经市区汇入藉河。该沟流域面积75.3km2,主注色 20km,沟床比降6—10%,支沟比降15—20%,沟壑切割密度3.51km/km2,山坡坡度15°—40°。

  据不完全统计,该沟谷已发生数十次泥石流灾害,造成1555户8763人受灾,死亡人数178人,冲毁房屋3800间,淹没农田8700亩,直接经济损失达513万元。目前,该泥流沟谷仍处于危险状态,预计威胁人口15000人,经济损失达9738.75万元,属特大级地质灾害。

  4.锻压机床厂滑坡

  该滑坡位于麦积区西侧锻压机床厂附近,陇海铁路以北的北山山坡上,其地理坐标为东径105°52′33″—北纬34°34′20″。滑坡体长280m,宽330m,平均厚20m,总体积1800000m3,主滑方向200°滑面呈弧形,滑坡后壁以北30m范围内有数条近东西向张裂缝和大量落水洞。最北边的一条裂缝宽2—10cm,断续延伸100余米。

  该滑坡属典型的特重型—危险级黄土滑坡。其成因主要受降水影响,其次是锻压机床厂在建厂和修路时,因大量开挖坡脚,增大了坡体临空面,降低了坡体稳定性而下没成灾的。目前,该滑坡体虽处于稳定状态,但在暴雨影响下,仍有下滑成灾的可能。预计直接损失达300万元,威胁人口80人。

  5.孟家山滑坡

  该滑坡体位于麦积区马跑泉镇潘集寨村3组,地貌上处于渭河南岸的东柯河河谷沟口。滑坡平面呈“围椅”状,滑坡体长300m,宽150m,平均厚度10m,总体积4500000m3.

  该滑坡属典型的中型—危险黄土滑坡,滑坡后壁高15—25m,地面平均坡度40°,滑体坡度60°—70°。目前,在滑坡后壁以南50m范围内,有一条长80m左右,宽2—20m,深2—10m的弧形裂缝发育,坡脚处大部分堆积物被河水冲走,造成坡体处于临空状态。一旦受到暴雨的威胁,仍有下滑成灾的可能。

  6.水眼寨滑坡群

  水眼寨滑坡群位于藉河北岸,属麦积区二十里铺乡水眼寨村辖区,是一个老滑坡体。该滑坡平面形态呈“簸箕”状,滑坡后壁由四个小滑坡体组成,滑坡平均坡度25°—30°,后壁坡度58°—66°,局部处于直立状态。该滑坡体长度1600m,宽1150m,总体积40000000m3.

  目前,该滑坡群的后缘发育两条弧形拉张裂缝,裂缝走向275°—285°,长度230—700m,宽度10—30cm,距离滑坡群后壁90—220m.沿两条拉张裂缝发育方向有许多集水洼地和落水洞,为地表水的入渗透提供了有利条件,加快了斜坡变形速度。如遇暴雨,整个山坡体很有可能发生滑动,直接威胁到水眼寨1470名村民和水眼寨小学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预计直接经济损失达857.8万元。可见,该滑坡群属典型的特重—危险黄土滑坡。

  7.菜子沟和刘家沟泥流

  位于麦积区伯阳乡南集村,陇海铁路伯阳车站的西北侧。其中,刘家沟流域面积1.57km2,沟谷长度2.23km,主沟长2.0km,沟床纵坡降25%;菜子沟流域面积0.5Km2,沟谷长度1.45km,主沟长0.75km,沟床纵坡降24%.

  两条沟谷已发生多次泥流灾害,毁坏农田、铁路、淹埋村宅和铁路工棚80多间,损失粮食9万斤,冲走、淹死牲畜40多头,并冲垮铁路桥台,致使宝天铁路中断360小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600万元,属特大型地质灾害。

  目前,两处泥流沟谷已经治理,属不危险地质灾害。

  (四)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天水市五县两区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地质灾害隐患,且危害程度大,分布面广,给我市地质灾害的防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加之我市财政紧张,无力对区内的地质灾害全部进行治理,只能推行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进行合理规划,选择重点——次重点——一般地质灾害点分期、分批治理,逐步改善我市的地质环境。

  目前,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点是:秦州北山王家半坡—泰山庙滑坡治理,麦积区花牛镇水眼寨滑坡治理,锻压机床厂—北山公园滑坡治理,武山县红峪沟泥石流治理,秦安县兴国镇山庙山体坍塌和安伏乡大坪村山体滑坡等。

  近期(2006—2008年):我市将对区域内10—15处重点地质灾害点进行治理;中期(2010—2013年),选择10—20处重点—次重点地质灾害进行治理;远期(2013—2019年),治理20—30处次重点—一般地质灾害隐患点。

  四、地质灾害预防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防治机构,落实防治任务

  全面落实各项防灾治灾责任,各级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甘肃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切实加强对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做好协调工作,层层落实责任制。各县区都要成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责任到人,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列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工作的议事日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形成保护环境善待自然,保护生态的社会氛围,形成一个群防、群管、群治的防灾治灾体系。国土资源、水利、环保、地勘、水文、气象、公安武警、卫生、公路、铁路、电力、电信、交通等各部门的领导组成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决策,协调指导全市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涉及地质灾害易发的行业和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制定行业及部门地质灾害防治预案。

  (二)实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

  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基础性工作。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国土资源部关于实行建设用地进行地质灾害危险评估的有关规定“城市建设、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及其他有可能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工程项目建设,在项目选址阶段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作为该建设项目用地审查报批的必备案件之一。不符合条件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办理建设用地预审及审批手续。”新农村和小城镇选址建设中也要坚持注重地质灾害的避让和防治工作,必要时也要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三)做好地质灾害调查,认真编制防灾预案

  各县区和相关部门要对辖区和涉及行业部门易发区域内地质灾害的隐患情况全面调查,随时掌握,做好汛期动态巡查,对山体滑坡,泥石流,各类矿山矿碴、尾矿堆放等可能出现的险情要现场勘测,圈定隐患点,树立明显标志,并积极采取防治措施,避免灾害的发生。自然形成的地质灾害,要以“谁出资、谁受益”;人为造成的地质灾害要以“谁诱发、谁治理”的原则,尽快落实防治责任,根据灾情轻重编制防灾预案,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对策和措施。从组织领导、人员配备、经费落实、防治责任、安全保障等各方面强化制度的落实,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把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四)对滑坡、泥石流灾害的防治对策

  滑坡和泥石流同属自然灾害,对人类造成的损失有相同性。目前对滑坡和泥石流的整治对策是:修筑地面和地下排水坑道,以排除坡体附近地表水和地下水,减少滑坡诱发机制。削坡减载减缓坡角,在坡角处采取积石、人工砌墙等支挡措施,以增强坡体稳固性。积极开展水土保持,大搞种草种树,对25°以上的坡耕地采取逐步退耕还林还草工作,提高植被覆盖指数,并因地制宜地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做到全面规划,综合治理,防治并举,治管结合,特别是制止人为的破坏。对边坡沟谷的开采利用,要有长远规划,并做好善后工作。经过长期努力,从根本 上保持生态平衡,以改善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对人类的侵害。

  (五)预测监测,协调配合,全面落实各项防灾措施

  做好地质灾害预监测工作,准确预报灾情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关键,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工作是做好防治工作的重要基础。一是要预测预报,气象部门要及时通报汛期较大的雨情、水情和造成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可能性,地勘部门要为驻地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做好相应的技术指导、提供可能的服务,切实把好汛期灾害防治的第一关;二是要做好灾害防范和监测工作。各级主管部门要实行不定期巡查制度,对发现的问题要认真分析,及时上报,力争尽快解决,把防范工作做到灾情发生之前。要充分依靠乡政府、街道办和村委会等基层组织的力量,靠实防治责任,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确定办事人员,组织责任性强,有一定培训基础的人员进行知识培训,采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监测手段进行巡期灾情动态监测,重点乡村、重点区域的险情防范工作要指定专人进行观察,及时掌握灾情动态,发现险情要有充分的应急措施,必要时也可以组织适当的演练,达到遇险不乱的目的;三是要充分发挥涉险区域有关单位个人群测、群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基层党团、民兵组织在抢险救灾中的骨干带头作用,确保灾害发生后各项防灾救灾措施的落实。

  (六)安排必要防治经费,落实治理工作奖惩制度

  各县区政府要按照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国家有关规定,安排与地质灾害防治任务相适应的地质灾害防治经费,用于地质灾害的调查和应急防治工作。地质灾害发生后,县区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及必要的社会力量进行抢险救灾和专门治理,受灾情威胁的单位和个人应积极参与。根据“谁诱发、谁治理”和“谁出资、谁受益”的原则,对人为造成的地质灾害,由诱发地质灾害的单位或个人承担相应的责任和治理费用。对谋取一定利益而诱发或造成地质灾害的单位或个人,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和治理经费。因工作失职造成严重损失的地质灾害,要视情节追究当事人和相关领导人的责任。

  天水市国土资源局
  2006年5月

  附件:1.秦州区主要灾害隐患点(泥石流)一览表

  2.秦州区主要灾害隐患点(滑坡)一览表

  3.麦积区重要地质灾害危险性初步评估与预测表

  4.秦安县重要地质灾害危险性初步评估与预测表

  5.清水县主要地质灾害点(滑坡、泥石流)预测表

  6.张川县主要灾害隐患点(滑坡)一览表

  7.武山县主要地质灾害隐患点(滑坡)一览表

  8.甘谷县主要地质灾害隐患点(滑坡)预案表

  9.天水市汛期地质灾害值班电话表